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永興通寶
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章 永興通寶,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13章永興通寶第12頁 楊文嚴肅道:“大將軍讓我們率領兩萬人出戰,兵馬隨便挑,我們是不是可以在兵種上下功夫!” 一向不善謀略的楊文也有自己的想法,作為鐵三角的主心骨,也不是什麼莽夫。 吳傑猶豫一下,說道:“鳳陽留守司的兵,不能要!” “同意,那些兵打不了仗!” 吳高接著說道:“騎兵不適合攻城,所以也沒用!” “不見得!” 楊文搖頭說道:“我在遼東的時候,跟隨孫張兩位侯爺整頓三千營,其中的四司是由女真人組成的,下轄三個旗,其中有一個索倫旗,裡麵全是索倫部落的人,不僅戰鬥力十分強悍,而且還十分矯健,爬山涉水,如履平地,或許可以一用!” 吳高突然有了新的想法,說道:“疲敵加突襲!” “好主意!” 吳傑表示讚同,說道:“還需要神機營的十座洪武大炮,百發炮彈!” “好!” 楊文拍著桌子說道:“我去神機營找傅讓!” 這些二代,三代勳貴,除世襲之外,就傅讓混的最好,神機營副將,左軍都督府僉事,王弼退下來後,他是穩穩的主將,掌握整個大明的火器部隊,可謂前途無量。 …… 京城,春和宮! 老爺子坐在椅子上,朱文玨一副孝子賢孫的樣子,站在身後,笑嗬嗬給他的太爺爺捶背。 “太爺爺,我爹弄兩個破銅錢都看半天了,這是咋了?” 朱文玨趴在老爺子耳邊,低聲的笑道:“是不是掉錢眼裡去了!” 老爺子笑道:“你彆小看你爹手上那枚小小的銅錢,那可是咱們大明的命脈!” “皇爺爺!” 朱雄英拿著兩枚銅錢,半跪在地上,一手一個放在老爺子麵前,說道:“您瞧瞧,左邊是洪武通寶,右邊是新鑄的永興通寶,這新錢比舊錢確實好看不少啊!” “咱看不見!” 老爺子用手一擺,沒好氣的說道:“拿一邊去,彆在咱眼前晃悠!” 朱雄英湊在老爺子腿邊,笑道:“皇爺爺,您看兩眼,新錢比舊錢不僅好看,還重了一些!” “你的意思是咱的洪武比不過你的永興啊!” 朱雄英笑道:“開國之君打天下,繼位之君那自然是要治天下,如果新朝還比不過舊朝,那隻能證明孫兒是個無能之君,您說對吧?” “就你屁話多!” 老爺子伸手把那枚新鑄的永興通寶奪了過去,放在眼前仔細端詳起來,又放在手中掂了掂,問道:“是重了些,也比老錢有光澤,這是放了多少銅,?” “六成銅加上四成鉛!” 老爺子咧著嘴說道:“你倒是真他娘的舍得啊!” 洪武通寶的鑄錢比例是銅四鉛六,沒辦法,開國那會,實在太窮了,國家缺少大量的銅,隻能多加一些鉛。 後來,連銅都沒有了,那隻能發行紙幣寶鈔代替,最後淪為廢紙。 朱雄英坦然一笑,說道:“這隻是寶鈔局打造出來的樣錢,還沒有大批量的生產!” “孫兒覺得還不錯!” 朱雄英接過老爺子扔來的樣錢,琢磨道:“現在都到永興五年了,也該鑄新錢了,孫兒準備先鑄造五千萬枚永興通寶流放出去!” 老爺子卻說道:“是挺不錯的,但你要上哪去弄這麼多銅,咱可告訴你,咱大明可沒有!”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13章永興通寶第22頁 朱雄英帶著止不住的笑意,說道:“大明沒有,但是高麗有啊,那地方有些數不儘的銅礦,隨便開采幾個都夠鑄錢的!” “高麗人其實也都知道,他們的地方有大量銅礦,但是卻沒有開采提煉的技術,也沒有技藝高超的工匠……” “和那倭國一樣,麵對取之不儘的財富,隻能瞪眼看著跺腳,卻無能為力啊!” 老爺子聽後頓時大笑起來,指著朱雄英笑罵道:“你這個猴崽子,咱就知道你沒憋好屁,還給咱說什麼練兵,原來是想那些銅礦,你真是精的沒邊了,現在連咱都瞞著!” 朱雄英嘿嘿笑道:“皇爺爺,您這話說錯了,練兵是真的,開采銅礦也是真的,您說,他們高麗每年朝貢,送來一堆破爛玩意,又從咱大明拿走多少好東西……” “再說了,他們的文化,農耕,冶煉,製度,律法,哪樣不是我們天朝送給他們的!” “要是沒有我們天朝相助,他們和那個不毛之地的蝦夷又有什麼區彆啊!” “您現在再想,拿他們點銅礦,這過分嗎?” 老爺子緩緩點頭,捋著胡子說道:“照這麼一說,真是一點都不過分!” “是啊!” 朱雄英湊了過去,扶著老爺子的手臂。 “是個屁!” 老爺子甩了甩手,突然變臉,說道:“咱給你說過多少次了,咱過咱的日子,他們過他們的日子,吃飽了撐的去打他們啊!” 朱雄英無奈的說道:“那是他們狼子野心啊,不給點教訓,還以為咱們大明好欺負呢!” 老爺子皺著眉頭,說道:“你打都打了,還說這些做甚,哎……打仗不是什麼好事,苦的都是百姓!” “咱現在也管不了你了,以後少打仗,多把心思放在民生上,百姓的日子好過,比什麼都強!” 老爺子是個馬上皇帝,但卻不是什麼戰爭狂人。 作為皇帝,他不喜歡隨便發動戰爭,除了一些必須要打的仗,洪武一朝的重心,幾乎都放在恢複元氣,治理國家上。 作為農民出身的開國之君,骨子裡喜歡安寧的生活,你打你的魚,我種我的地,我不招惹你,你也彆來招惹我,老婆孩子熱炕頭,大家安安穩穩的過自己的日子。 朱雄英當然明白老爺子的意思,說道:“皇爺爺放心,孫兒不會學漢武帝窮兵黷武,更不會把戰爭的負擔加在百姓身上!” “孫兒想著,等新政徹底穩定下來,為天下百姓減免賦稅,把三十稅一減成五十稅一!” 老爺子背著手,長歎一口氣,說道:“能說出這樣的話,證明你心裡裝著天下百姓,可你減免賦稅也必然影響國家的財政收入,國庫沒錢,萬事皆難,這些你要想清楚了!” “孫兒自然想過這些!” 朱雄英感慨道:“去年陝西鬨一場白蓮教,死了不少人,大臣們都說是田九成那些妖人蠱惑百姓謀反,才導致這場動亂的發生!” “可孫兒卻不這樣認為,百姓難道真的愚昧到輕信什麼彌勒降世的鬼話,難道看不出來這夥人要謀反?” “不見得吧!” “其實百姓心裡都明白,可既然明白,為什麼還要跟著造反,歸根結底,還是吃不飽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