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5章 坑人,綜武:不做人了,十方天,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可是師弟,這跟你打算乾的事兒有什麼關係?”跛足道人邊趕路邊不解的問道。

從癩頭和尚提出那個能把大明炸上天的想法之後,他們就已經上路了。

沒辦法,不找點事兒做,光在那邊苦思冥想,他是真害怕癩頭和尚一個想不通,就給世界放一個大煙花。

“二十三年禪的來曆,你還記得吧?”癩頭和尚邊趕路邊反問道。

“記得,當初六祖慧能跟神秀上人那一場道爭,讓這個天下多出了不少神功妙法,二十三年禪就是這一場道爭的產物。”跛足道人當然不會不知道二十三年禪的來曆。

就像之前說的,這是一個時間線亂了的時代,所以各種論道傳法之事參與進來的人自然也更多。

更彆提禪宗這種硬生生的把自家給拆成兩脈的情況了。

說是為了湊熱鬨也罷,為了論道也罷,頓悟和漸悟這種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都沒錯的道理大辯論,成了參與其中之人的一場狂歡。

借著論道的名義,不要說三教參與進來了,哪怕是左道和旁門都有不少人插手。

畢竟論道,論道,論到最後雖然是比拳頭。

可就像五嶽劍派不可能明目張膽的搞以武功爭奪盟主之位這種事,佛門,或者說禪宗自然更不可能瘋狂到真的就讓自家的兩個天才來一場生死鬥。

而且當時神秀上人和六祖慧能之間的鬥爭,不僅涉及到他們兩個人的佛學思想,更是涉及到當時的禪宗之主的位置。

這要是讓兩個家夥真的就全憑武力高下來比試,佛門跟魔門基本上也沒區彆了。

要知道這種事情隻要一搞,後來的家夥有樣學樣,那到時候佛門不要說像現在這樣再添一脈支柱,禪宗不集體入魔才怪。

反正隻看拳頭大小就能決定誰有理,就能決定佛門禪宗之主的位置。

既然這樣,那還學什麼佛?我光練武不就成了嗎?

就算是現在,禪宗的禪武合一四字,佛門子弟在修行的過程中還能記得有個禪字就已經算不錯了。

真要是上行下效的這麼乾,禪宗哪兒還有資格自稱為佛門子弟?

也是因此,以自己支持的理念為核心一場論道創法的狂歡開始了。

二十三年禪就是這一場狂歡裡麵搞出來的神功妙法,或者說坑爹武學。

極西乾旱之地有一蟬,此蟬匿於泥間二十三年,待雪山冰融雪水至,方始蘇醒,於泥水間洗澡,於寒風間晾翅,震而飛碎虛空。

它的練法就是用二十三年的時間深埋地下,體驗自然萬物,等到二十三年大限一到,便一朝塵儘光生,脫胎換骨。

聽起來很美好吧?隻要二十三年的時間就可以脫胎換骨。

反正在這個練武的世界,功夫一高,多活個二十三年是輕輕鬆鬆的事兒。

更彆說你要是實在擔心自己的壽命,從得到功法的那一刻,找個深山老林藏起來,等著功夫練成神功大進再出山就是了。

按理來說,這樣的功夫一旦創出來就不可能像現在這樣江湖難知,默默無聞。

畢竟誰家沒有一兩個資質不好的親近弟子、家族晚輩?可為什麼這門功夫就這麼被束之高閣、江湖難聞?

因為這門功法不僅深度參與了這一場神秀上人和六祖慧能的道爭,它還想要全都要。

功法前麵的部分是參考了神秀上人的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的漸悟修持之路,隻要你能堅持,一點一點的積累就好。

後麵參考的則是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六祖慧能的頓悟之路。

就不先說六祖慧能的頓悟之路對人的天資要求有多高?

關鍵在於這門功法所以全都要,是如此生硬的直接從漸悟轉到頓悟。

到了二十三年大限的最後一關之時,前麵二十三年的積累可未必會是你的助力,甚至更大可能是你的拖累。

這不是在開玩笑,一個普通人在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場所廝混了二十來年,你想讓他一朝大徹大悟。

就這麼說吧,按著曆史時間順序,你往上數,能數見幾個?

更彆提前麵二十三年實際上就是在悟道。

深埋泥土之中,化身為蟬,感悟天地四季輪轉,參詳萬物自然之道。

而道對眾生的吸引力,隻會比你能想象到的一切成癮性藥物更強。

畢竟那個時候你是真的在跟世界交流,你可以聽到人的耳朵永遠無法聽到的聲音,可以看到眼睛細胞所感受不到的光彩。

世界真的在對你輕聲細語,你也真的能聽到春夏秋冬四季各具特色的歌謠。

一個人這麼靜靜的跟世界交流了二十三年之後,你要求他從其中抽身而出一朝頓悟超脫,或者說徹底沉迷其中,於天地之間立下自己的道。

斯,這種活計是不是有點太難為人了?

想到二十三年禪的練功要求,跛足道人更奇怪了。

他實在想不通,大明離火跟這玩意兒怎麼能搭上關係?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綜武:不做人了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綜武:不做人了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