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4章 讓遼東處理,大明遼國公,空櫻,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朝會之上,胡惟庸建言:“可使遼東向山西傳授煤礦開采與加工之術。如此,山西煤礦得以開發,百姓亦可速脫貧苦之境。”
朱元璋未語,楊憲出班奏曰:“遼東之技術,得來殊為不易,豈容輕易授人?”
楊憲神色凝重,拱手再奏:“陛下,遼東之地,其開礦與加工之術,實乃重中之重。此術關乎遼東民生,賴以興工商、富百姓,促一方之繁榮。且為遼東安身立命之根本,關乎軍事補給、器械鍛造,於邊防穩固亦大有裨益。若輕易授人,恐損遼東根基,還望陛下明察。”
胡惟庸亦出列,躬身而道:“楊大人此言差矣。今國家初創,百廢待興,山西民生困苦,煤礦乃其富源。遼東之術雖得之不易,然以天下計,當顧全大局。使山西煤礦得開,百姓富足,於國家賦稅、國力強盛皆有大利。此舉非獨為山西,實乃為我大明江山社稷之興盛,望陛下三思。”
朱元璋終開金口:“嗯……使山西開礦,確為良策。此舉既能增山西之財政,亦可反哺民生。”
胡惟庸聞朱元璋所言,心內暗喜,麵上仍作恭謹之態。
此事得朱元璋首肯,則事之成已過半數。
胡惟庸曰:“陛下所言甚是。山西經元末兵燹,正需休養生息。若能學得遼東之術,必能日新又新。”
胡惟庸轉而直視楊憲,神色冷峻,質問道:“汝力加反對,究竟是何居心?”
楊憲遭胡惟庸反問,神色從容,緩緩而言:“胡大人何須焦急?本官不過言遼東之術不可輕傳,又非言不可授也。”
朱元璋聞之,頓生興致,向楊憲問道:“楊憲,汝尚有何可補充?”
楊憲奏曰:“陛下,遼東之開礦與加工之術,授之亦無不可。然山西煤礦,十之六七為士紳豪族、商賈所控。若大舉開礦,入山西官府之財,又能有幾?”
胡惟庸聞楊憲之言,眉頭緊蹙。如此挑明,恐朱元璋難允遼東傳授開礦之術。
且常孤雛此人精明異常,本就非輕易授術之人,縱有朱元璋詔令,亦難輕易成事。
今楊憲此語一出,苦心鋪墊之事,儘皆付諸東流。
胡惟庸拱手而言:“陛下,楊大人雖言有理,然山西之地亟待振興,開礦之術引入,可興百業,富民生。士紳商賈雖控煤礦,然官府亦可設規立製,令其依法納貢,充盈府庫。至於遼東,陛下之令,其豈敢不從?若處置得當,必能順遂推行,還望陛下明察。”
朱元璋問道:“於士紳豪族開礦之事,稅銀收取可有章程?”
楊憲奏道:“陛下,遼東商稅之製,便頗可取。”
遼東商稅,十而取一,較之大明他處三十取一,實高出許多。
胡惟庸急曰:“不可!遼東商稅頗高,若山西煤礦用其製,恐挫商賈之積極性。”
胡惟庸續而言道:“陛下,商賈於山西開礦,本為興事利民,促地之繁榮。若以遼東商稅之重加於其身,此乃與民爭利之舉。商賈獲利微薄,必生退意,開礦之事或難以為繼。如此,山西之振興受阻,百姓生計亦受牽連,望陛下三思,莫因重稅而損民生、誤大局。”
楊憲聞言,挑眉反問:“胡大人此言差矣。商賈納十稅其一,所餘之利仍厚,較之百姓,已好過太多。百姓終年辛勞,所得幾何?今借開礦獲利,稍增稅賦,既能富國,又可興事,於國於民皆有利,何來與民爭利之說?”
胡惟庸對著楊憲辯駁道:“楊大人,此言謬矣。士農工商,皆為吾大明之民。商賈雖富,然開礦一事,投入頗巨,風險亦大。若稅賦過重,其心必憂,或致產業停滯。
且工商興則百業旺,百業旺則百姓富。
今若隻視商賈獲利,重稅相逼,實乃短視之舉。農有農之辛,商有商之難,不可偏廢,還望明鑒。”
楊憲回駁胡惟庸道:“胡大人,商賈之性,逐利而已。許其獲利,乃為促商興市,然絕不可任其坐大。彼等財力日盛,或結黨營私,操縱物價,擾亂市廛,危及國本。故稅賦稍重,可製其擴張,使其為朝廷所用,保我大明安穩,此乃長遠之策,非大人所見之短淺。”
朱元璋素惡商賈,聞楊憲所言,心下甚喜。
朱元璋心下念道:既如此,便著常孤雛自行定奪罷。
旋即,朱元璋開言曰:“便如此,著遼國公處置山西煤礦諸事。稅製及煤礦產品販賣,令華克勤與常孤雛相商。”
胡惟庸聞之,心有不甘,然君命已出,隻得隱忍。
朱元璋遂下一道詔令,遣人發往山西。
華克勤接旨後,旋即遣人往遼東,以麵見常孤雛。
常孤雛知朱元璋之意,旋與山西官府代表共商,擬定稅製及合作之式。
遼東將遣人赴山西,以授開礦之術。開礦器械,皆由遼東供之。煤礦產品加工,則於遼東所建工坊行之。至於產品售賣,交由山西布政使華克勤操辦。
陸仲亨聞此,怒從中來。未料胡惟庸竟事敗,如今其使韓建以諸般手段收購之煤礦礦山,恐難獲厚利,此狀令陸仲亨之憤懣,更甚於錢財虧損。
陸仲亨遣人往遼東萬民商會建工坊之處,肆意攪擾。
萬民商會之山西負責人,往見華克勤,懇請其出麵,以解此諸般事端。
華克勤即遣官兵,鎮守工地。然仍有不懼死之徒,肆意搗亂。
經一番查探,華克勤發覺,此諸般搗亂之人中,有曾出身行伍者。
華克勤疑此乃陸仲亨暗中作祟,然苦無確鑿之證,不便貿然興師問罪。
萬民商會山西負責人尋至華克勤處,稟道:“華大人,若此事您難解難決,小民便隻好報與遼國公知曉了。”
華克勤趕忙賠笑,連道:“不必,不必。此等小事,本官定能妥善處置,無需煩擾遼國公。”
開玩笑,此事若傳至常孤雛處,解決雖非難事,然於朱元璋眼中,他華克勤恐就成了無用之人。
送走萬民商會山西負責人,華克勤即召心腹前來,命其查探那些搗亂之人底細。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遼國公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