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9章 滅孔壓儒,大明遼國公,空櫻,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有晉商道:“今朝廷打壓士子,吾等所扶植之人亦受波及,難道吾等便無所作為?”

老者言:“此刻需忍耐,待風頭過,再重作布局即可。隻要未傷及根本,諸事皆易。”

於士紳豪族而言,忍耐乃平常之事。但使根基尚存,便不乏攪弄風雲之機。橫豎無論如何,其生活較之百姓,要好上千倍百倍。

話雖如此,然仍有人覺心有不甘。

有士紳豪族覺得還是應該爭一爭,能留下多少棋子是多少。

彼等以為,若就此蟄伏,先前苦心經營之功恐付諸東流。

即便局勢艱難,亦當奮力一搏,冀能多留可用之人,或於日後變局中尋得轉機,不至全盤皆輸,方不負往昔籌謀。

老者歎曰:“汝等勿忘,若負隅頑抗,一旦朱元璋令遼國公常孤雛出手,吾等恐難辭其咎。”

有年輕一輩不服氣:“怕什麼?!遼國公的手還能伸到山西不成?咱在山西經營多年,根基深厚,豈會懼他?即便他真有動作,咱也未必便毫無還手之力。大不了拚個魚死網破,總好過這般畏畏縮縮,坐以待斃。”

老一輩聞言,麵色一沉,厲聲道:“休得胡言!遼國公手握重兵,聖眷正隆,其勢如日中天。

朝廷之力,豈容小覷?

山西雖為吾等盤踞之地,然在朝廷眼中,不過一隅之地耳。

若真觸怒朝廷,引遼國公大兵壓境,吾等家族上下,皆將麵臨滅頂之災。

汝等年少氣盛,不知深淺,切不可因一時之衝動,而陷家族於萬劫不複之地。

凡事當以大局為重,切莫因小失大,追悔莫及!”

德高望重之一老一輩又緩緩道:“年輕氣盛,在這一輩想要撼動遼國公和朱元璋是絕無可能。

咱士紳豪族最不缺者,便是耐心。

朱元璋現今強勢,然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如此作為,實乃為大明穩固根基。

但他總有龍禦歸天之日,後世之君,行事風格或有不同,未必皆如他這般果敢狠厲。

那時節,局勢或有轉圜。

吾等隻需韜光養晦,靜候時機,方為上策,切不可莽撞行事,自招災禍。”

年輕一輩仍是滿臉憤懣,皺眉說道:“吾等多年來,付出諸多心血,投入無數資財,精心布局,培植勢力。

如今竟要這般輕易放棄,實在心有不甘。

那些耗費的精力與財富,難道就此付諸東流?

難道便無他法可想,隻能眼睜睜看著這大好局麵化為泡影?”

言罷,眾人麵麵相覷,神色間滿是不甘與無奈。

老一輩見狀,神色稍緩,語重心長道:“汝等莫急。當今太子朱標,生性仁厚,與朱元璋行事風格大不相同。

其為人寬和,善納諫言,日後若登大位,於我等而言,或有轉機。

以其性情,想必不會如朱元璋般雷厲風行、強硬打壓。

我等隻需暫且隱忍,耐心等候時機。

待朱標登基,那時或有可為,如今貿然行事,實非明智之舉。”

年輕一輩聞言,仍是麵露憂色,忙問道:“那韃靼那邊又當如何處置?難道真要就此斬斷聯係?此前與韃靼往來,互通有無,於我等獲利頗豐,驟然斷了往來,損失巨大。且韃靼行事難測,若因此生怨,恐生他變。還望前輩明示,該以何策應對?”

老一輩捋了捋胡須,緩緩說道:“汝等無需憂慮。韃靼雖口出威脅之語,卻斷不會真與我晉商鬨翻。

彼等所需諸多必需物資,皆賴我晉商為之籌措。

若無我等,彼等諸多物資匱乏,日子必不好過。

韃靼並非愚鈍之輩,其中利害,他們心中清楚得很。

所以,即便嘴上逞強,也定會權衡利弊,不會輕易與我等決裂。

我等暫且穩住陣腳,不必自亂。”

晉王見山西士紳豪族與晉商安分不少,心中難免存疑。然如此倒也甚好,為其省去諸多煩擾。

應天府午門之處,孔家眾人被押解至法場。

錦衣衛於眾人之前,高聲宣讀孔家之罪狀,引得圍觀百姓義憤填膺。

百姓聽聞罪狀,群情激憤,紛紛開口痛罵:“曲阜孔家,本應秉持聖訓,為世楷模,不想竟做出這等傷風敗俗、禍國殃民之事!平日裡道貌岸然,滿口仁義道德,實則男盜女娼,行徑卑劣!”

“孔家世代受朝廷恩寵,不思報國,反倒貪贓枉法,勾結奸佞,真乃孔聖人之不肖子孫,有何顏麵立於世間!”

“如此敗類,敗壞孔家千年清譽,當千刀萬剮,以正國法,以平民憤!”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罵聲不絕於耳,臉上皆是怒不可遏之色。

恰在此時,有一讀書人模樣者,挺身而出,欲替孔家打抱不平,高聲喊道:“諸位且慢!孔家傳承千載,向來德厚流光,恐其中有誤會,莫要輕信一麵之詞!”

然百姓正自激憤難平,哪聽得進他言語,瞬間,唾沫星子如雨點般朝那讀書人飛去,有人怒喝道:“你這書呆子,定是收了孔家好處,在此胡言亂語!”

說罷,便有人趁亂下黑手,對著那讀書人一頓揍。

隻見那讀書人抱頭躲閃,卻仍難敵眾人拳腳,不一會兒便被打得鼻青臉腫,癱倒在地,再不敢言語。

官差於一旁冷眼旁觀,見場麵稍顯混亂,便上前維持了一下基本秩序,喝止眾人莫要鬨出人命。

然對於百姓打罵那替孔家說話的讀書人之舉,除了這簡單乾涉,便不再理會,任由百姓儘情發泄心中怒火,隻待宣讀罪狀完畢,好按律行刑,了卻此事。

監斬官舉目觀瞧,見時辰已然屆滿,遂高聲下令:“行刑,梟首!”

曲阜孔家之主要人等,一批又一批,依次排隊,靜待處決。

一時間,法場上刀起頭落,鮮血四濺,不多時便已然血流成河。

於法場觀刑之士林眾人,皆滿麵戚然,不住搖頭歎息。

“儒林大旗竟就此倒下,往後我等日子,怕是愈發艱難了。”

眾人心中暗自思忖,神色間滿是憂慮與無奈。

大明已然變天,朱元璋之威勢,至此已達頂峰。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遼國公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