空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4章 不受待見,大明遼國公,空櫻,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呂氏雖滿心憂慮,然自身如今遭冷落,諸多謀劃皆施展不開,隻得強打起精神寬慰朱允炆。
她輕撫朱允炆後背,語調柔和卻透著無奈:“允炆,世間事多有變數,一時得失不足為懼。你才華出眾,品行端正,皇祖父終有一日會看到你的好。當下你隻需潛心向學,莫要被這一時之事擾亂心境。隻要你堅持不懈,未來之路必定寬廣。”
呂氏眼中滿是對兒子的期許,可心中的無奈卻如影隨形。
呂氏眸光一閃,似又尋得一絲希望,忙道:“允炆,你且細想。如今儒家士林遭你皇祖父打壓,看似危機,實則是你的一個契機。
你一向尊崇儒家,若能在此時,以恰當之舉,為儒家正名,向皇祖父展示儒家於治國理政的真正效用,既能彰顯你的才德,又能得儒家士林之心。
如此一來,皇祖父定會對你刮目相看,你也可借此樹立威望,往後之路便好走許多。”
朱允炆麵露猶豫之色,眉頭緊鎖,憂心忡忡地說道:“母親,話雖如此,可皇祖父已然對孔家動手,與儒林之間的嫌隙怕是難以彌合。
兒子若此時貿然結交儒林,那豈不是公然打皇祖父的臉?
萬一皇祖父怪罪下來,孫兒非但討不到好,反而可能惹上大禍,這可如何是好?”
他來回踱步,神色焦急,不知如何抉擇。
呂氏握住朱允炆的手,目光篤定道:“兒啊,儒家傳承千載,底蘊深厚,哪能如此輕易倒下。
你皇祖父雖一時打壓,卻也難改其根基。
你隻需耐心等待,時局總會有變。
待儒家複起之時,你作為一直支持他們之人,定能收獲擁戴,到時皇祖父也會對你另眼相看。
切不可因一時之懼,錯失這大好機緣。”
朱允炆聽呂氏這般言說,心中一動,仔細思忖後,緩緩點頭道:“母親所言,似有幾分道理。你瞧那翰林學士們,如今不也安然無事?
如此看來,皇祖父或許隻是一時動怒,未必真要將儒林徹底打壓到底。
待風頭稍緩,兒臣尋個恰當的時機,再與儒林有所往來,想來也不遲。”
說罷,神色間多了幾分豁然,先前的愁緒也稍減幾分。
自那之後一段時日,朱雄英並未現身大本堂。
與之相反,朱允炆對翰林學士們禮敬有加,常虛心求教,禮遇備至。
他這般舉動,引得翰林學士們紛紛稱讚,皆道朱允炆謙遜好學、禮賢下士,日後必成大器。
一時間,朱允炆在儒林之中的名聲愈發響亮。
然而,朱元璋對朱雄英未去大本堂一事並未置喙。
依舊時常差人傳朱雄英至坤寧宮一同用膳,祖孫二人席間談笑風生,朱元璋還不時向朱雄英傳授治國理政之見解,朱雄英應答如流,其聰慧務實深得朱元璋歡心,這般情形,絲毫不因朱允炆在大本堂的舉動而改變。
朱允炆滿心歡喜從大本堂回至東宮,恰遇朱標,忙不迭躬身行禮,姿態恭謹,禮數周全,口中說道:“兒見過父親,父親萬安。”
朱標微微點頭示意,目光在朱允炆身上一掃而過。看著朱允炆那過分恭謹的模樣,心中不禁泛起一絲厭煩。
他覺得朱允炆此舉略顯刻意,堂堂皇家子孫,行事該磊落大氣,而非這般處處透著討好與逢迎,不由得暗自皺眉。
昔日,朱標亦受儒家思想浸染,好在身旁有常孤雛相伴。
常孤雛見識不凡,總能以務實之見,為朱標撥雲見日,故而朱標雖習儒,卻未被腐儒之見深深荼毒,尚能保持清醒,於治國理政之道,有自己的權衡與考量。
尤其是常孤雛於遼東建功立業,做出一番斐然成績後,朱標對儒家的不滿愈發明顯。
在他看來,儒家眾人多喜高談闊論,滿口仁義道德,卻鮮少有人能如常孤雛這般腳踏實地、真抓實乾,將心思切實放在民生事務與國家發展之上,如此空談而不務實,實在難以為國家帶來實質裨益。
正因如此,這便成了朱標於東宮延請遼東先生,為朱雄英授課講學的緣由之一。
朱標期望朱雄英能從遼東先生處學得務實之學,不似那些腐儒般隻知空談,而是能為國家興利除弊,將來於治國理政一途,有所建樹。
朱允炆見朱標隻是淡淡點頭,並無多餘回應,原本滿心打算向朱標賣弄一番自己精心製定學習計劃的念頭,瞬間如泡影般破滅。
他心中一陣失落,臉上卻仍強撐著恭敬之色,隻是那微微攥緊的衣角,泄露了他內心的些許不甘。
忽的,朱標開口道:“嗯,剛從大本堂回來吧?回去好生歇息,莫要過於勞累。”
言罷,便抬步欲走,神色平淡,未再多看朱允炆一眼。
朱允炆趕忙揚聲喊道:“父親,兒臣鬥膽,不知父親可否考教一下兒臣的課業?”
眼中滿是期待,似盼著能借此機會,在朱標麵前一展所學。
朱標擺了擺手,神色匆匆道:“今日事務繁忙,改天再說。”
語畢,轉身便離去,腳步匆匆,轉瞬身影便消失在朱允炆眼前。
朱允炆望著朱標遠去的背影,心中不禁泛起埋怨。
暗自思忖,父親總是這般,對自己的熱忱不理不睬,滿心期望考教課業以獲讚賞,卻遭如此推脫,實在讓人委屈。
怨憤之情在心底蔓延,卻又隻能無奈地攥緊拳頭。
朱允炆心中暗自思忖,若總是如此,事事皆不順意,他又哪有出頭之日?
這般境遇,前路迷霧重重,尋不見一絲光亮,直叫人滿心憂憤,卻又苦無對策。
朱元璋與朱標皆對朱允炆不甚看重,如此情形下,他滿心鬱懣。
所幸,尚有儒生們對其禮賢下士之舉讚譽有加,這些誇讚之語,於朱允炆而言,仿若暗室微光,能稍解他心中煩悶,令其生出些許歡喜。
自設立內閣之後,朱元璋與朱標理政負擔大減,不似往昔那般勞累。
如此一來,二人皆有了不少閒暇時光用以休憩調養。
且說那楊憲,此番首度踏上遼東之地,觸目所及,心中頓生諸多感慨。
這片土地的山川風貌、風土人情,皆令他心潮起伏,往昔所聞與今日親見,交織心間,萬千思緒湧上心頭。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遼國公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