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5章 求助萬民商會,大明遼國公,空櫻,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晉商聞此語,忙道:“周侍郎,使不得啊!山西彆處材料,我等再熟悉不過,定給您算出最實惠價格。”
周侍郎微笑道:“本官思忖,以二位財力,恐怕難支材料供應,若因此耽擱工程進度,本官實難擔此重責。”
晉商趕忙向周全說道:“周侍郎,單我二人確實力有不逮,然尚有其他晉商一同參與籌集材料,如此這般便不成問題了。”
晉商聞此,方才麵露笑容,告辭而去。
晉商既去,華克勤麵露疑色,向周全問道:“周侍郎,君豈不知此輩晉商,向來重利輕義,前番黃河泛濫,災民流離,彼等竟一毛不拔。今治理黃河,關乎萬民福祉,何等要事,君為何欲給彼等機會?”
周全神色沉穩,徐徐而言:“華大人,吾豈不知此輩習性。然黃河治理,工程浩大,所需材料繁多,非一方之力可成。晉商於山西經營多年,人脈廣布,熟悉本地材料情形。若能驅使彼等效力,於工程或有裨益。”
華克勤皺眉道:“此等重利之徒,恐難全心奉公,萬一從中作梗,延誤工期,如何是好?”
周全微微一笑,答曰:“吾亦慮及於此。故許其機會,卻非任其胡為。後續諸事,必當詳加監管,令其按章行事。若有不軌,嚴懲不貸。
再者,吾等若拒之門外,彼或生怨懟,另生事端,反為不美。
今以機會誘之,彼等為求利益,或能用心操辦材料一事。吾等可借其力,成治河之功,同時加以製衡,使其不敢肆意妄為。”
華克勤聽聞,沉思片刻,點頭道:“周侍郎所言極是,此乃馭人之術,以彼之利,為我所用,同時嚴管監督,確為良策。
吾當與侍郎同心協力,確保治河工程順遂無虞。”
晉商歸返,旋即邀集當地士紳豪族與諸般晉商,於密室相商。
為首晉商麵露狡黠,率先開口:“今朝廷遣周侍郎治河,此乃天賜良機。我等先前於山西門路受阻,今可借此大興其利。”
一士紳撫須沉吟:“然周侍郎似非易與之輩,行事謹慎,若何圖之?”
另一晉商冷笑:“無妨。我等可於材料上做文章。采買時,以次充好,高價虛報。朝廷急於治河,料難逐一審驗。”
眾皆點頭稱是。
有豪族憂慮道:“若事發,恐有大禍。”
為首晉商不屑道:“隻要做得隱蔽,彼等一時難察。待治河功成,我等早已賺得盆滿缽滿。即便他日發覺,木已成舟,又能奈我何?”
又一晉商獻計:“可買通監工之人,上下其手。如此,諸事皆易。”
眾人哄然叫好,遂商議如何打點監工,如何分配所得之利。
眾人各懷鬼胎,謀劃算計,隻盼能從朝廷治河款項中狠撈一筆,全然不顧治河乃關乎萬民之大業,儘顯貪婪醜惡之態。
直至深夜,方各懷心思,滿意而去,隻待依計行事,圖謀不義之財。
周全遂尋得萬民商會山西管事,從容問道:“今朝廷欲修黃河河堤,所需材料繁多,不知貴商會於此類材料作價幾何?”
周全與那管事皆為遼東鄉人。萬民商會管事見狀,恭敬答道:“現今商會在此類事務上所涉生意規模不算宏大,然於材料一事,倒也略有門道。”
周全道:“此次修築河堤,石料、磚塊、木樁、水泥,皆不可或缺。這水泥一事,便交付於萬民商會。若貴會有法子,磚與石塊,也望多籌措些。”
萬民商會管事回稟道:“石料、木樁、水泥、磚塊諸事,皆無大礙。隻是,在此等事務上,晉商方為執牛耳者,勢力頗大。”
周全頷首:“嗯,此事我亦有所查訪。除卻水泥,其餘物料以就地取材為妙。此等獲利之機,那些晉商定然不會錯過。”
周全說道:“聞得咱們萬民商會於山西設有煤礦工坊,不知能否調撥些許設備,用以開采石山?”
管事聞言,答曰:“此等事宜乾係重大,需呈報總部知曉,或持有遼國公之批文,方可施行。”
周全道:“朝廷文書已然發往遼東,料想國公爺處當無阻礙。”
周全言罷,管事思忖片刻,念及周全所托之事關乎朝廷河防大計,且周全既有朝廷文書發往遼東,料想遼國公處亦無他虞,遂拱手應道:“既如此,周大人既有令,且事涉重大,關乎民生,我萬民商會自當略儘綿力。雖調配設備開采石山需待總部示下或遼國公批文,但於當下之急,商會願先助大人籌集部分建材。”
周全聞之,麵露欣慰之色,拱手還禮道:“如此,便有勞管事了。此次河堤修築,乃朝廷重中之重,若能得商會襄助,實乃幸事。”
管事點頭,神情認真道:“周大人放心。商會於本地經營多年,於石料、磚塊等物料籌措,尚有幾分把握。我即刻著人去辦,優先選取上等材料,以解燃眉之急。至於水泥,商會自當全力以赴,按時足量供應。”
周全又叮囑道:“此次物料供應,還望務必確保品質,不可有絲毫懈怠。”管事應諾:“大人所言極是,商會一向重信譽,此次為朝廷效力,豈敢有半點馬虎。必當以最高標準籌備物料,不負大人所托。”
言罷,管事匆匆離去,即刻著手安排人手,清點庫存,聯係供應商,緊鑼密鼓地為周全籌集修築河堤所需之建材。
晉商聞知周全往訪萬民商會,登時大急。
萬民商會本為外來商會,仰仗遼東雄厚產能,於本地市場步步緊逼,不斷侵吞晉商市場份額。
是以晉商對萬民商會,恨之切齒。
然萬民商會身後有遼國公與晉王為其撐腰,晉商雖心懷怨憤,卻也不敢造次。
若非如此,以晉商之能,萬民商會這外來商戶,早被整治得無立足之地了。
晉商於官場經營日久,買通諸多官員。然山西布政使華克勤,剛正不阿,猶如一塊堅硬巨石,令晉商難以啃動。
此次治河所需材料,定要牢牢掌控於己手,否則,一大筆錢財便白白流失,實在可惜。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遼國公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