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資源利用
座公交山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5章 資源利用,水滸殺好漢就變強:從宰宋江開始,座公交山人,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頓時一大堆關於賦役救濟之術的相關記憶湧入張文遠的腦海。
張文遠的思維跟隨著這些記憶飛快運轉。
毛伯禮這些年來的相關體會全部被吸收了下來。
毛伯禮對於賦役救濟之術的熟練程度估計也就到五成左右。
張文遠在吸收完黃信的所有經驗值轉化為熟練度之後,直接使自己對於賦役救濟之術的熟練度超過了毛伯禮的水平。
再接再厲,他又將其餘二十幾人的經驗值全部轉入賦役救濟之術中。
張文遠前世生活中,由於經濟的發展,早就沒有徭役這一回事。
前世幾乎所有的公共福利全都轉化成了經濟賦稅。
但是在那之前的千百年華夏曆史上,組織徭役就是官府最主要的工作之一。
所有百姓當然都不願意服徭役。
可與此同時,官府和上位者的威信又會讓他們願意出少量的勞動來避免官府找他們的麻煩。
怎麼評定給百姓勞動的量,就是一個相當考驗官員水平的事情。
同樣人口的地區交到一個不知道征發徭役的官員手裡。
要不然就是使得百姓的民力動員不足,要不然便是過度盤剝百姓,造成百姓反抗。
而對於精於賦役救濟之術的官員來說,便能恰到好處地讓百姓承擔那些百姓可以接受的徭役,達成正向循環。
在不耽誤百姓生產生活的同時,使得本地的基礎建設能夠得到維護,城市麵貌可以不斷修繕更新。
能在百姓承受範圍之內,使得民力得到最大程度的調動,這毫無疑問是一個官員治理地方能力強的最佳體現。
除了征發徭役之外,這技能還包括了救濟之術。
就是用以救荒的技術。
說白了就是如何分配資源。
比如某地的百姓受到了水災,這時來了一批救濟糧,若把這些糧食分給壯勞力,就會導致體弱的老弱婦孺大量死亡。
你把有能力造反的壯勞力全部喂飽,又讓他看見自己家裡的老婆孩子父母因為吃不上飯而大量餓死。
結局就是吃飽了的壯勞力心生不滿,開始反叛。
但若是將糧食全部分給婦孺,則會導致壯勞力沒有足夠糧食,地方上大量需要勞力去乾的救災工作無法順利實行。
又比如大戶肯定會想多占糧食,可是若如此就會使得大量小民死亡。
但若是把糧食全部分給了小民,大戶就會抵觸,而大戶在民間的動員能力極強,這也會直接導致救災動員難以實行。
無論是征徭役還是發放各種救濟資源,說白了都是如何在現有基礎上權衡利弊,使得資源得到最大程度使用的。
張文遠花費了小半個時辰,在耗費了二十幾人的經驗之後,才終於將賦役救濟之術練至圓滿。
腦海中湧入了大量權衡利弊的知識。
“不愧是上品技能啊!”
這一刻,他對於各種資源的調動能力幾乎可比上汴京城中最熟練於調動資源的中央大臣。
睜開眼睛,張文遠看看周圍世界。
學會賦役救濟之術後,他對這世界的觀點都不一樣了。
周邊的一切東西突然都變成了可利用的資源。
走過一片灌木叢,張文遠下意識就想到附近可否建立一個小村莊,采集這些灌木用以當做燃料。
繼而腦子一轉,瞬間便想出了好多種灌木的分配方法。
想到將灌木怎麼劃分片區給村民們采集,才能使得分配最公平,不致使村民在為了打柴而爭吵,又能使得灌木在一部分采伐過程中另一部分還能夠生長。
合理使用,生生不息。
這賦役救濟之術就是從征發徭役和分配資源的思想發展出來的。
現在,在張文遠眼裡,一切資源,無論花草樹木全都有其用處。
無非是有沒有合適的勞力去開發而已。
經營之術講的隻是增加可用資源,而賦役救濟之術可以將所增加的資源使用效率提高到其上限。
“這技能對於一地管理者來說的確有用!”
張文遠心中滿意。
連忙對身邊的土兵輕聲說道:“去叫朱仝過來,我有事情要同他商量。”
一花一木對於此時的張文遠來說都能想到其用途。
更彆說麵前這一千多能夠出城遠行、帶著各種資源的百姓了。
朱仝很快便來到張文遠麵前。
見張文遠叫大隊人馬停下,朱仝疑惑道:“縣尉,有什麼事嗎?為何不再趕路?”
張文遠道:“朱都頭,你和手下土兵都是運城本地人,與這些百姓較為相熟。”
“你快帶人去百姓之中宣傳,先讓百姓們將自己的行李全都集中到大車上,不要每個人都背著東西,白費人力。”
“再從百姓中年五十以上的老者裡選拔一批識字的、有威望的或是有些家資的人,讓他們將老人組織起來,負責押運行李,以此讓大家放心。”
“這些行李我們一件都不會丟失。”
“等到了地方,全都歸還。”
“還有那些走到隊伍前麵的小孩子全部叫回來,讓看車的老者把小孩子看住,就讓他們在隊伍內部傳遞消息,這些個小家夥精力旺盛,腿腳跑得快,比咱們大人更加靈活。”
朱仝微微皺眉,張文遠所說的辦法他自然能夠理解,運用民力嘛。
可是這一千多人剛剛組織起來,彼此又不太相熟,現在正在倉皇撤退之時,突然要做這樣的民力調動,想想都麻煩。
朱仝道:“時間會不會太緊了?”
張文遠搖頭,說:“你先帶土兵們去做,一炷香時間內先將亂跑的小孩子全部規範起來。”
“讓他們按我說的把有威望的老者選出,車輛裝好,然後我再做計較。”
朱仝見張文遠堅持,沒辦法,隻能帶人去做。
他原本以為這事情弄起來肯定一頭亂,卻沒想到此時隊伍之中的家屬們都憂心忡忡。
百姓在緊張的情況下,對於張文遠等帶武器的人更加信任。
一聽是張文遠的命令,配合度相當高。
原本朱仝覺得這群百姓肯定要鬨上好一段時間才能選出人手,卻沒想到,不到一炷香時間。
正如張文遠所預料的,一千多人中便選出了二十個耆老。
在耆老指揮下,大家很配合地將所攜帶的行李放到了幾輛大車上。
喜歡水滸殺好漢就變強:從宰宋江開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水滸殺好漢就變強:從宰宋江開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