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少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章 風土人情,衣冠謀塚,歐陽少羽,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車輪碾過最後一道山梁,仿佛撞破了一層無形的屏障。遼州的風雪、漢城的血腥、楚城的喧囂,瞬間被甩在身後。撲麵而來的,是濃鬱到化不開的綠意,是潮濕溫熱的空氣,帶著泥土、腐殖質和某種奇異花果混合的濃烈氣息,瞬間盈滿鼻腔。

展現在穆之一行人眼前的,不再是中原的規整田野或北方的蒼茫雪原,而是一片被濃綠主宰、生機勃勃得近乎蠻橫的世界。

層疊的綠:山勢連綿起伏,仿佛巨大的綠色波濤凝固在天地間。近處是墨綠的闊葉林,葉片寬大肥厚,油亮得能滴出水來;稍遠是蒼翠的竹林,修竹挺拔,在山風中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如同低語;更遠處,則是深黛色的原始叢林,古木參天,藤蔓如巨蟒般纏繞虯結,遮天蔽日,透著一股神秘幽邃的氣息。

跳動的銀:就在這無邊的綠色海洋中,幾座依山而建的寨子如同鑲嵌的寶石。最引人注目的,是寨中行走的人影。女子們身著靛藍或深紫的土布衣裙,衣襟、袖口、裙擺處繡滿了繁複精美的圖案——展翅的鳥雀、盤繞的藤蔓、神秘的幾何紋樣,色彩以紅、黃、綠為主,濃烈而和諧。但最耀眼的,是她們身上佩戴的銀飾!沉重的項圈一環套一環,壓在高高的衣領上;巨大的耳環幾乎垂到肩頭;手腕上是層層疊疊的雕花手鐲;行走間,頭上高聳的銀冠、胸前的銀牌、腰間的銀鈴叮當作響,彙成一片清脆悅耳、卻又帶著某種奇異節奏的金屬樂章。陽光透過林隙灑落,銀光閃爍,仿佛無數星辰在綠海中跳躍。

低沉的樂:空氣中除了蟲鳴鳥叫,還隱隱飄蕩著一種低沉、嗚咽般的樂聲。那是蘆笙的聲音,音色渾厚悠遠,曲調古樸蒼涼,時斷時續,如同大山深處的呼吸,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吸引力與神秘感。間或夾雜著幾聲嘹亮高亢的苗歌,穿透層層疊疊的綠意,在山穀間回蕩。

車隊在通往最近一座大寨——黑石寨的石板路上緩緩前行。路是青石板鋪就,被無數腳步磨得光滑,縫隙裡長滿了濕滑的青苔。路兩旁是層層疊疊的梯田,水光瀲灩,倒映著藍天白雲和綠樹青山。田埂上,戴著鬥笠、赤著腳的苗人農夫正在勞作,看到這支明顯是“官家”的隊伍,紛紛停下手中的活計,投來或好奇、或警惕、或漠然的目光。他們的眼神深邃,膚色多呈健康的古銅色,帶著山民特有的堅韌。

寨門由粗大的原木搭建,頂部覆蓋著厚厚的茅草,門楣上懸掛著獸骨和某種曬乾的奇異植物。門口站著幾名持著長矛、腰挎彎刀的苗兵,體格健壯,眼神銳利。他們的服飾比普通寨民更顯精乾,衣襟上也繡著代表部族身份的圖騰紋樣。

車隊在寨門前停下。東野軒翻身下馬,上前交涉。不多時,寨門內快步走出幾人。為首一人,身著大雍七品青色官袍,頭戴烏紗,在這片濃烈的異域色彩中顯得格外突兀。他約莫四十歲上下,身材微胖,臉上堆著恰到好處的恭敬笑容,快步走到穆之馬車前,躬身行禮,聲音洪亮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油滑:

“下官峒川府通判石崇山,恭迎欽命南疆巡察使孤大人!大人一路辛苦!下官接到行文,早已在此恭候多時了!” 他身後的幾名同樣穿著官服、但神色明顯拘謹許多的漢人屬官也連忙跟著行禮。

穆之在阿月的攙扶下下了馬車。他一身玄青官袍,身形挺拔,麵色雖帶著長途跋涉的疲憊,但眼神依舊沉靜銳利,不動聲色地掃視著眼前的石通判和這座奇異的苗寨。石崇山那過分熱情的笑容和刻意挺直的官袍,與周圍格格不入的環境形成鮮明對比。

“石通判免禮。” 穆之的聲音平淡,聽不出情緒,“有勞等候。”

“不敢不敢!能為巡察使大人引路接風,是下官的榮幸!” 石崇山連忙側身讓開道路,臉上笑容更盛,熱情地介紹道,“孤大人請看,這便是黑石寨,峒川府治下最大的苗寨之一,也是附近幾個苗峒的樞紐。寨主黑岩頭人已備下薄宴,為大人接風洗塵。大人一路勞頓,請先隨下官入寨歇息!”

寨內道路狹窄曲折,兩旁皆是依山勢而建的吊腳竹樓。竹樓底層架空,用來堆放雜物或飼養牲畜,上層住人。竹樓之間,晾曬著色彩斑斕的土布、成串的紅辣椒、金黃的玉米,還有各種叫不出名字的山貨草藥。空氣中彌漫著柴火煙味、牲畜糞便味、以及一種酸香辛辣的獨特氣味——那是苗家酸湯的味道。

不少寨民站在自家竹樓的回廊上或路邊,好奇地打量著這支官家隊伍。女人們指指點點,竊竊私語,銀飾隨著動作叮咚作響;男人們則大多沉默,眼神帶著審視;孩子們則大膽許多,有的躲在大人身後探頭探腦,有的則光著腳丫在濕滑的石板路上追逐嬉鬨。

石崇山一路小心引路,嘴裡不停地介紹著:

“大人,這邊是寨子的曬穀場…那邊是頭人的議事樓,也是我們臨時的府衙所在…您看那山泉,水質清冽甘甜,是寨子的命脈…哦,小心腳下,雨後路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衣冠謀塚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衣冠謀塚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