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東少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37章 天子,兵強馬壯者王之,家父關雲長,隴東少年,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537章天子,兵強馬壯者王之第12頁
叛軍首領第二年就死了,叛軍卻依舊打了八年還沒完全被平定,這得多大的毅力多大的仇恨,河北百姓咋就這麼執著呢?
關興說道:“此事說來就話長了,關中跟河北從北周北齊那會就有積怨,大唐立國之後,唐高祖李淵又不顧反對殺了深受河北百姓擁戴的夏王竇建德,從這起就積下怨恨了。”
“之後大唐皇室以及擁護大唐的關隴貴族擔心河北造反,對河北的賦稅是最重的,加上士族當道,寒門進階無望,各種積怨在安史之亂中爆發了,由此開啟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結束不是因為叛亂被平定了,而是唐軍和叛軍都打累了,想中途休息一下,所以雙方和談,叛軍繼續擁護大唐皇室,承認大唐的皇族正統,大唐皇室承認叛軍的藩鎮地位,咱們各過各的誰也彆乾擾誰。”
“就這樣盛唐進入了藩鎮割據時代,藩鎮和皇族打打停停彼此共生,這種狀態足足持續了一百多年,期間天子又數次被打出京城,國都六陷天子九遷。”
劉備嘴角哆嗦道:“國都淪陷六次,天子跟喪家之犬一樣被遷了九次,這未免也太屈辱了吧?”
關興笑道:“你可以換個角度想,國都六陷就證明被奪回了五次,天子九遷就證明反殺了八次,其他朝代國都淪陷一次就完犢子了,唐朝卻淪陷了這麼多次,一遍一遍的打複活賽,可見盛唐的底蘊有多深厚,皇帝有多強悍,大唐獨創的玄武門繼承製有多牛掰,大唐後期的皇帝有胡作非為的,有殘暴弑殺的,有不乾人事的,唯獨沒有孬的,由此證明競爭上崗的皇帝就是比繼承的皇帝厲害。”
劉關張諸葛:“……”
好像是這麼個理啊,但這也太亂了,百姓也太遭罪了。
關興繼續道:“藩鎮割據斷斷續續持續了上百年,期間大唐還把回紇吐蕃大理等周邊國家打殘了,至少讓他們無力進犯中原了。”
“但大唐的底蘊也在一次次平叛中逐漸耗儘,最後出現了一個名叫黃巢的人給了大唐致命一擊。”
“黃巢是鹽商出身地位卑賤,早年參加科舉想為朝廷效力,但多次落榜之後悲催發現上榜的全是不如自己的世家子弟,世家把持科舉,他這樣的卑賤之人永遠沒有出頭的機會,所以黃巢反了,加入了當時的起義隊伍並逐漸做大,從中原打到交州又從交州打回中原,將整個天下都給犁了一遍,最後殺進長安將城內以五姓七望為首的士族全部殺絕。”
“黃巢是拿著族譜殺的,士族出身的誰都跑不掉,天街踏儘公卿骨,滿城遍掛權貴頭,可見殺的有多狠。”
“嘶……”劉關張諸葛又又又一次倒吸涼氣。
天街踏儘公卿骨,滿城遍掛權貴頭,這得殺掉多少人?
殺的還全是最頂層的統治階級,等於國家的脖子以上全被剃掉了,那國家還能存在嗎?
關興繼續道:“黃巢還寫過一首充滿殺氣的詩,名為《不第後賦菊》,不第就是科舉落榜的意思,詩的內容是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儘帶黃金甲。”
劉備默默咀嚼幾遍驚呼道:“好濃的殺氣,此人比曹操還弑殺啊,而且他做到了,天街踏儘公卿骨了,由此可見此人也是一位心狠手辣的亂世梟雄啊,後來呢?”
關興說道:“黃巢大肆屠戮公卿,將從光武帝劉秀之後逐漸崛起,並在隋唐達到巔峰的世家門閥從根上消滅,讓科舉製得以全麵推行,讓百姓也能通過科舉成為執宰,從這點上說黃巢也算功在千秋的。”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537章天子,兵強馬壯者王之第22頁
“不過黃巢殺戮太重自然是無緣稱帝的,稱帝建立大齊沒幾天就兵敗被殺了,但大唐的底蘊也徹底耗儘了,天下由此進入了五代十國的新時代。”
“五代是中原因不斷拚殺而如曇花一現般迅速崛起又快速滅亡的五個朝代梁唐晉漢周,十國是南方因大唐滅亡而分裂的十個國家,這段曆史我沒研究過,十個國家的名字我都叫不全。”
“但這段時間是堪比南北朝的超級大亂世,亂不是因為異族入侵,而是因為禮樂崩壞道德淪喪,子弑父弟殺兄,君王的威嚴蕩然無存,各路藩鎮用人肉充做軍糧已成常態,天下開始了赤果果的叢林法則,有些將領甚至公開宣稱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為之爾,意思就是誰手裡有兵誰就能當皇帝。”
劉備四人再次蹙眉,默念著“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王之”的狂妄言論滿臉痛心。
天子淪落成這個樣子,天下淪喪至此,真的太悲哀了。
劉備說道:“後來呢,就沒人收拾這群無法無天又滅絕人性的驕兵悍將嗎?”
關興說道:“自然是有的,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四大千古一帝最後一位宋太祖趙匡胤誕生了。”
“趙匡胤出身軍旅家庭,早年在後漢樞密使郭威麾下為將,後來跟隨郭威叛漢建立後周,地位逐步升高。”
“郭威是五代十國少有的明君,因外出征戰期間家眷被小皇帝屠殺而造反建立的後周,在位期間勤儉節約,虛心納諫,改革弊政,逐漸撫平中原連番大戰所造成的創傷,但前麵說了他的家眷被後漢小皇帝殺光了絕後了,因此郭威最後將皇位傳給了妻子的侄子柴榮。”
“柴榮是五代十國第一明君,文治方麵繼續郭威的政策,引領國家不斷變強,武功方麵又打敗北方草原上新崛起的部族契丹,柴榮曾說給他二十年,他定能一統天下結束亂戰,可惜……”
“可惜天妒英才,柴榮跟北周武帝宇文邕一樣英年早逝,臨終前將皇位傳給了年僅七歲的長子柴宗訓,但在五代十國那個人吃人的年代,一個七歲的孩子怎麼可能壓製的住亂局?”
“柴宗訓繼位之後,已經位極人臣的趙匡胤借口領兵出征,在陳橋驛被部下披上黃袍,黃袍加身公然稱帝,隨後殺回京城逼迫柴宗訓退位,建立大宋。”
“趙匡胤跟五代十國的其他皇帝一樣都是通過兵變上位的,因此最擔心部下有樣學樣,給他也來一招黃袍加身,所以登基後的趙匡胤有兩件大事要辦,首先就是打壓武將,遏製五代十國以來武將動不動就弑君的臭毛病。”
“其次就是統一天下結束戰亂,統一天下是要給武將放權讓武將出力的,但五代十國的背景決定了不能給武將放權,非但不能還要打壓武將,給武將套上韁繩枷鎖,防止他們胡作非為,既希望武將出力又不能給武將太大的權力,這事是不是很矛盾?”
劉關張諸葛集體牙疼。
五代十國的武將跟司馬家一樣將自己的信譽敗壞完了,導致君王不敢信任重用了,但君王統一天下又需要武將賣命,這不是左腦攻擊右腦,大腦攻擊小腦嗎?
這也太矛盾了,這位宋太祖趙匡胤太難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