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31章 充滿了不確定性,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榮耀與忠誠,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執行西進計劃的晉軍,他們是中軍郤至麾下的一個“師”以及上軍的整個軍團,合起來的在編兵力約是四萬三千人。

晉國的一個軍團不是三萬七千五百戰兵嗎?加上一個“師”的七千五百戰兵,不該是四萬五千?

其實,很多軍隊滿編出征,行軍階段就會一再出現減員的現象。這是參戰人員生病或受傷,一般會被就地安置,不會一直帶著傷兵或病患,尤其是不會帶上病患。

有人鼻涕橫流再加上咳嗽難止,誰也無法判斷會不會傳染,隻有身份足夠高或足夠背景確實硬的人,他們才得以繼續待在軍營內,不然會被排除引發傳染的可能性。

怎麼排除?溫和一些當然是就地安置,碰上心狠手辣的將領會讓人悄悄殺掉埋了。

誇張?得是多麼不了解“慈不掌兵”的含金量,才會不相信或覺得誇張。

所謂的“慈不掌兵”包括保障多數而忽視少數。

有那麼一個例子?

曹操打赤壁之戰期間,軍隊內爆發了大規模的瘟疫,遠沒有一些演義作品上的仁慈,願意開辟營盤來專門收容著讓得病的將士等死。

哪怕是進行了藝術上的美化,曹操刻意將得瘟疫而死的將士丟入大江,乃至於用木筏或竹筏運到南岸四處亂拋棄,引發了大江南岸瘟疫傳播也被演繹了出來。

史書上所記載的曹操應對軍中瘟疫的方式隻有寥寥數筆,裡麵卻是儘顯殘酷。他將所有染上瘟疫的人聚集起來,嚴格進行全方位封鎖,並且沒有提供糧食和水。將身染瘟疫病死的將士遺體弄到大江南岸,這個則是曆史上的史實。

曹操隔離患病的人,自然是一種正確的應對方式。可是不提供後勤保障……,真的是太狠了。

隔離之法始於張仲景,他隔離病人卻會親自前往治療。

有了張仲景開創出來的方法,後麵對待傳染病的應對方法就是進行隔離,隻是區彆在於有沒有進行後續救治以及提供生活物資的保障。

諸夏這邊將可以傳染和致死的病都歸納為瘟疫。

春秋戰國時期大規模的瘟疫發生次數不多,有史記載的一次是在周惠王三年(前674年)。

看看晉軍對染上風寒的人怎麼處置,大概能夠知道為什麼春秋時期沒有讓傳染病大肆傳播。

真的患上傳染病的人,他們被就地安置之後,等於無法傳染給軍中的袍澤。

那些帶著傳染病的人安置到某地,礙於交通不便利且人口流動小或幾乎沒有,傳染病頂多就是在當地爆發,很難傳播到其它區域。

彆說是春秋時期野外猛獸多到嚇人,哪怕到近現代的鄉下一樣野獸不少,出門的風險係數並不低。

而野外猛獸眾多的環境下,健康的人都有不小的風險,生病虛弱的人可能不需要猛獸來襲,隨時隨地都在倒在逃亡路上了。

至於說發生在周惠王三年的瘟疫怎麼蔓延開來?那是齊國貿易走動頻繁的特殊性,再加上齊國君臣的不作為,他們還刻意讓傳染病蔓延到了周邊列國,簡直就是明擺著要死就一起死。

其它朝代的瘟疫蔓延,主要是人口增多,這個村和那個村的距離不遠,瘟疫從上一個村蔓延到下一個村。

曆史上記載的第一次全國瘟疫是東漢末年,直接讓人口銳減五分之四之多,史載死亡人數多達四千八百萬。而瘟疫之所以肆虐得那麼嚴重,完全就是當權者的不作為或難有作為所導致了。

晉軍的軍隊紀律相較於其他國家的軍隊更加嚴明,後勤保障也更為充分,非戰鬥損員的情況比其他國家的軍隊要少得多。

這一次晉軍轉戰南北,一共出動十一萬兩千五百的部隊,非戰鬥損員的人次差不多是五千左右。

什麼叫人次?可以是一個人重複受傷或患病,被一起統計在總彙上麵。傷亡的彙總也是這麼一回事,可以同樣一個人的重複受傷。

十一萬兩千五百的晉軍一共被統計五千次非戰鬥損員,看上去很多嗎?講事實就是並不多。

東征的楚軍,他們出動十二萬大軍,非戰鬥損員可是將近兩萬!

而晉軍轉戰的裡程比楚軍多,雙方一樣是在極其複雜的環境之下,出現明顯的非戰鬥損員數據,單純就是楚軍的質量比不過晉軍。

查閱冷兵器時代的相關文獻會發現一點,非戰鬥損員會占整場戰役兵員損失的三成以上。

即便是到了熱兵器戰爭,抗戰期間的果軍,死在各種疾病和饑餓的士兵,遠比死在與敵軍交戰的數量要多得多。

基本上就是一支軍隊的後勤保障怎麼樣,將會直接決定非戰鬥損員的數量。

楚國的都城“郢”並不在大江南岸,它坐落於大江北岸的不遠處,隻是西南方向有一大片的雲夢澤。

“大山之前的‘巢’地還好,隻是一旦過了大山,我們……”士魴已經知道目標是楚國都城,沒有放下過擔憂:“我們算是一頭紮進楚國腹地了!”

那個大山所指的是後世命名大彆山的山區,它在當前沒有統一的名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