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東少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96章 連諸葛亮的生意也做?,家父關雲長,隴東少年,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496章連諸葛亮的生意也做?第12頁 行禮的同時關興還不忘偷偷打量諸葛亮,想看看他跟原主記憶中是不是一個樣。 諸葛丞相可是全民偶像,先前在城門口人多沒有細看,現在終於有機會近距離接觸了自然要好好看看,看看這位為了大漢鞠躬儘瘁,卻以“悠悠蒼天,何薄於我”悲慘落幕的諸葛丞相。 此時的諸葛亮可不是魂落五丈原時的消瘦模樣,反而正值年富力強的巔峰時期,再配上超過一米八的身高和自帶正氣的硬朗麵孔,坐在案前給人一種隻要有他在,天塌下來也不用擔心的安全感。 諸葛亮同樣像第一次認識關興似的,盯著他好奇的打量許久才笑道:“安國,聽大王說你最近在做什麼江陵重建計劃,做的怎麼樣了?” 江陵不能一直是這個樣子,必須儘快重修才行,既然是重修自然是要按照自己的思路重新規劃,而不是簡單的恢複原狀了。 關興笑道:“稟軍師,目前還隻是個初步草稿,最終方案還得等黃老和孫邵孫長史將具體數字報上來之後才能製定,我問過孫長史了,他說差不多再有七天就能把具體數字給我了。” 諸葛亮說道:“那就說說你的草稿吧,我再說說我的,咱們結合一下等孫長史報來具體數字之後立刻動工,時間不等人呐。” 關興將手伸進薑維懷中,取出最近隨身攜帶的筆記本走到案前蹲下開始為諸葛亮講解。 說是筆記本,其實就是連封皮都沒有,隻用麻繩縫住一邊,不讓其散架的,大概一公分厚的a4紙。 儘管如此,諸葛亮依舊拿起筆記本好奇打量,兩眼放光的說道:“聽說你在會稽改進了蔡侯紙,還建了什麼造紙廠,這就是造紙廠弄出來的?” 關興點頭道:“是的,目前還沒有投放市場流入民間,隻是交給士兵們練字用,這次奇襲江陵帶的不多,現在就剩這一本了。” 諸葛亮提筆在空白書寫了幾個字,發現不洇(y墨之後頓時驚為天人,欣喜若狂的說道:“好東西啊,這東西完全可以取代竹簡了。” 大漢目前的文字載體主要是竹簡和絹帛,竹簡太笨重,動不動就是好幾車,嚴重影響文字的傳播速度,絹帛則成本太高,連劉備曹操這樣的諸侯都不敢敞開了用,更彆說普通人家了。 白紙則兼具了絹帛的輕便和竹簡的廉價,簡直是文字載體的不二之選,若能推廣開來,絕對能讓大漢文化有個質的飛躍。 關興笑道:“等道路打通,我讓造紙廠給您送來幾車,以後您的紙我包了。” 諸葛亮笑罵道:“你小子,說正事吧,江陵城你打算怎麼重建?” 關興翻開筆記本找到江陵新城的草圖說道:“隨著江南一統,江陵城未來幾年的人口必然會暴增,但由於城牆包圍的原因,城內土地是不會因為人口增加而增加的,所以咱們得做好規劃,完美利用每一寸土地,讓有限的土地容納更多的人口。” “鑒於此,我準備將江陵城以漢中王府為中心分成四個區,東城區修建官衙,作為各級官員的辦公地點,西城區建立官邸,作為官員和士族的府邸。” “南城區建立民居以及小型的農貿市場,為百姓提供便利的同時還要讓百姓可以就近買到瓜果蔬菜,米麵糧油以及布匹等日常用品。” “北城區則建立學校醫院,大型交易市場以及酒樓倉庫,讓外地客商進來之後有地方居住倉儲以及進行大宗交易。” “除此之外還得加寬道路,主乾道必須保證四輛馬車並排通行,避免交通擁堵,同時還要修建寬闊的排水通道,免得下暴雨把城給淹嘍。”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496章連諸葛亮的生意也做?第22頁 諸葛亮笑道:“連道路和排水都想到了,看來你考慮的很全麵啊,但這一通下來估計需要不少錢吧,錢從哪來?” 影響工程進度的最大因素就是資金,隻要資金到位,長城貼瓷磚都不成問題,但若資金不到位,鬼知道能給你拖到猴年馬月去。 劉備連年征戰打的民生凋敝,哪有閒錢供關興揮霍? 關興笑道:“我準備搞預售製度,官邸是替大王建的不能收錢,但士族的私人府邸可是替彆人建的,人工費材料費士族不得提前給我嗎?” “還有市場的店鋪,江陵即將成為江南中心,城內店鋪那都是黃金旺鋪,買套店鋪後半輩子躺著收租都能吃的滿嘴流油,這些店鋪士族能不想要?” “想要可以,先把建鋪的錢給我我再給你建去,不想要也沒關係,江南以及中原過來的富商多的是,不愁沒人買,也就是說店鋪少客戶多,供不應求不愁賣,但若想買得靠搶,手快有手慢無啊。” 諸葛亮驚的本能的張大嘴巴,不可思議的問道:“這也行?” 關興攤手笑道:“有啥不行的,明碼標價童叟無欺,買不買全憑自願,我又沒逼他們是吧,對了軍師,你需不需要府邸和商鋪,將你的需求說一下我給你量身打造,而且給你內部優惠價。” “呃……”諸葛亮氣的差點掀了桌子,你小子做生意做我頭上了? 諸葛亮揮起羽扇敲了下他的腦袋,沒好氣的說道:“我原以為你是個將軍,沒想到竟是個商人,你小子能務點正業不?” “不過你這份計劃不錯,回頭等孫長史的數字報上來就給我寫份具體計劃,然後咱再商量怎麼執行?” “對了,我聽說你在軍中教士兵識字的同時還舉辦了什麼考試,跟我說說具體怎麼回事?” 大漢沒有科舉,同樣也沒有後世那些亂七八糟的考試,老師考驗學生大多都是口頭考教,或者直接分配任務讓其執行,等於是沒有鋪墊直奔主題。 所以對於關興在軍中組建的考試,諸葛亮多少還是有些好奇的。 關興滿臉無奈的歎息道:“考試這事也是被逼的,我剛南下建業那會要人沒人要糧沒糧要槍沒槍,連隊長屯長這樣的基層軍官都湊不齊,江東大地又沒人待見我更沒人投靠我,我隻能教士兵識字,自己培養人才啊。” “但教士兵識字有個弊端,就是有人聰明一看就會,有人笨拙怎麼教都不會,我這才發現教育的本質不是培養而是篩選,隻有將那些聰明的篩選出來集中培養才能提高效率,讓他們迅速成才並分配到合適崗位建功立業,但怎麼才能將有才能的人篩選出來呢,我就想到了考試。” “軍師,人這種動物是吃天賦的,百分之一的天賦大於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沒有天賦怎麼努力都沒用,就像韓信,大漢四百年來出現過的俊傑數不勝數,比韓信出身好還比韓信努力的比比皆是,但比韓信厲害的有幾個,一個都沒有啊,您說對吧軍師?” “所以我就教一段時間組織一場考試,將成績最好的百分之十篩選出來繼續培養,將後麵百分之九十扔回軍中讓他們自學,這樣既能提高教學效率也能節省教育資源嘛。” 諸葛亮點頭道:“你做的很對,掌握了聖人因材施教的精髓,既然如此能否將考試推廣開來,作用到更大的舞台,比如官員選拔?” 什麼玩意? 關興心頭一顫,腦中本能的浮現出兩個字。 科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