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此間樂
席揮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十五章 此間樂,子不類父?愛你老爹,玄武門見!,席揮毫,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七十五章此間樂第12頁 一場大雪悄無聲息地灑落在了關中。 車駕碾過厚厚的積雪,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眼前是漫天皆白的畫卷,紛紛揚揚的雪花,自由地在天地間飄蕩。 吾丘壽王張開手掌,雪花落入其中,但在體溫的溫暖之下,化為亮亮的水滴。 甘泉宮還是原樣,蒼鬆柏翠,青竹扶疏,鬆枝和竹葉上都蒙了一層厚厚的雪,沉甸甸地彎著腰,依舊的牆垣,樓榭疊翠,碧水幽深,水麵上在結著晶瑩的冰花。 寒冬來了。 “見過光祿大夫侍中。”遠遠的,春陀就迎了過來。 吾丘壽王瞧見是春陀,問道:“陛下何在?” “或在李夫人處。” “李夫人?” 吾丘壽王一愣,陛下的後宮,是有位李姓的妃子,就是生下皇子……現在該是燕王劉旦、廣陵王劉胥的母妃李姬。 難道李姬得寵晉為夫人了? 可不對啊,李姬並不得寵,陛下退居離宮,李姬都沒有隨駕,人在長安城呢。 “是新的李妃。” 春陀意識到吾丘壽王想差了,解釋道:“在陛下來到甘泉宮後,新寵幸的妃子。” 陛下前來甘泉宮,孝景帝長女,陛下的同母姐平陽公主也跟著來了,同時,還為陛下帶來了解悶的人。 首先是個早年因犯法而受到腐刑,在狗監任職的倡人李延年,此人不僅自己能歌舞,還兼創作,善為“新聲變曲”,而且歌聲動人。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春陀學唱了李延年的新歌小段,吾丘壽王卻聽出了歌曲之下的東西,問道:“世上真的有可以傾國傾城的絕色?” “李夫人便是如此。” 春陀引著吾丘壽王往李夫人處走去,邊道:“自齊王獲封後,王夫人便患了病,隨陛下前來甘泉宮路上,病就更重了,來到甘泉宮後,乾脆就沒再能起身。 平陽公主在李延年歌後,順勢進言召見了李夫人,奴婢不能論主,有上言:‘明豔動人,妙麗善舞,傾國傾城。’” 接下來發生的事,春陀不說,吾丘壽王也明了了,陛下見色起意,李延年獲任協律都尉,其妹青雲直上,晉為夫人。 知道陛下來到離宮,仍不忘接著奏樂接著舞,吾丘壽王咬牙切齒,“又是平陽公主。” 大漢選妃,可以歸納成召納、選納、獻納三種形式。 召納是皇帝自行選妃,選納是有司為皇室選妃,而獻納,是郡國或個人向皇宮進獻女子。 當今皇後衛子夫,便是獻納,才有了今日尾大不掉的衛氏外戚,如今平陽公主又獻納了李夫人,這是想複刻舊事,再多一個李氏外戚? 衛皇後、當國儲君,可不是無子的陳阿嬌可以比的,平陽公主已經惹出一次亂子了,還要再惹一次,難道非要亡了大漢才甘心? 兩人來到了李夫人處,隻見陛下披著一身黑色披風,戴著裘毛的風帽,與兩片紅唇翹得老高,胸間漣漪陣陣,綿延不絕的李夫人正在雪中,共淋白頭。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七十五章此間樂第22頁 眼前的景象的確很有詩意,但在這時,吾丘壽王固有的傲岸和自矜,以及迫在眉睫的政局,都讓他一個字都吟不出。 但他吟不出,不代表其他人吟不出,皇帝身邊的近臣,呈上了一篇又一篇的《雪賦》。 臣下文隨景出,倚馬千言,陛下龍顏大悅,賜出一壇又一壇美酒。 君臣相宜。 就連才華橫溢的博士董仲舒,在此刻都難逃一賦,端著酒盞,凝思片刻,一篇華章脫口而出。 “玉龍之生於雲霓兮,欚然然而相逐反。瞻銀甲之紛紜兮,周靜而致下。忽極其之甚遠兮,卬卬而鹹蹇。玉樹素裝而傲立兮,猶竟豔於梅芬。入潺流而無跡兮,睹霜橋以鴻爪。垂‘隋珠’於飛簷兮,凝‘和璧’而鱗池。精微乎毫毛兮,其盈乎大寓。惽憊而通於大神兮,動靜以為極。眺南山之被素兮,歎曲徑而無尋;覆莽林之明霽兮,唯京都而深寒;思北國之壯士兮,枕兵戈而待旦。聞角聲之連營兮,馬蹄過而無痕。恩施於廣疇,澤被於沃野兮。兆農桑之豐年,象紫瑞而東來,喜山河而錦繡兮,知帝恩之浩浩……” 董仲舒說到這裡,頓了頓,仿佛不知賦尾該如何,皇帝陛下劉徹見獵心喜,接言道:“德至厚而不捐兮,大參乎天地;功被天下而不私兮,嵬嵬乎以堯、禹。春至而歸之元氣兮,唯精神以廣大。” 董仲舒如醍醐灌頂,朝聖而拜道:“陛下文思泉湧,絕妙至佳,臣弗如而汗顏也。” “哈哈哈。” 劉徹龍心大悅,喜上眉梢道:“朕也是隨口而已,博士隨口誦之,才是文思泉湧,朕得了幾十匹華錦,賞十匹給博士。” 伴駕侍奉的黃門蘇文立刻答道:“是。” 董仲舒立時就要拜謝聖恩,劉徹連忙說道:“不用謝恩了,那是你應得的。” 君臣相宜的場景。 不知為何,吾丘壽王竟看得熱淚盈眶,唇齒輕顫。 這樣的華章,昔日的老師就這樣吟了出來,還故意裝作為難,讓陛下為華章輕易至極結了尾。 以賦求身,這是司馬相如才會乾的事啊! 賦尾求好,這是連司馬相如都乾不出來的事啊! 如此阿諛奉承、趨承逢迎,這還是那位不吐不茹的老師嗎? 而陛下,真以為自己是畫龍點睛、錦上添花,為華章作尾,喜形於色,一擲百金。 看著董仲舒說出所得禦賜華錦,將分出一半給予今日君臣賞雪唱和的群臣時,吾丘壽王知道,老師變了。 膠西國那三年,讓過去持才傲世天下人的老師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新的“董仲舒”。 吾丘壽王曾經無數次痛惜老師的剛直,但在老師真的改變時,忽然懷念起了曾經。 不知不覺間,吾丘壽王已然淚流滿麵。 冥冥之中,董仲舒抬眼望見了吾丘壽王,瞬間的尷尬,甚至難以用言語形容。 這份異常,讓所有人順著他的目光看到了吾丘壽王,或許連劉徹自己都沒差距那絲緊張,問道:“朝廷,出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