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0章 言外之意,大明遼國公,空櫻,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棣笑道:“老神仙言過矣。”
宴間,張三豐見朱棣對姚廣孝之事未予深思,遂又正色道:“燕王,老道深知姚廣孝謀略過人,於你看似助力頗大。然其執念深重,所謀之事,雖能助你一時功業,卻恐為蒼生種下禍根。”
朱棣微微皺眉,神色略有猶豫:“老神仙,本王深知大師謀略非凡,如今局勢複雜,與韃靼之戰在即,正需他出謀劃策,此時讓他離去,恐誤大事。”
張三豐緩緩搖頭,目光深邃:“燕王,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以力謀之,不若以仁聚之。姚廣孝行事,多以機巧權術,雖能取眼前之功,卻易失天下人心。你心懷天下,當以蒼生福祉為念。若因一時之利,留其在側,他日或釀大禍。”
朱棣陷入沉思,心中天人交戰。
徐妙雲在旁輕聲道:“王爺,老神仙所言不無道理,姚廣孝之手段,有時過於狠辣,長遠看來,或對王爺清譽及天下安穩有礙。”
朱棣長歎一聲,望向張三豐:“老神仙,本王素敬您,隻是此事關乎重大。容本王再斟酌一二。”
張三豐頷首:“燕王慎重思量便好,望你以天下為念,莫讓執念迷心。”
宴席既罷,張三豐往而休憩。徐妙雲向妹妹徐妙錦問道:“妙錦,張真人於遼東亦是如此?”
徐妙錦道:“啊?姐姐,在遼東,這老頭可不敢與孤雛哥哥如此言語,平日裡總是滿臉堆笑。”
朱棣聞此,臉色頓黑。
他雖自知不及常孤雛,然這待遇落差著實不小。
常人看來,常孤雛軍政皆掌,又是外戚,大權在握,較他這王爺而言,更為位高權重,令人忌憚。
徐妙錦心思敏銳,一眼覷出朱棣神色有異,趕忙說道:“哎呀,姐夫,莫聽這老頭信口胡謅,他不過一方外之人,能懂何事?”
朱棣神色複常,道:“你姐妹二人且敘舊,我略感疲憊,先行歇息了。”
朱棣雖稱乏欲歇,卻未歸寢,而是徑直往姚廣孝禪房而去。
夜幕沉沉,萬籟俱寂,唯其腳步聲急切。
至禪房,朱棣輕扣門扉。
姚廣孝開門,見是朱棣,麵露訝色,忙迎其入。
朱棣落座,神情凝重,將張三豐席間對姚廣孝的評價如實相告:“大師,今日張三豐言,你一念起,生靈塗炭,蒼生受苦,雖非死於手,卻因其言致之。”
姚廣孝聽聞,神色未改,稍作沉吟,雙手合十道:“王爺,方外之人,言辭多虛妄。貧僧所作所為,皆為助王爺成就大業,為天下謀太平。雖手段或有剛猛處,但終究是為達盛世之景。”
朱棣眉頭緊蹙:“大師,本王知你忠誠,亦倚重你的智謀。可當下局勢微妙,若因行事手段遭人詬病,恐對大業有礙。”
姚廣孝起身,行至窗邊,望向夜空,緩緩道:“王爺,成大事者,怎可拘於世俗之見?古往今來,欲平定亂世、開創太平,哪能不曆經坎坷?些許閒言,不足為慮。隻要王爺心係天下,篤定前行,縱有千難萬險,貧僧願為王爺掃除障礙。”
朱棣聽後,心中稍寬,神色舒緩:“大師所言,令本王茅塞頓開。隻是往後行事,還望大師權衡,莫授人以柄。”
姚廣孝躬身行禮:“王爺放心,貧僧明白。”
次日清晨,姚廣孝一襲僧袍,手持棋盤,尋至張三豐居所。見張三豐正悠然打座,姚廣孝輕聲道:“張真人,貧僧特來邀您對弈一局,順便討教些學問。”張三豐睜眼,見是姚廣孝,哈哈一笑:“和尚,來得正好,老道也正想找人暢談一番。”
二人於石桌旁落座,擺好棋局。
姚廣孝執黑子先行,落下一子道:“張真人,世人皆言佛道殊途,然貧僧以為,二者皆求世間至理,不過路徑不同罷了。”
張三豐撚須,應下一子:“和尚所言有理,然道講順應自然,無為而治,萬事萬物皆有其規律,不可強為。”
姚廣孝目光專注棋局,又落一子:“但佛說因果輪回,勸人修行,斷除煩惱,如此方能超脫。若人人無為,世間因果誰來了斷?”
張三豐笑言:“和尚這是著相了。道之無為,並非無所作為,而是不妄為。順應自然,因果自會循環。”
棋局漸酣,姚廣孝皺眉思索,說道:“佛講慈悲為懷,普度眾生,是以入世修行,拯救萬民於苦海。”
張三豐搖頭,落下關鍵一子:“道亦心懷蒼生,隻是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不強求,不執著,方能真正利世。”
姚廣孝盯著棋盤,似有所悟:“張真人,雖說殊途同歸,可依貧僧看,還是佛門之法,更能解世人當下之苦。”
張三豐捋須大笑:“和尚,那不過是世人自尋煩惱,若能明悟自然之道,何來諸多困苦?”
二人一邊對弈,一邊你來我往,各執一詞,雖表麵論道,實則在隱晦爭辯,那棋局間的殺伐,似二人理念的交鋒,直至日影西斜,仍未分出勝負。
張三豐凝視姚廣孝道:“姚和尚,你所執之術,看似精妙,實則如利刃高懸,恐致蒼生苦難。”
姚廣孝神色平靜,雙手合十:“張真人何出此言?貧僧所行皆為大義。”
張三豐微微搖頭,踱步緩道:“你那屠龍之術,雖能攪動風雲,然一旦施展,天下動蕩,百姓何辜?多少人流離失所,家破人亡,此非蒼生苦難乎?”
姚廣孝聽聞,目光堅定:“張真人,亂世之中,若想速定乾坤,結束無儘紛擾,必要有所犧牲。”
張三豐停下腳步,目光銳利:“以蒼生為代價,此乃不仁之舉,談何大義?”
姚廣孝麵露悲憫,卻語氣堅決:“貧僧深知犧牲之痛,可若不如此,戰亂遷延,受苦之人更多。以一部分人之犧牲,快速終結苦難,方能換來更多人的安寧,此乃大慈大悲。”
張三豐長歎一聲:“和尚,你執念太深。所謂大慈大悲,應是護佑眾生,而非以犧牲換和平。這世間生命,皆有其珍貴之處,豈能用犧牲來衡量?”
姚廣孝低頭沉思片刻,抬頭道:“張真人,道不同不相為謀。貧僧心意已決,為了天下太平,哪怕背負罵名,也在所不惜。”
張三豐無奈苦笑:“但願你所謀之路,真能如你所想,少些生靈塗炭。”
言罷,拂袖而去。
姚廣孝望著張三豐離去的背影,眼神複雜。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遼國公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