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2章 時候未到,大明遼國公,空櫻,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其餘士族家主頗顯猶豫,畢竟此事成與不成尚無定數,倘若徒勞無功,那便如竹籃打水,一場空。

位高權重的大官,他們難以攀附;而官職低微者,又恐於事無補。

金家家主建言道:“要不我等設法籠絡那些勳貴?此輩勳貴向來揮霍無度,僅靠朱元璋賞賜,實難滿足其花銷。

且他們大多無正經營生,想來與之結交,應不會太過艱難。”

金家家主又接著說道:“再者,此等勳貴多從行伍起身,想必他們亦不願被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子騎在頭上。”

趙才聞之,覺此提議更為穩妥,遂與眾人一同商議,該擇選哪一位勳貴作為突破口。

劉家家主道:“如今於應天府的勳貴,陸仲亨與唐勝宗我尚識得,或可一試。”

趙才說道:“如此,便勞劉家主出麵周旋。若遇什麼難處,儘管直言,我等必定全力襄助。”

數日後,劉家家主率一隊商隊,徑往應天府而去。

於應天府內,唐勝宗與陸仲亨整日遊手好閒,除了飲酒作樂、尋些風流之事,其手下之人亦不本分,時常有欺壓百姓之舉,所幸皆被二人設法壓製下來。

亦有些百姓性情剛烈,叫嚷著要去告禦狀,然幾日後,便如人間蒸發一般,蹤跡全無。

湯和聞得些許風聲,遂尋至唐勝宗與陸仲亨處,勸道:“你二人須得管束好手下人等。此事若被上位者知曉,你等可明白後果?”

陸仲亨與唐勝宗麵對湯和的告誡,表麵上恭順受訓,不住點頭,連稱日後定不會再有此等事。

然其心中,卻並未將此當回事。

他們自恃日後能獲封侯之位,心想難不成上位者會為了幾個草民懲處他們?

湯和見二人已然應諾,便即離去。

歸至府邸,湯和心中總覺唐勝宗與陸仲亨的應承難以讓人安心。

皆為多年同袍,唐勝宗與陸仲亨是何品性,湯和再明白不過。

而朱元璋是何脾性,湯和亦心中有數。

湯和心下躊躇,此事究竟該不該告知朱元璋。

他實難拿捏朱元璋的態度,生怕說了之後,朱元璋不念舊情。

若此,湯和既覺有負兄弟,又感對不住朱元璋。

終了,湯和決意去請教李善長的見解。

於淮西眾人裡,李善長向來頗有主見。

湯和忽然造訪李府,這讓李善長頗感意外,心下思忖:莫不是又生出什麼事端了?

將湯和迎入府中,李善長開口問道:“湯帥,莫非是有什麼煩心事縈繞心頭?”

湯和並不拖遝,徑直將唐勝宗與陸仲亨之事,告知了李善長。

李善長聞罷,麵露思索之色,道:“湯帥,似這等事,恐怕諸多將領皆有為之,料想上位心中亦有所知。”

湯和聞之大驚,問道:“先生之意,莫非是上位無意理會此事?”

李善長緩緩搖頭,道:“非也,上位並非不管,實是在等。”

湯和疑惑發問:“在等?所等何事?”

李善長道:“等他們主動認罪。”

湯和麵露不解之色,道:“這……恐不大可能。他們既然行此等事,想必是瞞著上位暗中為之。”

李善長喟然一歎,道:“如此,我等亦是無計可施。除非能勸誡他們。隻是,能否勸得他們回心轉意,尚難定論。”

李善長踱步少許,而後道:“今時不同往日,往昔尚有戰事,行軍打仗自然需他們出力。

然如今天下初定,戰事漸稀,武勳們之用,亦隨之稍減。

此時若不知自律,上位縱能暫忍,卻難長久姑息。

畢竟,上位之威嚴體麵,遠重於他們。”

李善長所言極是,朱元璋之顏麵,乃要示於天下百姓。

若勳貴皆驕縱恣肆、毫無節製,百姓又當如何看待朱元璋?

此非僅關乎顏麵,實乃涉及國本之重大事端!

湯和心中已然明晰當行之事。

湯和告辭離開李善長府邸,旋即入宮覲見聖上。

彼時,朱元璋正在武英殿書房內批閱奏章,聽聞二虎稟奏湯和求見,便令二虎引湯和入內,自己亦停下手中筆,舒展腰身。

湯和步入書房,躬身行禮道:“臣湯和,見過上位。”

朱元璋吩咐二虎:“給湯和搬張椅子來。”

而後看向湯和,說道:“湯和,你且坐下。”

湯和落座,朱元璋開口相詢:“湯和,你此番前來,可是有事要講?”

湯和目光朝二虎處一瞟,朱元璋即刻會意,揮手令二虎退下。

待二虎離去,湯和方將唐勝宗、陸仲亨等人行徑如實道出。

朱元璋未發一言,隻是平靜地注視著湯和。

湯和心中陡然一凜,暗道:果不其然,李善長所言非虛,朱元璋確實早已知情。

朱元璋見湯和緘口不語,便道:“就此事?”

湯和抬目望向朱元璋,問道:“上位,為何您對此事不加管束?”

朱元璋翹起二郎腿,道:“咱先前便已言明,奈何他們充耳不聞。怎的?莫非還要咱日日在他們耳邊嘮叨不成?”

旋即,朱元璋向湯和說道:“湯和,若眾弟兄皆能如你與徐達這般,咱便可高枕無憂。然,世事總難遂人願。”

“若無他事,你便退下吧,咱尚有諸多奏章亟待批閱。”

湯和起身辭行,退出宮去。

行至宮外,湯和回首望向皇城,不禁喟然長歎。

湯和離去之後,二虎步入書房。

“二虎啊,你且說說,湯和近來怎的老是與李善長往來頻繁。他究竟意欲何為?”

二虎垂首低眉,不敢作聲。

朱元璋亦未加怪罪,自顧喃喃道:“湯和竟也糊塗起來,如今都不知與人保持分寸,著實令咱憂心呐。”

如今李善長正值春風得意之時,其功勞卓著。

然人若一旦得意忘形,便易招致主君嫌惡。

須知,這天下之間,皇帝為尊,權勢無匹。

至於李善長處處為胡惟庸鋪就前路之舉,朱元璋心中洞若觀火,卻未置一詞。

胡惟庸此人,確有幾分才乾,棄之不用,實在可惜。

且近時,胡惟庸之表現,確有可圈可點之處,並未自甘沉淪、自暴自棄,此點令朱元璋頗為欣賞。

然當下淮西勢力坐大之情形,亟待化解,朱元璋心中亦為此煩憂不已。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遼國公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