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31章 新寶鈔步入正軌,大明遼國公,空櫻,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元璋既定舊時大明寶鈔之比,以換新鈔之際,胡惟庸又生新疑。

胡惟庸問道:“陛下,今民間私印寶鈔者眾,此甄彆之事,恐甚難為也。”

朱元璋謂胡惟庸等曰:“此件事,汝等自思量,設法以解之。”

隨後,朱元璋取出早先自遼東帶回之紙鈔。此鈔僅巴掌大小,然其上印刷之圖案,卻精美絕倫。

群臣見朱元璋所呈紙鈔,於其印製工藝驚歎不已,且覺此紙鈔材質殊異。

劉伯溫問於陛下:“此紙鈔何以印製而成?此兩張竟幾無差異,除卻其上些許符號有彆,餘皆相同。”

朱元璋聞之甚喜,乃炫曰:“此紙鈔縱置於水中亦不壞,唯待晾乾,便複如初。”

太子朱標急命人置水盆,投紙鈔於其中,待其濕透,複命人撈起,繼以火盆烤之,乾後摸之,質感如初。

朱元璋問於群臣:“諸卿意下,得此新印之法,民間盜印之事,或可製否?”

胡惟庸問曰:“陛下,未知此乃於何處印製而得?”

朱元璋亦無瞞意,曰:“乃自遼東來也。”

此紙鈔竟出遼東,群臣皆感匪夷所思,遼東竟有此等精妙高絕之印術。

胡惟庸遂陳己憂:“此術既自遼東來,日後若遼東擅自印製寶鈔,當以何策應對?”

此言雖逆耳,然亦非無可能。此術源自遼東,若遼東暗自印製大明寶鈔,恐致大明寶鈔濫發之禍。

胡黨官員旋即紛紛應和,皆表對此憂切切在意,言此隱患不可不防,需早做籌謀,以免生亂局,危及國本。

朱元璋言:“吾召汝等來此,商酌大明寶鈔變革之事,非令汝等問吾如何解之,乃使汝等出謀劃策也。”

眾人聞之,皆麵露慚色。

旋即,有官員率先起身,拱手道:“陛下,可於遼東設督察之職,專人監守印鈔諸事,以防私自印製。”

另一官員亦趕忙進言:“還可立嚴苛律法,若遼東有人私印寶鈔,嚴懲不貸,以儆效尤。”

諸臣各抒己見,朝堂之上議論聲起。

諸官員所言,皆為無謂之辭。

終,劉伯溫獻解決之法。大明寶鈔皆於應天印製,新印之大明寶鈔,尚需鈐蓋相關印璽,方得發行,僅印就寶鈔,不可用也。

複經中書省與六部一輪輪計議後,大明寶鈔變革之事終定,遂向天下頒文,始收舊寶鈔。

初,百姓見官府文告,皆不敢信,寶鈔竟可依麵值統一兌換。或有疑者,或有抱嘗試之心,往兌舊寶鈔。

然其兌亦非無度,乃按批次、一輪輪行之。

及百姓、商賈等兌鈔皆成,舊寶鈔回收之事漸入正軌。

每日,於各地兌換之所,民眾往來有序,依製呈上舊鈔,換取新鈔。

官府之人各司其職,核驗鈔券、登記造冊,有條不紊。

未幾,市麵流通之舊寶鈔漸少,新鈔通行順暢,商貿亦複繁盛,此番寶鈔變革之效,初顯於市井之間。

此新鑄大明寶鈔,僅巴掌之大小,印製精巧。且麵額種類愈繁,每種麵額之印紋各異,大小亦微有差彆。

新寶鈔防偽之術,亦令人稱奇。置寶鈔於日光下觀之,其內彆有洞天,隱現他圖。自不同角度視之,圖案各異,當真是巧奪天工。

舊寶鈔回收之際,不乏利欲熏心之徒,以偽造寶鈔兌換白銀。事發,皆被識破拿下。官府按其罪責輕重,分批懲處。罪重者,斬首示眾;次之,收押入獄;又有罪行稍輕者,流放充軍。此般舉措,以儆效尤,令寶鈔回收諸事順遂,市井清平。

胡惟庸嘗欲於寶鈔提舉司安插人手,然未能遂願。

胡惟庸此舉,惹朱元璋不悅,又於胡惟庸罪錄上添一筆。

自此,帝心對其戒備愈深,朝堂之上,暗潮湧動,胡惟庸尚不自知,仍行事張揚,為日後之禍埋下伏筆。

而朱元璋亦在暗處留意其一舉一動。

且說陸仲亨久於應天賦閒,未獲新命,每日唯以飲宴為事,縱情肆意。

胡惟庸見狀,心有所謀,遂啟奏聖上,言陸仲亨雖賦閒,然頗具才略,江西之地事務繁雜,正需其力,懇請派陸仲亨往江西任職,以展其能,為朝廷效力。

朱元璋聞奏,沉吟片刻,允其所請。

陸仲亨得令,不敢懈怠,收拾行裝,奔赴江西。

自此,陸仲亨離應天,赴新職。

此次,陸仲亨被調遣至江西吉安,膺任指揮使一職。

陸仲亨甫至吉安,當地官員皆夾道相迎,場麵隆重。

其本就出自此地,此番歸來,真可謂錦衣還鄉。

陸仲亨見狀,心中極為受用。且吉安乃其封地所在,此番重臨,更添幾分榮歸之感,意氣頗為風發。

陸仲亨深知此番得赴吉安任職,乃胡惟庸從中助力爭取,心中對胡惟庸感激愈甚。念及此,自覺入胡黨門下,實多得裨益,暗自篤定緊跟胡惟庸。

陸仲亨並未徑直往衛所交接事務,卻與當地官員連日宴飲作樂,數日後,方至衛所料理軍務。

實則吉安衛所平素事寡,除司軍屯之務,日常唯操演士卒而已。是以陸仲亨此指揮使一職,頗為清閒。加之駐地非在應天,陸仲亨行事更覺自在。

未幾,吉安當地士紳豪族並商賈等,皆攜禮來獻,陸仲亨儘皆收納。一時之間,兩方往來熱絡,親厚非常。

自陸仲亨封侯,其家族於吉安便成望族。今陸仲亨歸來,行事益發無所忌憚,行兼並土地、欺壓百姓之舉。

當地官員為逢迎陸仲亨,非但對其惡行加以包庇,更與之同流合汙。

見陸仲亨兼並土地,便暗助其巧取豪奪,於公牘之上弄虛作假;見其欺壓百姓,亦佯裝不見,遇民有冤屈上告,便百般推諉,不予受理。

如此行徑,致吉安百姓苦不堪言,然敢怒而不敢言,地方亂象叢生,民怨漸積。

時有吉安百姓欲赴京告禦狀,訴其所苦,然此輩尚未踏出吉安地界,便如人間蒸發,蹤跡全無。

陸仲亨沉醉於權勢所賦之快意,於吉安一地,眾人畏其勢,皆不敢忤逆。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遼國公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