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24章 又一場鬨劇,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榮耀與忠誠,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華元死了?這可真是……,該怎麼說呢,不是太讓樓令感到意外。

去年,華元在晉國被驚嚇到昏厥,事後倒是有很好的調理了一段時間,問題是他的年紀有點大了。

回到宋國的華元很忙碌,並且是一直帶病狀態在忙。年紀一旦大了,即便是沒有惡性病,忙碌到日常缺乏睡眠,幾乎等同是在當蠟燭,生命力將會很快燃燒殆儘。

華元對宋國很重要。

事實上,不是華元善舞長袖的話,宋國根本就是一個受氣包,不止要被編故事詆毀,曹國這樣的小國都能夠時不時欺負一把。

華元能夠做到跟晉國的中軍將和楚國的令尹同時交好,光是這一點就顯示出他對局勢的把控很到位。

晉國和楚國為了爭奪霸權,兩國多少會擔憂一打變成不死不休,需要有人充當從中轉圜的角色,華元就是抓住了這個機會。

同時也是華元抓住機會,使得晉國重視宋國,改變了宋國在中原列國的外交環境,更是抱上晉國這隻隨時可以派兵支援的粗大腿。

了解到是什麼情況了嗎?不能說宋國有今天全是華元的功勞,可是他的功勞占比絕對不小。

春秋三百年的時間,華元乃是列國當中公認的第一外交官。

現在,華元過世了。

先後聽到那個消息的幾個晉國卿大夫,他們各自有私人的情緒和想法。

其他人且不提,樓令跟華元的接觸次數並不多,乍一聽到華元病逝消息的時候,情緒波動卻是一眾卿大夫中最大的那一個。

晉國開始改變國策,應該是華元第一個察覺並做出實際的反應。

宋國背離晉國轉為投靠楚國,由於時間尚短且宋國沒有與晉國進行交戰,實際的影響並沒有真正顯示出威力。

可是,僅僅宋國實際轉為投靠楚國,他們的使者在列國走動遊說,不能說沒有對晉國產生影響。

一個優秀的外交官,他不止可以讓本國的環境變好,並且絕對可以左右國際的局勢。

時下正是國際風雲交彙的時刻,正在組局的華元卻病逝,以他之前正在做的事情而言,無疑會對晉國是一種利好。

宋國跟楚國的關係並不好,他們甚至可以說是世仇。

要知道楚國可不止一次圍困宋國的都城,光是逼得城內吃人渡過難關就有三次。

宋國的“商丘”都被楚軍逼迫到吃人渡過難關,可以想象其它城池的境遇到底是怎麼樣了。

之前純粹就是華元善舞長袖,他在楚國高層不缺好友,對內又能夠讓宋君與一眾同僚信服,極短時間內說服了宋君與同僚,使得宋國的國策瞬間發生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華元一死,楚國那一邊還會相信宋國嗎?

或者說,失去了華元的宋國,沒有了他的強力控場,宋國內部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死了啊?可算是死了。”郤至隻記得華元幾乎是欒書的跟班,一直死皮賴臉在討好自家的兄長。他近幾年當起了樂子人,不代表什麼都不了解:“他這一死,宋國和楚國可能生變了。”

樓令剛才在寫公文,內容是讓中行吳和邯鄲旃撤兵。

為什麼撤兵?當然是跟華元的死亡有關係。

華元是宋國的右師,他的死亡扯不上國喪,跟晉軍與宋軍交戰是否伐喪行為沒有關聯。

之所以樓令讓新軍撤回來,根本原因是現在不能跟宋軍交戰,要不然就是等於逼迫宋國一條心跟楚國走到底。

“你認為誰去‘商丘’吊唁?”樓令問道。

郤至想都沒想,直接說道:“當然是新軍將了。”

樓令一想,說道:“也對。”

晉國這一屆的卿大夫之中,樓令、士匄、中行吳、郤楊都算是新生代跟華元接觸次數有限,郤至不喜歡華元沒有建立私人上的交情,智罃和士魴倒是沒少跟華元接觸,隻是邯鄲旃肯定最為合適。

邯鄲旃初次當卿大夫的那一段時間,正是晉國與宋國進入蜜月期的歲月。算起來邯鄲旃也當過欒書的跟班,當時跟華元成了朋友。

“不救‘陶丘’了?”郤至問道。

按理來講,曹國的都城“陶丘”遭到四萬宋軍圍攻,駐紮在“城濮”的曹軍怎麼都要回去救援自家都城的吧?

曹國陷入那樣的危局,他們要是有腦子也該尋求與衛國的和解,交還“城濮”給衛國再賠禮道歉。

那樣一來,晉軍不用幫衛國奪回“城濮”的控製權了。

然後,樓令要求邯鄲旃和中行吳撤兵,看著確實是放棄對“陶丘”的救援,對子臧無疑是一種失信。

“……”樓令真不是地地道道的春秋生人,一直以來很努力在裝得不與他人顯得過於格格不入而已。

當然了,樓令不能直接說就是要失信,真的這樣乾會怎麼樣?其他時代作為當權者,為了國家可以不顧個人的信譽,在春秋時代則是不行。

所以,樓令失信不止會損害中軍將的信譽值,也會讓人不敢和自己當朋友。

“對子臧失信便失信了吧。”樓令起碼在郤至麵前不用太藏著掖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