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少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章 寒潭深孤影,衣冠謀塚,歐陽少羽,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禦史府書房的孤燈,在穆之寫下“請旨親查”四個力透紙背的大字時,仿佛燃燒著他最後的孤勇與決絕。他等待著皇帝的裁決,是雷霆震怒,還是更沉重的使命?

然而,他等來的,是一道將他徹底推離風暴中心的旨意。

翌日,傳旨太監尖利的聲音在禦史府回蕩: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禦史大夫穆之,前番徹查科舉舞弊案,勞苦功高,甚慰朕心。然,狄戎使團滯留日久,永寧公主鳳體已漸康複,和親之期不可再延。為彰顯我大雍誠意,鞏固兩國盟好,特命穆之,加封禮部侍郎銜,充任送親副使,隨狄戎王子阿史那·城、永寧公主一行,出使狄戎!務必沿途悉心照料公主,周全禮儀,宣示天威,待公主大婚之禮成,方可返京複命!欽此!”

旨意宣讀完畢,書房內一片死寂。穆之跪在地上,雙手接過那明黃的卷軸,指尖冰涼,仿佛握著的不是聖旨,而是一塊寒鐵。

“至於科舉舞弊一案,”傳旨太監拖長了腔調,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屬於勝利者的矜持,“陛下有口諭:此案乾係重大,牽扯甚廣,非一司一部可獨專。穆愛卿即將遠行,分身乏術。著即日起,此案後續所有審訊、追查事宜,移交大理寺全權負責!務必嚴查到底,揪出所有蛀蟲,還天下士子一個朗朗乾坤!穆愛卿,可聽明白了?”

“臣……穆之,領旨。謝陛下隆恩。”穆之的聲音平靜得沒有一絲波瀾,他俯下身,額頭輕輕觸碰到冰冷的地磚。那冰冷,瞬間從額頭蔓延至四肢百骸。

他明白了。

一切都明白了。

什麼加封?什麼副使?什麼宣示天威?

不過是流放!是驅逐!

皇帝根本不在乎科舉案是否真的水落石出,不在乎王生、李慕白是否沉冤得雪!他在乎的,是太子和武王的勢力不能被連根拔起,是朝堂的平衡不能被徹底打破,是狄戎的和親必須順利進行以換取北境安寧!而他穆之,這把即將觸及核心的刀,這把可能引燃不可控火藥的引信,必須被遠遠地丟開!丟到千裡之外的草原去!

移交大理寺?那大理寺卿錢萬鈞,是出了名的和稀泥高手,更是武王李繼暗中交好的人物!案子交到他手裡,最後的結果,無非是推出張顯宗、陳文遠這兩個已死的替罪羊,再象征性地處置幾個小嘍囉,上官止或許被貶斥,至於名單上那些指向東宮、武王府的線索,還有那個神秘的“影先生”?必定會被大理寺以“證據不足”、“死無對證”為由,輕輕抹去,最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他連做孤臣的機會,都被徹底剝奪了。

他的這位陛下,是棋手,是帝王。所謂的公道、國法,在絕對的權力和利益麵前,不過是一層隨時可以撕碎的遮羞布。而他穆之,在完成了“敲山震虎”、“平息民怨”的階段性使命後,便成了一枚礙眼的棄子,被無情地掃出棋盤,流放邊疆。

“嗬……”一聲極輕、極冷的笑聲從穆之喉間溢出,帶著無儘的自嘲與悲涼。金鑾殿上的慷慨激昂,尚方劍下的決絕,落鷹澗拚死帶回的殘頁,阿月蒼白的臉和帶傷的手……這一切,此刻看來,都顯得如此可笑,如此悲壯,又如此……徒勞。最終換來的,竟是一紙流放千裡的“恩典”。

“大人……”阿月的聲音在身後響起,帶著震驚和深切的擔憂。

穆之沒有回頭,隻是望著窗外那片被陽光照耀、卻在他眼中蒙上濃重陰影的天空。

“阿月,”他的聲音平靜得可怕,“準備一下,隨我去蘭芷苑。陛下有旨,命我充任送親副使,出使狄戎……我們,得去‘儘心竭力’地,送永寧公主遠嫁了。” 他將“儘心竭力”四個字咬得極重,帶著一種冰冷的諷刺。

蘭芷苑的氣氛,因離彆而複雜,更因穆之帶來的消息而掀起波瀾。當穆之平靜地宣布皇帝任命他為送親副使,將隨行出使狄戎時,阿史那·城先是一愣,隨即那雙鷹隼般的眼眸中爆發出難以置信的光芒,緊接著是濃烈的、毫不掩飾的譏諷!

“哈哈哈哈!”阿史那·城發出一陣低沉而充滿諷刺意味的大笑,他大步走到穆之麵前,目光如刀,“好!好一個‘恩典’!好一個‘宣示天威’!穆禦史,你們那位陛下,可真是把‘卸磨殺驢’、‘過河拆橋’玩得爐火純青啊!用你平息了風波,轉頭就把你這把礙眼的刀,丟到本王的草原上自生自滅?”

他重重一拍穆之的肩膀,力道沉厚,帶著一種複雜難言的情緒——有對雍帝手段的不屑,有對穆之遭遇的同情,更有一絲……隱隱的、棋逢對手般的興奮?

“不過,”他話鋒一轉,眼中閃爍著草原雄鷹的銳利光芒,“對本王而言,這倒是個意外之喜!穆之,草原的風沙雖烈,卻比這上京的毒瘴乾淨得多!帶著你的人,跟本王走!本王倒要看看,在這草原之上,你這把被大雍拋棄的利刃,能攪動多大的風雲!” 這幾乎是一種公開的招攬和承諾,在永寧公主麵前也毫不掩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衣冠謀塚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衣冠謀塚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