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揮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十六章 奪金,子不類父?愛你老爹,玄武門見!,席揮毫,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五十六章奪金第12頁
大帳內。
重新生起了炭火,架起了煮茶的陶罐,劉據熱情親切地關照丞相公孫弘入座。
公孫弘已經無法壓製內心的焦慮了,儲君的種種表現,不啻於真正的天子在執行權能。
但是,現在的大漢,如果非要形容的話,那便是四處飄零,沒有方向感,更不知何去何從。
在陛下的窮兵黷武下,整個帝國已然陷落於巨大的洪流之中,沒有人知道去往何處上岸。
陛下以退為進,退到甘泉宮將養龍體,而將整個爛攤子留給了儲君,公孫弘本以為聰明的儲君會在當國之初維持原樣,以儒皮、法骨、道家心的方式治國,通過休養生息恢複國力,來消磨陛下為數不多的壽數。
主打一個穩健。
然而,就是短暫的接觸,公孫弘得出的反饋是儲君溫雅背後,蘊藏著掌控力。
哪怕就那麼輕鬆自在地坐在對麵,信手拈來的素手烹茶,在你來我往的談話間,儲君總是那麼愉悅,那麼享受,伴隨著爽朗笑聲。
公孫弘生於高祖七年,如果將呂後算作一方女帝的話,曆經了大漢六帝,可以說貫穿了大漢始終。
不同於鄉野老叟,空活百年碌碌無為,公孫弘在年輕時就在家鄉做獄吏,坐法免後,又在孝文帝前元元年,與同歲的曠世奇才賈誼一同,被孝文帝詔為“博士”。
僅僅一年,公孫弘便升任到皇帝心腹大臣的太中大夫之職,雖然沒有賈誼那麼耀眼,但也是人間少數。
公孫弘見過孝景帝,而在建元元年,與轅固生、馮唐、董仲舒一道,再次登入天子堂。
怎麼說呢,公孫弘見過很多天才,但所有的天才都稱他為天才。
比他天才的,生不逢時,或沒他能活,沒有他天才的,沒有他位高。
這八十載的人生中,公孫弘見識了激憤不已的皇帝、恐慌不已的諸侯王以及妒意難平的公卿列侯,但從來沒有見過儲君這樣的人。
儲君會跟一臉嚴肅之人開上一會兒玩笑,會安撫自泣之人,對灰心喪氣之人則會予以鼓勵。
一種晦暗且精明的意識一直貫穿其中,引導著局麵。
儲君完全可以變得強硬且威勢十足,隻要他願意,也完全有能力以冷酷手腕操控朝廷政局。
魅力、幽默、權力、循循善誘、威懾,以及思想信念,這些都是儲君手中的武器。
上君,是不會容許大漢現狀繼續的!
劉據邊為公孫弘斟茶,邊道:“在過去十年,百姓收入下降了一半之多,將近四百萬人在絕望中死去,將近我朝人口的一成。”
“身為大漢丞相,我罪責難逃。”公孫弘接過陶碗,莊重肅穆地說道。
“寡人沒有責怪任何人的意思,再說,寡人也知道,罪責不在相國。”
上君明明沒有點名道姓,但像是在看著陛下的“戶版”在報信息。
“到了這個地步,不僅僅是延緩饑餓的問題,更是關乎著我大漢朝廷的生死存亡。”劉據沉重歎息。
頻繁對外用兵,導致國庫空虛,百姓負擔沉重,為了彌補財政虧空,朝廷不斷在增加賦稅和徭役,加之天災人禍頻發,民不聊生,最終引發了大規模的叛亂。
尤其是南陽、楚、齊及燕、趙之間地區,幾乎年年反叛,這些叛軍少則數百人,多則數千人,他們攻打城邑,奪取武庫兵器,釋放囚犯,誅殺郡縣官吏,郡縣官府屢屢遭受重創。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五十六章奪金第22頁
再加上那些畏威而不懷德的異族之國,經常不滿大漢的統治而發起叛亂,朝廷派出大軍征討,往往付出大於回報。
而麵對各地的叛亂,父皇最初派遣禦史中丞、丞相長史前往各郡縣監督地方官吏進行鎮壓,但效果不佳。
隨後又派遣直指繡衣禦史等人分赴各地發兵鎮壓,有的大郡一次甚至能斬殺叛軍萬餘人。
當鎮壓吃力的時候,父皇也會采取了一些招撫措施,試圖分化瓦解叛軍,對於投降的叛軍將領,有時會給予一定的優待,以吸引其他起義軍投降。
但總體上,父皇對叛亂的鎮壓手段較為嚴厲,而且堅持以武力為主要手段來維護統治。
大漢的人、財、力,很大程度是在無意義的浪費。
“興國之事,寡人思謀良久,不外乎四字,‘以民為本’。”
公孫弘心中一突:“上君對世事洞察入微,見識高遠,非臣所能及……”
“相國不必如此。”
劉據打斷了公孫弘的阿諛奉承,略頓一頓道:“如今的大漢,有功無賞,有田無耕,有荒無救,有年無成,勞而無功,民有異心,實屬無奈,倘若寡人為民,可能也要效我祖手提三尺之劍伐無道,誅暴君了。”
“上君慎言!”
公孫弘離席站起,撲地拜倒,“上君有改變雄心,便無愧於大漢民眾,無愧於祖宗社稷。”
劉據同樣離席,雙手扶起老相國,哽咽道:“是以,寡人決意改革,請相國為我承擔大任!”
“上君信弘,弘萬死不辭!”公孫弘聲音沙啞道。
麒麟閣,就知道不是那麼好入的。
不過是一把老骨頭的,就是被人拆了也沒什麼,八十歲,正是為上君拚命的時候。
“改革愈深刻,道路愈艱險,所以,寡人請相國做三件事。”
“請上君示下。”
“其一,有一批竭誠擁戴改革之士,要遍及天下郡縣,否則,法無伸張,令無推行,行之朝野,便成強弩之末。”
“請上君放心,臣桃李天下,諸縣官吏,皆出自臣之門下,弘當全力為上君羅織力量。”
“其二,改革不避權貴,新法一旦推行,舉國唯法是從,即或王子犯法,亦與庶民同罪。”
“此非難事,廷尉卿張湯素來與丞相府親近,奉行酷吏之舉,但有所咬,絕不鬆口。”
“其三,便是錢糧,改革無錢不行,寡人聽聞父皇欲建建章宮、桂宮、北宮、明光宮四座宮殿,靡費三十萬金,請設法與國庫、少府之金轉入太子宮,以作政令之用。”
公孫弘一時語塞,那三十萬金,可以說是東郭鹹陽、孔僅以商人出仕中央屬官的政治獻金,是獻給陛下的錢。
十數年來,都是陛下打彆人錢的主意,上君初當國,就打起了陛下錢的主意,妖孽啊!
“幾百年來,改革功臣皆死於非命,寡人與相國相知,終我之世,公孫之家,富貴綿長!”
“君如青山,弘為鬆柏,以天為鑒,粉身碎骨,永不負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