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殘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5章 大明國都之議(二),倚天屠龍之大明天下,紫金殘魂,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朝會剛剛落下帷幕,滿朝文武魚貫而出,然而張無忌卻單獨留住了劉伯溫和李善長二人。
眾人散儘之後,張無忌一臉嚴肅地看著麵前的兩人,緩聲說道:“兩位先生,本王今日有意與你們商議一件大事,那便是關於未來大明國都的選址問題。
本王心中已有一個想法,欲將北平作為大明新的國都,不知二位對此有何看法?”
此言一出,劉伯溫和李善長皆是滿臉驚愕之色。
自明軍崛起以來,其大本營一直在金陵城,曆經多年發展,根基深厚。
而且在他們原本的設想之中,哪怕張無忌日後登基稱帝,金陵城無疑都會成為大明國都的首選之地。
此時,李善長率先回過神來,難以置信地問道:“北平?”
他甚至懷疑是不是自己聽錯了,於是又接連追問幾遍,直到得到張無忌肯定的答複後,方才確信此事不假。
見此情形,張無忌微微頷首,進一步解釋道:“兩位先生,本王絕非信口開河、隨意說笑。
北平城地理位置至關重要,乃是北方的門戶所在。
我明軍一路從南殺到北,驅除韃虜,恢複漢人江山,實屬不易。
如今北方百姓長期遭受異族奴役,苦不堪言。
唯有將國都設立於北方,方可更好地安撫民心,穩固統治啊!”
劉伯溫微微頷首,拱手說道:“明王所言極是,如此行事雖能達成某些目的,但必然會引發江南局勢的劇烈動蕩啊!
這其中的關係錯綜複雜,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呐!
稍有不慎,便可能導致難以預料的後果。”
張無忌眉頭微皺,輕歎了一口氣道:“劉先生所說不無道理,正因深知此舉潛在的風險巨大,所以我才一直不敢將定都北平之事公之於眾。”
目光緩緩掃過眾人,眼中閃過一絲憂慮。
此時,李善長上前一步,抱拳施禮後言道:“明王,此事萬萬不可輕視。
一旦您定都北平的消息走漏風聲,傳到了江南那幫士族耳中,他們定然不會坐視不理。
這些人在當地勢力龐大、根基深厚,必定會有所異動。
屆時,局麵恐怕就不是那麼容易掌控得了啦!”
說罷,他一臉凝重地看向張無忌。
張無忌聞言,神色愈發凝重,他深知李善長所言非虛。
江南士族的力量不容小覷,他們的反應的確可能成為定都北平計劃中的一塊絆腳石。
當殿內氣氛沉凝至極點時,劉伯溫輕撫長髯,緩緩開口,其聲如春風化雨,溫潤而又不失力度。
“明王勿憂,善長兄所言極是,但事在人為,關鍵在於如何布局,方能化險為夷。”
劉伯溫的目光閃爍著睿智的光芒,繼續說道,“金陵城,自古便是龍蟠虎踞之地,文化底蘊深厚,士族林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若驟然棄之,無異於自斷一臂。然則,若將金陵設為陪都,則既能保留其在士族心中的地位,又可借此穩住江南局勢,不失為一石二鳥之策。”
張無忌聞言,眼中閃過一絲亮色,顯然對劉伯溫的提議頗感興趣。“陪都?此言何解?”
他急切地問道,顯然想要更深入地了解這一計策的精髓。
劉伯溫微微一笑,從容不迫地解釋道:“明王可昭告天下,言明北平為國都,乃是為了彰顯我大明北定中原、一統天下的決心,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安撫北方百姓,鞏固邊防。
金陵則作為陪都,繼續發揮其經濟、文化中心的作用,且可設立宗廟社稷,以示對江南士族及百姓的尊重與重視。
如此,既可安撫北方,又可穩住江南,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李善長聽後,眉頭漸漸舒展,點頭讚同道:“劉先生此計甚妙,既保全了金陵的地位,又避免了因遷都而引發的動蕩。
隻是,這陪都之名,需得慎重考慮,既要彰顯其尊貴,又不能與國都相衝。”
張無忌沉吟片刻,忽地眼前一亮,道:“何不稱之為‘南都’?既表明了其地理位置,又賦予了它與眾不同的地位。
如此,北平為北國之都,金陵則為南國之都,南北呼應,共築大明輝煌。”
劉伯溫與李善長聞言,皆是相視一笑,心中暗自讚歎張無忌的聰慧與決斷。
此計一出,不僅解決了遷都的難題,更為大明未來的穩定與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明王英明,此計若行,定能使我大明江山永固,百姓安居樂業。”
劉伯溫躬身行禮,言辭懇切。
張無忌亦起身,目光堅定地望著遠方,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無限憧憬與信心。
“好!就依二位先生之計,即刻著手準備,務必使此事圓滿成功。”
張無忌一聲令下,關於未來大明國都選址的決定如同一陣疾風,迅速吹遍了帝國的每一個角落,尤其是當這消息如野火燎原般傳至金陵時,整個江南地區瞬間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與動蕩之中。
金陵城內,那些平日裡養尊處優、手握重權的江南士族們,聞訊後無不麵色鐵青,私下裡聚會頻繁,議論紛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倚天屠龍之大明天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倚天屠龍之大明天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