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小小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2章 蕭家郎,挫骨揚,隋烽,漠北小小生,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禁苑內,白玉精雕刻的廊亭內。

一抹殘陽斜映在隋文帝略有浮腫的臉上。

五月的天氣已帶燥意,亭外侍立的幾名官員,官服後背不多時便顯出點點汗漬。

“祥瑞?”

隋文帝眼簾露出一絲縫隙,緩緩開口。

“太乙山(終南山)接連三夜,子時紫氣雲集,伴有雷鳴之音。臣派出兩隊人馬,協同太史曹(負責觀測天象、製定曆法、記錄祥瑞災異)探查,終無所獲……”

蕭邢字斟句酌地回稟,袖中的奏疏愈發沉重。

“袁愛卿擅長星占讖緯之術,此兆何解?”

隋文帝這次卻未問蕭邢,而是點名太史曹太史丞袁充。

袁充五旬年紀,麵容青瘦,眼窩深陷,總給人一種陰柔之感。

“回陛下,《天官書》有載:紫氣出北鬥,主聖王臨世!昔漢高祖隱芒碭山時,呂後望其居處‘常有雲氣成五彩’,終啟炎漢四百年基業——”

隋文帝終於抬起眼簾,眸光微動,遲疑道:“卿……卿言恐過矣,或是山間嵐靄也未可知……?。”

突然搶前兩步,‘撲通’跪倒:“臣冒死進言——昨夜觀星,紫微垣中帝星大放光芒,而北辰移位直指終南!此象千年未現,臣懇請陛下立祠祭天太乙山!”

“立祠祭天?”蕭邢心中暗驚,曆史上隋文帝賜名終南山為“太一神嶽”,莫不是此人的主意?

隋文帝聞言倏地起身,停頓幾息後卻問向太史曹太史令張胄玄發問:“張卿以為立祠祭天之舉可為乎?”

張胄玄被身為副職的袁充搶了風頭,心中不悅,隋文帝話音未落便離座奏道:

“終南山本名‘地肺’,乃道教第一福地!今紫氣自地肺湧出,龍吟回響於天地,正是上蒼引天道昭示:天子德厚,江山永固!

臣以為聖人當率百官登頂謁見,建“太乙宮”,封名“太一神嶽”以昭虔誠……”

隋文帝哈哈大笑,臉上喜不自禁:“大善!前有仙人降臨,今有祥瑞顯世,果真是天佑我大隋,二位愛卿勞苦功高,賞絹布百匹,良田百畝!”

張胄玄、袁充兩人齊齊叩謝聖恩。

“蕭彆駕奉聖諭遍尋仙蹤,又親赴太乙山探尋,臣以為當屬頭功。”越國公楊素突然笑眯眯起身請奏。

“臣附議!” 內史令楊約此時也不緊不慢地站了出來,“封禪茲事體大,事涉官署若乾,司隸台監察百官,素來威嚴,此事交由蕭彆駕負責最為妥當。”

有了楊素、楊約兩兄弟的帶著,內史省侍郎楊汪、禮部尚書韋世康也紛紛出列附議。

“諸位愛卿言之有理!”隋文帝心情大好,大手一揮,“賞蕭卿絹二百匹,錢五百貫,粟米百石。”

蕭邢心頭一跳,隱約感覺事有蹊蹺,隻是聖人當前由不得多想,急忙上前行禮:“謝陛下隆恩。”

“陛下,太乙山距京師路途遙遠,當下正值農忙之季,封禪祭天需征民夫甚眾,且異象之事並未查明,還望陛下三思……”

門下省黃門侍郎宇文弼黑著臉越眾而出,急聲反對。

隋文帝的笑容瞬間定格在臉上。

“宇文侍郎此言何意?”袁充趕在隋文帝之前陰笑發問,“太乙山神跡連綿數十裡,夜裡更有龍吟聲響徹天地,方圓百裡無人不知,莫非宇文侍郎竟疑此事有假?”

“仙人降臨,天賜仙桃皆因陛下聖德配天,皇後坤儀載物,時下國富民安,陛下之功遠邁秦皇漢武,封禪有何不可?”張胄玄不甘落後,跳出來反駁。

“你……你二人……”若論口舌之利,宇文弼又豈是這二人的對手,被三言兩語擠兌得麵紅耳赤。

“陛下,萬年縣縣令來報,太乙山有仙人臨世……”恰在此時,陳守成手捧著奏疏,自月門外一路小跑來到廊下。

“當真!?”隋文帝眸中閃過驚喜,未等陳守成遞上奏疏便徒手奪過。

“哈哈哈……”隋文帝仰天長笑,將手中奏疏拋向宇文弼,“宇文侍郎且看仔細!太乙山神跡,可還能作假?”

……

六月,大興城裡緊接著發生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是新任司隸台從事王世充,奉命護送倭國使臣返程途中,從擄花大盜手中救下一名妙齡女子。不料數日後行至東都洛陽,遭奸人設伏,力戰身亡,倭國使臣僥幸逃脫。

第二件,雲真人自昆侖歸來,降臨太乙山。隋文帝親率文武百官至明德門迎接,冊封其為“雲真天師”,與佛教“智者大師”智顗並稱大隋國師。

第三件因封禪祭天一事,司隸台彆駕蕭邢遭禦史台諫官輪番彈劾。更有禦史台侍禦史裴肅血書上奏,斥蕭邢諂媚事君、禍亂百姓、貪墨錢糧,應予法辦。

權武因緝匪不力,致使擄花大盜流竄作案襲擾使臣,連降三級,貶去高密縣(今膠州)任司兵參軍事,殿內將軍劉炫接任左武侯將軍一職。

雲真天師暫居西內苑內道觀,原本篤信佛學的隋文帝更是每日親臨探求長生秘術,久而久之,遇有難以抉擇之事,也會詢求雲真天師指點,百官私下暗稱雲真天師為‘小內相’。

“蕭彆駕!眼下農時正緊,強征民壯運送木料,恐激起民怨……”宇文愷不知何時從人群中竄出,攥住蕭邢手臂。

蕭邢頂著烈日汗如雨下,望向山邊人頭攢動的場景,苦笑道:“宇文尚書,這些民夫並非下官征調……”

宇文愷交蕭邢拉至遠處樹蔭下,見四下無人這才低聲提醒道:

“本官素不願參與朝臣爭鬥,當前百姓徭役日漸繁重,民生困苦,若再將本季農時延誤恐怕會引出禍事……”

蕭邢伸手拭去額上汗滴,無奈歎道:“尚書所言極是,隻是征調民壯皆由各縣府負責,下官奉命監察……”

宇文愷遲疑良久,緩緩開口:“你可知這太乙山四周九縣三州百姓有俚語傳唱彆駕之功?”

蕭邢手指僵在半空,狐疑道:“下官有何功德值得百姓傳唱?”

“蕭家郎,黑心腸!獻媚計,蠱皇上,百年之後挫骨揚!”

“嗯?”蕭邢心頭猛然一驚,失聲道:“為何?”

“九縣三州官吏征調民夫之時,皆言封禪建宮,進獻祥瑞乃彆駕媚言事君之策!”

喜歡隋烽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隋烽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