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鍋鍋鍋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7章 七部,說好的神醫,怎麼又成詩仙了?,鍋鍋鍋鍋貼,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張景將噩耗告知沈碑後,不忍看到一位父親痛心疾首的樣子,便走出了沈宅。

他剛踏出門檻,就見到天邊不知何時竟下起了蒙蒙細雨。

街上行人也是稀稀拉拉的少了許多。

張景一言不發地走在街道上,沒有撐傘,隻是任憑冰涼的雨水浸透衣裳。

雨水順著他的眼角滑落,卻分不清是雨還是彆的什麼東西。

張景攥緊了拳,指甲深深嵌進掌心——

此時他心中除了濃濃的悲傷,便隻有憤怒了。

他在心中咒罵著這場該死的疫情,咒罵著這不公的世道。

為何那樣一個想著救死扶傷的好人偏偏就活不長呢?

他想不通。

隨著思緒飄散開來,他又想起了滄州抗疫時見過的那些江湖醫師,也有許多人倒在了救治患者的路上。

緊接著,他沒來由地想起了滄州柏鎮的那片廢墟。

不知為何,直覺總讓他覺得,那下麵藏著驚天的秘密,說不定就和這場疫情有關!

想到這兒,張景的雙眼漸漸眯起,腦海中回憶起發生的一切。

兩世為醫的經驗告訴他,這場疫情絕非偶然!

他總覺得,滄州似乎隱藏著許多自己從未發覺過的秘密。

隻是當初全心抗疫,沒能找到半分有用的線索。

或許,是該另尋助力了?

思忖間,張景已不知不覺回到了太醫院前。

他停下腳步,抬頭望向不遠處的宮城,心中暗自下定決心——不管怎樣,定要把這事查個水落石出!

“張神醫!你可算回來了!”

恰在此時,他身後突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隻見黃院丞撐著傘小跑過來,臉上帶著些急色:

“方才宮裡來人通報,說明日讓你上朝領賞呢!”

張景愣了愣,點頭應下。

……

次日清晨,淅淅瀝瀝的小雨漸漸歇了。

張景整理好官袍,隨著引路的內侍再次踏入太和殿。

殿內依舊莊嚴肅穆,隻是今日前來受賞的醫官,放眼望去,隻剩他一人。

但當他緩步走入殿後,卻發現禦座兩側的那些皇子皇女竟是一個不缺。

朝會照常開始,眾朝臣依次出列上奏。

他們所說的多是疫情過後各地的災情與民生,或是糧草調配的難處。

銘帝則是耐心聽著,一一作出裁斷。

待所有事務都處理妥當,殿內一時安靜下來。

銘帝清了清嗓子,沉聲道:

“諸位愛卿,昨夜朕深思許久。這場疫災危害實在太大,害得我大銘民不聊生,四處災荒。”

“所以接下來的半年,徭役賦稅都減免些,大銘該休養生息了。”

聽聞此言,朝臣們紛紛拱手應和,臉上多有讚同之色。

畢竟疫情過後,國庫虧空,百姓家中也是空空如也,的確需要喘口氣的時間。

但緊接著,銘帝目光掃過眾人,又朗聲道:

“此外,朕還有一個想法,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眾人聞言皆是一凜,收斂起神色,肅穆地望著禦座上的帝王。

“疫情一事,讓朕看清了醫官的重要性。所以朕決定——”

“將六部增為七部,添設一處醫部!”

此話一出,殿內頓時響起一片嘩然。

好幾名官員持著笏板快步出列,急切道:

“陛下,萬萬不可啊!如今官員俸祿本就削減不少,國庫又空,再添一部,怕是連百官俸祿都發不起了!”

另一人也緊跟著說道:

“是啊陛下!我大銘本就不設三省,全憑陛下親理六部,已然辛勞至極,怎能再添繁務?”

張景站在隊列中,心中也是詫異——

這銘帝竟有如此魄力,要在六部之外另設醫部,著實出人意料。

可銘帝看著議論紛紛的朝臣,卻並未開口製止,反而將目光投向了一旁的薛九。

薛九像是得了指令,上前幾步站到殿中央,朗聲道:

“疫災剛起時,是誰前來示警?是太醫院醫官張景!而滄州淪陷,也是他帶著太醫院一眾醫官前去營救!”

他話鋒一轉,目光陡然淩厲起來,掃過先前反對的官員:

“而你們,身為六部官員,疫情期間辦的事錯漏百出!”

“工部建隔離坊磨磨蹭蹭,做個口罩都拖拖拉拉;還有你,吏部侍郎!”

薛九指著一人鼻子怒斥起來:

“疫情時百姓那般艱難,讓你撥款救濟,你把銀子挪去了何處?還好意思在此計較俸祿!”

聽到薛九的這些話,先前還議論不休的朝臣們頓時噤若寒蟬。

他們一個個垂著頭,再也不敢多言。

看到這一幕,張景先是一愣,而後才恍然。

原來如此!

增設醫部本就是薛九的主意,銘帝先問眾人意見,不過是一唱一和罷了。

隻是沒想到這些朝臣竟然如此懼怕薛九。

張景依稀想起秦河先前與自己喝酒時,說他是“百官之首”,果然不假。

緊接著,銘帝又咳嗽幾聲,將眾人目光拉回自己身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說好的神醫,怎麼又成詩仙了?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說好的神醫,怎麼又成詩仙了?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