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東少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36章 這一家子奇葩,家父關雲長,隴東少年,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536章這一家子奇葩第12頁 劉關張諸葛再次被震驚到了,甚至比聽到南北朝那幫擬人生物還震驚。 女流之輩登基稱帝,這事太扯淡了,你以為現在還是母係社會呢? 劉備四人不反對女人掌權,因為兩漢四百年出現的實權太後太多了,呂後,竇太後,章德太後,鄧太後,哪個不是不輸男兒的女中豪傑? 但這些實權太後終其一生都是太後,沒人敢邁出那一步,連強勢的呂後都不敢。 但唐朝的武皇後竟然邁出大漢曆代太後都沒能邁出的關鍵半步登基稱帝了,這直接擊碎了劉備四人的三觀。 劉備神情複雜的說道:“大唐已立三代且戰功卓越,武皇後想登基怕沒那麼容易吧,李唐宗室和將領臣子就沒反對的嗎?” 關興說道:“當然反對了,但武後手段太狠了,把除她生的之外的李唐皇室都殺乾淨了,甚至把她自己生的幾個賢明的兒子都殺了,就剩下兩個性格懦弱容易拿捏的。” “武皇後登基後將國號改為周,給自己取名則天,又名曌,是她為自己單獨創造的一個,明字下麵加個空,取日月淩空之意。” “武則天登基的時候都六十七了,在位期間將丈夫唐高宗打下的塞外土地丟失大半,好在國內沒出什麼大亂子,安穩的渡過了十五年。” “晚年精力不濟,又重用男寵各種胡為,逼的五位大臣聯手發動政變,逼其將皇位傳給了兒子李顯,武則天因此被奉為太上皇,沒多久便去世了,享年八十一歲。” “臥槽……”劉備四人同時爆出國粹。 這老太太也太能活了吧,人生七十古來稀,她竟然活了八十一? 關興繼續道:“前麵說了武則天把賢明的兒子殺了,留了兩個聽話容易拿捏的,繼位的李顯性格懦弱,他的妻女卻無比強勢,且在武則天的高壓下生活多年性格多少有些扭曲,妻子韋氏想弄死丈夫當武則天第二,女兒又天天逼著李顯立自己為皇太女,將皇位傳給自己。” 劉備四人再次無語,這都一家什麼奇葩啊? 關興繼續道:“所以李顯在位的那段時間比較亂,李顯那位非韋氏所生,卻被立為太子的兒子忍受不了韋氏專權發動叛亂,將李顯夫妻倆圍在了玄武門的城牆上,最後卻不幸失敗導致被殺,加上逼迫武則天退位的政變,這是發生在玄武門的第三次政變,而且是失敗的政變。” 劉備四人全都麻了,他們終於理解玄武門繼承製的真正含義了。 關興說道:“太子死後韋氏母女越發跋扈,竟然腦殘的毒死了她們母子的最大靠山皇帝李顯,結果李顯的弟弟李旦和妹妹太平公主不乾了。” “前麵說了武則天留了兩個聽話容易拿捏的兒子,還有個女兒太平公主,李旦跟李顯一樣能力一般,但他有個牛掰兒子,李旦的三子李隆基手腕強硬,主動聯合太平公主發動政變,滅了韋氏母女扶父親李旦上位。” “李旦登基後就消停了嗎,並沒有,因為李隆基跟太平公主又乾上了,太平公主想效仿母親登基稱帝,但卻低估了他這個侄子,他侄子李隆基先是勸說父親李旦退位去當太上皇,然後就把姑姑太平公主給弄死了。” “武則天退位到李隆基登基的這段時間是玄武門政變的高峰期,短短幾年便折騰了好幾次,直到太平公主被殺才逐漸消停。”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536章這一家子奇葩第22頁 “李隆基繼位初期英明神武勵精圖治,重用賢臣將武則天丟失的國土全部收複,將大唐國力推至此後五六百年都沒王朝能達到的高峰,號稱開元盛世。” “開元盛世期間大唐武運昌盛名將如雲,有人手持陌刀一刀下去人馬俱碎,陌刀就是夏銅拿的那種。” 盛世二字讓劉備四人腦中浮想聯翩,展開了無限遐想,他們不知道怎樣的時代才配稱得上盛世二字。 片刻之後諸葛亮說道:“你剛說李隆基繼位初期英明神武,那晚期呢,墮落了?” 關興點頭道:“晚期的李隆基開始胡作非為,搶自己兒媳婦不說還重用奸臣,甚至一日殺三子,且不知怎麼想的給了邊將超乎尋常的權力,在晚年一手引發了導致大唐衰落直至滅亡的安史之亂。” “安史是大唐駐紮在河北的兩位大將的名字,分彆叫安祿山和史思明,兩人率領大唐最精銳的邊軍殺向潼關,麵對兩人叛亂,李隆基竟然聽信讒言殺了能征善戰的將領封常清,又逼著另一位能征善戰的將領哥舒翰在沒準備的情況下出關與叛軍決戰,導致其兵敗被殺。” “然後叛軍就打進長安,逼的李隆基逃亡巴蜀了,麵對叛軍,政變時英明神武的李隆基表現的像個軍事白癡,他若是不插手,安心躺在家裡睡大覺的話,叛軍絕對打不進長安城。” “李隆基出逃之後其子李亨被擁立為皇帝,尊李隆基為太上皇,開始了收複長安的大業,收複過程中,唐軍與叛軍在一個叫香積寺的地方發生了一場決戰,雙方都是能征善戰的驍將,足智多謀的人精,導致所有計謀全被看穿最後隻能互砍,數十萬唐朝精銳大軍相互砍殺,打的天崩地裂屍骨成堆,最後雙方各自傷亡十之五六,叛軍戰敗唐軍慘勝,香積寺互砍,誰輸誰叛軍。” “這兩支都是大唐的精銳部隊,若對外征戰的話輕鬆就能打穿安息殺到大秦去,掃平全世界都不成問題,卻在內鬥中被迫消耗掉了,此戰證明能打敗唐軍的隻有唐軍。” “嘶……”劉備四人聽的倒吸涼氣,眼裡滿是肉疼與可惜。 這樣兩支強的離譜的大軍相互消耗實在太可惜了,若是給他們能做多少事啊? 關興繼續道:“值得一說的是叛軍首領安祿山在起兵反叛的第二年就被兒子殺了,因此並未參加香積寺之戰,發生內訌的叛軍都能打出如此戰績,可見叛軍的實力有多強悍。” “叛軍的將領跟唐軍將領全是能征善戰之輩,一個比一個能打,導致大唐雖然贏了香積寺之戰收複了長安,但依舊無法平定叛亂,哪怕後麵叛軍再次發生內訌。” “這麼說吧,大戰期間叛軍的內訌就沒停過,先是安祿山的兒子殺了安祿山,又是史思明殺了安祿山的兒子,又是史思明的兒子殺了史思明,幾位首領全沒了大唐依然打了八年還沒完全平息。” “所以說這不是安祿山史思明兩人的叛亂,而是整個河北地區對大唐的集體反叛,就算沒有首領,河北百姓也要繼續打,可見這一地區對大唐皇室有多憎恨。” 劉備愕然道:“為啥啊,河北為啥這麼恨李唐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