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7章 身正 vs 莫須有,大明遼國公,空櫻,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朝罷,胡惟庸急忙差人,速去知會都察院中的胡黨官員,吩咐道:“此次福建鹽務調查,爾等務必設法多多參與,切不可錯失良機,一切行事,須按既定之策。”

於奉天殿旁之禦書房內,朱元璋將中書省所呈之奏折,遞與劉伯溫觀閱。

劉伯溫閱畢,抬首望向朱元璋,問道:“陛下,福建鹽務整頓,雖由都轉運鹽使主理,然李文忠亦在旁佐助。不知於此彈劾一事,李文忠可有建言?”

朱元璋緩緩搖頭,道:“保兒既無奏折上奏,亦未修書前來。”

劉伯溫微微點頭,旋即又問:“既如此,此番彈劾奏折,單單提及茹太素,卻無一字涉及李文忠,其中恐有蹊蹺。”

朱元璋神色沉穩,開口道:“有無蹊蹺,咱心裡有數。不過借此機會,正好將那些心懷不軌之人,一並清掃乾淨。”

劉伯溫心下頓時了然,知曉朱元璋這是要將計就計。

此番朱元璋以劉伯溫為主導,又令都察院一同查辦,劉伯溫暗自忖度,聖上此舉,恐怕也存著清理都察院的心思。

劉伯溫躬身問道:“陛下,此番臣等前往福建,不知陛下欲達何種成效?”

朱元璋簡短有力道:“該留者留,該除者除。”

劉伯溫心領神會,當即應下。

劉伯溫遂告辭,離開禦書房,徑往都察院,著手挑選隨行之人。

此次,劉伯溫共挑出八位禦史,其中便有連楹與齊魯。

連楹與齊魯入都察院時日尚淺,然二人秉性剛正不阿,遇事敢言直諫,實乃難得之好苗子。

劉伯溫心下實有提拔之意,往常礙於避結黨營私之嫌,不便行事。此番福建鹽務一事,恰是個難得機緣。

除連楹、齊魯外,餘六名禦史皆為胡黨中人。劉伯溫對此心知肚明,卻並未道破。

劉伯溫雖執掌都察院,然都察院已被胡黨與浙東集團滲入,此乃無奈之事。

自劉伯溫決意歸附保皇黨,行事便頗為低調,若非皇帝有所指示,平日並不多生事端。

此番恰可借此良機,整肅一番都察院中的醃臢。

福建之地,茹太素亦聞知自己遭彈劾之事,其並無特彆反應,仿若此事早在意料之內。

李文忠府邸內,茹太素登門造訪。

李文忠見茹太素前來,麵上笑意浮現,打趣道:“太素兄,聽聞你此番遭人彈劾,這朝堂之上,可是起了些波瀾呐。我瞧你倒是鎮定自若,莫不是早有應對之策?”

茹太素微微苦笑,坦然道:“文忠兄,我自推行那新政,觸動士紳豪族之利,便知會有這般後果。背後那些官員集團,相互勾連,豈會容我輕易成事?我本就有所預料,隻是新政於國於民有益,即便前路荊棘,我亦無悔。”

李文忠聽聞,不禁肅然起敬,拱手讚道:“太素兄,這般為國為民,不顧己身利害之精神,實乃令人欽佩。隻是那班人手段陰狠,‘莫須有’之伎倆向來使得嫻熟。兄台行事,還需多加留意,切不可著了他們的道。”

茹太素聞言,展顏笑道:“曹國公所言極是。聽聞此番竟是禦史中丞親自前來,如此倒叫我稍感心安。”

李文忠麵露疑惑,忙問道:“這卻是為何?”

茹太素整了整衣衫,緩緩說道:“曹國公有所不知,那劉伯溫先生,素以剛正著稱,且頗具才略。他洞察世事,心懷天下。我與他雖交集不多,但聽聞其過往行事,皆是秉持公心,不偏不倚。想來此次他親至,必能查明真相,不會為那些宵小所蒙蔽,故而我心稍安。”

李文忠拍著胸脯道:“太素兄,若此番情形於你不利,不必擔憂。我定當挺身而出,全力支持你,斷不會坐視那些小人得逞。”

茹太素聞此,大為感動,拱手道:“如此,便多謝曹國公仗義。隻是此次彈劾僅涉及在下,未提及曹國公。這潭水頗深,曹國公還是莫要卷入此番紛爭為妙。”

李文忠朗聲道:“這是何話!我等皆為大明效力,那些醃臢之輩,本國公豈會放在眼裡!”

福建之地,士紳豪族早有算計,暗中備下那所謂茹太素貪汙牟利之罪證,隻待朝廷欽差前來,便要以此發難。

茹太素對此並未理會,依舊依著鹽務整改之計劃,專心行事。

福建一眾士紳豪族聚於一處,其中一人冷笑一聲,開口道:“這茹太素,還真以為能憑一己之力扭轉乾坤?瞧他如今還照著那鹽務整改計劃瞎忙活,全然不知大禍將至,可笑至極!”

另一人隨聲附和:“哼,不過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蠢貨,也不掂量掂量,敢動咱們的利益,等欽差一到,有他好看!”

眾人哄笑,滿是譏諷之意。

諸士紳豪族雖對茹太素肆意譏諷,提及劉伯溫時,麵上卻多了幾分忌憚之色。

其中一老者皺眉低語:“此次禦史中丞劉伯溫親來,卻不得不防。此人並非胡黨中人,行事向來剛正,恐不會輕易遂了咱們的願。”

另一人接口道:“是啊,劉伯溫足智多謀,若他有心細查,咱們這‘罪證’,怕也未必能蒙混過關。隻盼此番能設法將他糊弄過去才好。”

眾人麵麵相覷,皆覺此事棘手。

忽有一人輕搖折扇,神色略顯得意道:“諸位無需過慮,那劉伯溫雖非胡黨,可都察院諸多禦史,大半皆是胡黨中人。隻要咱們上下疏通,許以重利,怕他劉伯溫一人能翻出什麼大浪?縱他剛正,眾人齊心,還怕不能左右他一二?”

旁側一人微微點頭,卻又麵露擔憂道:“話雖如此,然劉伯溫聲名在外,恐非輕易能被左右。但咱們不妨從那些胡黨禦史處著力,讓他們在劉伯溫麵前多進些讒言,擾亂他的判斷,如此或能達成咱們的目的。”

又一人捋著胡須,眯起雙眼道:“不錯,先以厚禮結交胡黨禦史,囑他們在查案時,處處掣肘劉伯溫,再設法炮製些似是而非的證據,混淆視聽。即便劉伯溫心有疑慮,也難敵這重重阻礙,屆時他縱有通天本領,怕也隻能順著咱們的意思來了。”

眾人聽後,皆覺此計可行,遂點頭稱是。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遼國公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