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30章 端了楚國都城?,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榮耀與忠誠,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水軍一直是吳國的命根子,什麼時候水軍變得虛弱或是遭到覆滅,一定會讓吳國的國祚不保。

那是吳國所處的地域所決定了的事情,不止是因為吳國靠海,還有所處大陸上水係交錯的因素在內。

的確是那樣子,將都城設在江淮的政權,一旦沒有一支實力不俗的水軍,幾乎就等於日子到了頭,無力向外實施擴張,遭遇他國入侵也難以進行防禦。

所以了,但凡都城設在江淮區域的政權,他們一定會將水軍視為命根子;外人想要滅掉都城在江淮的政權,入侵之前也會大肆打造舟船,消滅或重創江淮政權的水軍,才會實施下一步入侵行動。

吳君壽夢有在吳國東麵一隅窩著的經曆,讓他在水軍可能受到重創與遷都進行選擇,會要不猶豫地選擇遷都這一項。

援軍近在咫尺,並且來得援軍很強力,可是能夠說吳君壽夢猶豫不決錯了嗎?

在吳國廟堂沒有給予回複的時候,晉軍在乾什麼?他們當然是儘可能快地打造舟船,麾下一部分將士苦練水戰。

晉國是在大河邊上沒錯,境內也有幾條大型水係,問題就是晉人的的確確不善水戰。

應該說,當前中原擅長水戰的國家也就齊國,其他國家多數連水軍都沒有。

齊國臨海,他們的海洋漁業挺發達,隻是也沒有成規模的水軍。

那麼就不是某些個體到底會不會遊泳那麼一回事,完全就是沒有成體係的水軍,臨時編製集結起來的水軍需要重新訓練水戰,國家卻是沒有靠譜的水戰將領。

臨時抱佛腳進行訓練,跟長期有水軍編製,戰鬥力能夠是一個樣嗎?有明顯差距才是事實。

樓令等了半個月,沒有等來吳國的回複,猜測吳君壽夢的選項是保存吳國水軍的實力。

“楚國的水軍很強了嗎?”郤至問道。

吳國水軍與楚國水軍是有頻繁交鋒,可是誰都說不上到底哪一邊更強。

樓令先點頭,再說道:“大江貫通楚國,大江與大河也不一樣。”

大河與大江真的不一樣,前者暴虐,後者溫和。這一點幾千年之內已經多次展示。

諸夏大地曆代的人,幾乎相隔幾代就要跟大河或大江博弈,整個文明的進程幾乎是在跟天鬥跟地鬥跟人鬥。

其中跟天鬥和跟地鬥,決定了諸夏這邊很難讓宗教總領一切。原因就是對各種神靈的祈求會被馬上證明無用,人們發現隻有自強不息才能夠保證種群的延續。

母親河越是溫和的文明,他們的宗教文化就會越濃烈。

知道為什麼嗎?簡單就是因為境內宗教沒有被母親河一再在臉上甩巴掌。

想要維持權威不能一再被打臉,不是嗎?

郤至對大江的了解並不多,對大河也算不上了解,說道:“若是吳國水軍不來,是不是要靠你了?”

晉國的各個卿位家族,隻有樓氏有成規模的水軍。這是樓氏在大河西岸與北岸都有封地,尤其是樓氏在大河的來往會受到白翟這個勢力的乾擾。

“壽夢有太多不確定性了。”樓令說道。

郤至一聽就懂。

現在是吳君壽夢自己不爭取,彆怪抵達大江沿岸的晉軍坐視“梅裡”陷落。

另外,楚軍在攻克“梅裡”之前一定會在大江南岸嚴防死守,晉軍的渡江必定會遭到楚軍的玩命抵抗。

等吳國都城“梅裡”陷落之後,屆時可能讓楚軍放鬆警惕,給予大江北岸晉軍渡江的機會。

那就是所謂的“時機”了。

人們在特殊時期會更重視,風頭過去必然會鬆懈。

直白說就是,人不可能總是一根弦繃得緊緊的。

“我們需要執行另外的方案。”樓令來到懸掛山川輿圖的位置,指著巢國說道:“先光複巢國,一旦楚國不抽調部隊回援,我們就入侵楚國本土。”

郤至問道:“鄭地的軍隊也挺進楚國?”

樓令頷首:“是啊。”

那就不是先行南下的晉軍試圖圍點打援。

換而言之,到時候將變成晉軍與楚軍搶時間,看到底是楚軍先攻克“梅裡”回師,還是晉軍先挺進到楚國都城“郢”了。

“你還是你啊!”郤至不好說是在驚歎,還是由衷的感覺損。

這種戰法,難道沒有人想到過嗎?一定有的啊。

那些想得到的人,他們要麼是願意遵守交戰守則,不然就是沒有能力辦到。

也就是說,能夠敗壞道德的人不少,隻是他們選擇了堅持原則。

要不怎麼說人與禽獸的區彆就是存在底線呢。

當然也不是說樓令化身禽獸,他不止一次打破了姬周體係原有的規則,晉國與楚國處在敵對狀態,隻要進入楚國境內不大肆屠殺手無寸鐵的楚人,算不上化身禽獸那麼嚴重。

在國家對立的時候,有的隻是立場,講原則就要變成是對本國的不負責了。

“那就派人通知壽夢,好讓他們儘可能堅持。”郤至說道。

樓令說道:“應該的。”

當然不是在“邗”的晉軍跑得乾乾淨淨,乃至於為了給予吳國境內的楚軍保持壓力,這一邊的軍隊隻能被抽調少數。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