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武皇後的輕啐,兩極分化的
橙汁兒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二章 武皇後的輕啐,兩極分化的,大唐:太平公主飼養指南,橙汁兒羊,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過與他想象中的不同,天後娘娘始終保持著微笑,像是沒有聽到他剛剛的僭越之語一般。 楊易心裡鬆了口氣,無意之間冒犯了這位天後娘娘,著實是有些尷尬,這可不是他的本意。 他可是個本性純良的男人。 武皇後輕描淡寫道。 “你的意思,本宮明白了。” “廢除坊市分離的決定,本宮會仔細考慮,回頭讓鳳閣擬出一個章程來。” 楊易點了點頭,恭敬道。 “是,天後娘娘。” “那微臣就先告退了。” 武皇後瞥了他一眼,微微點頭。 楊易旋即連忙退下。 雖然武皇後並未跟他計較,但是那股尷尬的勁兒,卻是讓他不好意思再呆下去。 待到他退下,武皇後這才微微蹙了蹙眉,暗暗啐了一口登徒子。 武皇後答應楊易之後,果然是沒有絲毫的拖遝。 鳳閣的宰相們很快將廢除坊市隔離製度的事情提上議程。 當然,這件事並非是上下嘴皮子一搭,就能解決的,事關整個大唐,自然是要徐徐圖之。 反對的人不在少數。 鳳閣。 曾經的中書侍郎,如今的鳳閣侍郎崔玄?抄著手,靠在椅背上,淡淡道。 “商人奸猾,如今坊市分離,坊有坊正,市有市令。” “他們各司其職,負責維護坊市的日常秩序,治安以及征稅等事務。” “如果廢除了坊市分離,坊市之間龍蛇混雜,那之後我朝廷若是想要管理坊市間的店鋪,那難度便是大大加大,倘若有敵國的奸細混進來的話,那我大唐如何分辨?” “於我大唐而言,這般坊市分離,弊大於利。 鳳閣之內,眾人均是紛紛頷首,若有所思。 崔玄?眸中一片平靜,他坐在閣內的角落,閣內光線較為明亮,清瘦的臉龐上滿是微笑。 “何況,如果打破坊市隔離,那些商戶在坊市之間到處生根,十分雜亂” “那我大唐朝廷該如何從他們的身上收取商稅呢?” “這些商人十分奸猾,必然會逃稅。” “一旦這些人開始逃稅,對我朝廷又造成了相當量的損失。” “可見這楊易思考之時,並未考慮的全麵,僅僅隻是針對經濟方麵,卻疏於了朝廷對於‘市’的管理。” 眾人不由得點了點頭。 崔玄?指出的問題的確是存在。 不過,他們心裡卻也清楚崔玄?反對楊易的策略,不僅僅是表麵上說的這麼簡單。 一來,崔玄?和褒聖侯孔崇基關係極好,儒學也是世家大族遙遙領先百姓的根基所在。 楊易想要發展格物之道,跟他們是天生的敵人。 二來,崔玄?出身的清河崔氏,在大唐本身就是個龐然大物。 這樣的大族盤根錯節,深深的紮根於大唐,汲取大唐的精血。 坊市隔離的製度下 長安所有的商業活動全部集中在東市、西市。 而東市、西市所盤踞的店鋪大部分則是被世家大族瓜分了八成,剩下的兩成由其餘的商人廝殺。 放眼整個東市、西市的街道,大部分的店鋪,都在世家大族的掌控之下。 這些勢力龐大的世家大族,往往憑借手中的權勢輕而易舉的能夠占據城中最繁華豪奢,寸土寸金的地段。 即便是世家大族高高在上,也是要吃飯的,不得不明麵上鄙夷商人的輕賤,而又暗地裡掌控著絕大多數的財富。 縱然有些世家大族對東市、西市不感興趣,隻要後輩某個子孫一句“爺爺,我要這個”,那對方背後若是沒有更硬的關係,十有八九,便也要乖乖將手中的店鋪交出來,敢於負隅頑抗的,一般都沒有什麼好下場。 整個東市,完全服務於大唐的上流權貴。 凡是街道上看到的這些店鋪要麼就隸屬於某個世家大族,要麼就是背後站著某位權貴。 沒有半點關係的白身,根本不可能立足。 崔玄?代表的大族子弟,在東市、西市,有著大量的財富。 倘若打破坊市隔離,那些自營的商鋪也就不局限於東市、西市的地段。 寸土寸金的東市,價值也會大大衰減。 而普通商人的店鋪一旦猶如星星之火,密布在大唐各個街道,東市、西市的優勢喪失,百姓們更願意到自己附近的店鋪購買日常所需,那些東、西市的店鋪就會失去大量的客流量,如此一來,世家大族的利益就會受到極大的 損傷。 這還是長安一城之地,若是大唐十道三百五十八州、四十一都督府、一千五百五十一縣,全部打破坊市隔離,對於豪紳世族的利益是毀滅性的重創。 基於這些利益,崔玄?也絕不會讚同楊易的決策。 鳳閣之中大部分人都是出自世家大族,跟崔玄?自然是目的一致。 哪有割自己肉,喂那些百姓的道理? 大唐富不富,跟他們有什麼關係? 他們世家大族富有,那就沒問題。 鳳閣內氣氛詭異的平靜。 少頃。 裴炎輕咳一聲。 “話雖如此,但是,相較於我大唐更加富有,這些都是小問題。 “廢除坊市隔離,那些商人如果逃稅,那就加重刑罰重罰。” “城市的管理問題,可以通過行政的手段解決。” “但是有無錢財卻是不能用另外的法子代替的。” “至少,老夫能夠在楊家令的提議中看到將大唐經濟翻上數倍的機會” 殿內眾人保持沉默,不少人有些訝異的看向裴炎。 這位先帝任命的唯一輔政大臣,中書令兼掌管執事筆,可謂是當朝第一人,不僅深受皇帝信任,便是武皇後也頗為器重。 這樣的人物,對於楊易“廢除坊市隔離製度”表示支持,其餘的官員不得不慎重考慮。 崔玄?有些皺眉的看著裴炎。 他心裡有些驚訝,怎麼也沒想到這裴炎居然會支持楊易? 裴炎眼皮不抬。 他自然能夠感受到周圍眾人的目光。 不過他跟楊易之間沒有任何瓜葛,支持楊易,隻是單純的覺得此舉對大唐有利,僅此而已。 換而言之,若是崔玄?今日提出的舉措對大唐有利,他一樣會支持。 跟這些考慮自家利益的大臣相比,他則是完全以大唐的利益為核心。 半日後。 此事依然是沒有決議出結果。 支持的人和反對的人同樣多。 直到翌日。 武皇後親自派遣身邊的心腹上官婉兒,前來問詢“廢除方式隔離”的方案擬定下來沒有,這才讓不少人心裡一驚,這位武皇後是特意來表明自己的態度,也是在變相的給他們壓力。 半日後。 崔玄?等人不再反對。 廢除坊市隔離製度的提議,順利通過。 有武皇後這位權勢彪炳的天後在,隻要不謀反篡逆,以她的威望和地位,想要堅持某個決定,輕而易舉。 兩三日後。 關於打破方式隔離製度的告示貼出來,引得東市、西市不少商人議論。 “俺們從高祖立國開始,自家店鋪就在這裡,前年,有個夷商想要買他的鋪子,出價兩萬兩,他都不賣,現在倒好,直接將他們飯碗給砸了,以後不局限於東市、西市,到處都可以置鋪子做生意,以後誰還大老遠的跑來東 市、西市?” “是啊,是啊,我家在西市開了兩個鋪子都是價值不菲,那些個外地商人縱然身家萬貫,在咱們長安也得仰視吾等,就憑咱們在西市有鋪子,現在上頭平白無故一句話,就給爺們的生意給砸了,以後咱們喝西北風?” “我看官府這決議壓根就是把咱們東、西市的商人往死裡逼,以後打破坊市隔離,家門口就有店鋪,何必再來西市?那我的東西賣給誰?我養不起家,糊不了口,官府給我養家?” “諸位,我看咱們不如去衙門鬨一鬨,省得被這些官老爺騎在頭上欺負!” “我聽聞此提議是楊家令提出來的。” “什麼?竟然是楊家令?” “楊家令怎麼了?那也不能砸我們的飯碗啊。” “不錯,咱們靠店鋪吃飯,現在這政策推下來,那我們的損失,誰來賠?我看著勞什子的楊家令,現在也是昏了頭,收了那些散戶的好處。” “ 一時間,哪怕是以楊易在長安的民間威望,都沒有止住這些商人的憤怒。 涉及到自己的利益,便是親爹親媽也不認,何況區區一個楊易。 對於楊易的唾罵,一時間不絕而縷。 而另一邊,則是另外一番景象。 不少百姓見到告示,紛紛歡呼起來。 “楊家令此舉乃是惠民之舉,以後要是能夠在咱們的坊開店鋪,那以後就不用跑老遠出門了。” “是啊,是啊,前幾日我去西市做生意,娘的,一個攤位要老子五十兩,更彆提那些個店鋪了,想要租下來,一月沒有個上千兩銀子根本盤不下來。現在要是能夠換個地段,在自己的住處開個店鋪,反倒是便宜又方便不少。 “英雄所見略同,我已經有打算了,準備就在我所居住的嘉善坊開個布莊,那些個小娘子,大娘子就不必跑到西市,開的越早,越能攬下顧客,說不定還能發財呢!” “你說的對,我現在就去把我家的老房子裝修成酒館,以後就在家開酒館!” “那些西市的小吏,平日裡一個個拽的不行,現在終於是不用受他們氣了。” “是啊,這告示還說了,以後咱們想要開到多晚都可以!以後就沒有宵禁了!” 在東市、西市沒有利益擱置的百姓們得知此消息之後則是極為高興。 對於他們而言,想要在東、西市開店鋪,實在是太耗費錢財了,如果能夠隨意的選擇開設店鋪的地點,就給了他們極大的活動範圍,不僅能夠避免那些西市官吏的剝削,還能夠自由的選擇自己的營業時間,著實是脫下了繁雜 的枷鎖,讓他們打從心底高興。 兩日後。 這消息漸漸發酵,經由《大唐日報》的宣傳,也漸漸為長安的百姓熟知。 於西市有店鋪的,則是對楊易破口大罵。 於兩市毫無瓜葛的,則是紛紛讚譽。 公主府。 “這麼說來,以後你打算在家門口附近開設一個首飾店?” 太平捏著茶杯,若有所思的看著麵前的瘦弱少女。 劉玉頗有些尷尬,絞著手指。 “哪裡能算是首飾店,就是打算賣一些普通的飾品,都是我自己編的。” 太平雪白的下巴微微抬起。 “反正不管是什麼店,擁有自己的店鋪總比你在西市看人顏色要強。” 這話說到了劉玉的心坎上,她連連點頭。 “是啊!多虧了楊家令廢除了坊市隔離,以後我也就不用大老遠的跑到西市。” “在家附近開個小店,我還能照顧娘親呢!” 她對楊易的感激溢於言表。 對於她這樣的普通百姓而言,能自由的選擇自己經商地點,簡直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何況,有朝廷給予的撫恤金,她完全可以做自己的小本生意。 太平挑了挑眉。 她雖然也知道坊市隔離廢除的好處,但是知道是一回事,親眼見到當事人的親身體會,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劉玉的話讓她心裡產生了一些微妙的情緒。 這廝總是掛在嘴邊的隻有深入百姓,才能製定出最合適的政令的話再度被印證。 這廝總是能夠說出這些精辟的箴言。 她下意識的看向楊易。 楊易感受到公主殿下的目光,微微一笑,眨了眨眸子。 太平撇撇嘴,回過頭,暗暗啐了一句?瑟。 劉玉自不知道公主殿下內心的想法,她也不敢胡亂揣測,隻是忙不迭的從懷中掏出兩個精致的香囊,頗為扭捏。 “殿下,楊家令,多虧了你們,我們家的日子才能越過越好,這兩個香囊是我娘繡的,裡麵有從大安寺求來的平安符,你們收下吧。” 太平、楊易一愣,兩人對視一眼,旋即楊易微微一笑,上前一步,將劉玉手裡的香囊接過。 “你有心了。” “我和公主殿下就收下了。” 劉玉見到兩人收下,心裡鬆了口氣,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 “殿下、楊家令,那我就先告辭了。 楊易微微頷首。 太平眨了眨眸子,忽然一笑。 “日子總會是越過越好的,你最應該感謝的是你自己。” 劉玉一愣,旋即有些扭捏。 “可是,如果沒有碰到公主殿下和楊家令,那我說不定早就倒下了。” “好多叔叔伯伯私下裡都誇讚殿下和楊家令呢!” “他們都說,是公主殿下和楊家令,一直在替百姓說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