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1章 定下試點,大明遼國公,空櫻,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胡惟庸站在朝堂之上,聽著秦逵所述水泥官道的修築成本,心中暗自盤算。

以如今國庫的實際情形,這動輒幾十萬兩白銀的開支,若要大範圍修築官道,著實是難以承受之重。

他微微皺眉,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秦大人所言修築水泥官道一事,雖益處諸多,然成本高昂。如今國庫收支需統籌兼顧,尚有諸多政務需銀錢支撐,若貿然大規模修築水泥官道,恐使國庫吃緊,財政失衡。還望陛下三思,是否可先行試點,再做推廣,如此或能穩妥推進,不致影響大局。”

朱元璋微微點頭,目光掃過眾人,緩緩開口道:“胡愛卿所言有理,國庫用度,當謹慎處之。咱本就有意小範圍修築,先做試點,摸索經驗。”

他頓了頓,目光落在秦逵身上,接著說道:“便以應天到蘇州府這段路作為試點。秦逵,你此番考察多有收獲,這修築之事便交由你負責。務必精心籌備,既要保證官道質量,又要合理控製成本。”

秦逵趕忙出列,跪地叩首道:“陛下放心,臣定當殫精竭慮,不負陛下所托。”

朱元璋又看向眾臣,說道:“此乃關乎民生與商貿之要事,諸位愛卿當全力配合。若試點成功,再行推廣,以興咱大明交通,促四方繁榮。”

眾臣紛紛應諾。

秦逵領命起身,恭敬奏道:“陛下,遼東於修築水泥路一事經驗頗豐。

臣以為,可從遼東選調一批經驗豐富之匠人前來相助,令其監督工程進度。

如此一來,一則可借其經驗,避免施工過程中諸多不必要之浪費,節省成本;二則匠人熟知修築要點,能更好保證工程質量,使應天至蘇州之官道,成為日後推廣之範例。”

朱元璋聽聞,略作思忖後,點頭稱許:“此計甚好。遼東匠人既有經驗,調他們過來,定能事半功倍。你速去安排,與遼國公常孤雛溝通協調,選調事宜務必妥善。”

秦逵躬身應道:“陛下英明,臣即刻著手辦理。臣定與遼國公商議周全,選調得力匠人,確保工程順利推進。”

此時,朝堂中一位官員出列諫言:“陛下,雖遼東匠人經驗足,但應天至蘇州沿途亦有不少本地工匠。若能讓遼東匠人與本地工匠相互切磋學習,或可帶動本地工匠技藝提升,日後修築他處官道,也能更為順暢。”

朱元璋聽後,麵露嘉許之色:“此議甚妙。秦逵,你安排之時,切莫忘了此事。讓匠人們相互學習,共促技藝長進,於我大明官道修築大業,大有裨益。”

秦逵再次領命:“陛下聖明,臣謹遵旨意。必讓遼東匠人與本地工匠通力合作,使此次官道修築,成為各方技藝交流提升之契機。”

下得朝來,朱元璋便領著朱標徑直往坤寧宮而去。

父子二人進得宮來,尋了處幽靜之地坐下。

朱元璋看著朱標,神色舒緩,開口道:“標兒,今日朝堂之上,秦逵所奏那水泥官道之事,你可都聽仔細了?

依他所言,若這水泥官道當真修築成功,往來交通便當許多,對物流運輸大有益處。

節省下來的時間,可都是真金白銀呐。

而且,這水泥官道不像從前那些,老是得修繕,往後能省不少麻煩。”

朱標微微頷首,答道:“父皇,兒臣聽明白了。這水泥官道若成,確是利國利民之舉。既能促進商貿流通,增加國家賦稅,又能免去頻繁修繕官道之勞民傷財。隻是這其中涉及諸多環節,還需妥善安排。”

朱元璋微微眯起雙眼,似在思索,緩緩說道:“是啊,萬事開頭難,這試點工程必須做好。你平日裡也多留意此事,若有什麼想法,隨時與咱說。”

朱標趕忙應道:“是,父皇。兒臣定會密切關注,若有可行之策,定及時向父皇稟明。兒臣以為,除了工程本身,那收費站之設,也得慎重考量,以免影響民心。”

朱元璋神色凝重地點點頭,道:“你說得對,民心不可失。這收費站如何設、怎麼收,都得有個周全章程,切不可因小失大。”

父子二人就此話題,又細細商議了許久。

馬皇後從內室款步而出,見朱元璋與朱標正談得專注,麵上不由浮現溫和笑意,輕聲問道:“爺倆在聊啥呢,這般入神?”

朱元璋抬眼,笑著招手示意馬皇後過來,說道:“妹子,方才正與標兒說朝堂上秦逵奏的水泥官道之事。若修成,往來便利,對物流運輸好處多,還省了不少修繕麻煩。”

馬皇後微微點頭,在一旁坐下,說道:“這可是好事。不過,凡事有利有弊,修築官道動用人力物力眾多,可得謹慎著些。”

朱元璋歎了一口氣,神色略顯憂慮,說道:“妹子啊,若是依照小孤雛在遼東修水泥官道的法子,這人工成本可不是個小數目。咱琢磨著,要不要征調些徭役,也好緩解緩解這成本壓力。”

馬皇後微微點頭,認真說道:“重八,依臣妾看,不妨還是參照遼東的標準為好。遼國公常孤雛在遼東治理多年,對修築水泥官道已有一套成熟辦法。

既然當地能順利施行,想必有其精妙之處。

或許在人工安排上,他們也有合理舉措,既能保證工程進度,又不會過度加重百姓負擔。

陛下可差人再細細問詢,借鑒遼東經驗,如此或能更好推動應天至蘇州官道的修築,也能避免因大幅征調徭役,引發百姓不安。”

朱標在一旁也點頭稱是:“母後所言極是,父皇。兒臣以為,應深入了解遼東在人工調配、物料使用等方麵的細節,取其精華,因地製宜應用於此次工程,或能事半功倍。”

朱元璋微微頷首,眉頭稍展:“你們說得有理,看來還得再與小孤雛溝通溝通,把遼東的門道摸透,尋個妥當辦法,將這官道順利修成。”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遼國公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