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22章 皆是妙人啊!,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榮耀與忠誠,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個國家無法如意集結大軍,軍隊集結起來也沒有指揮權,不是傀儡國又是什麼呢?

這樣的國家若是被擺在前沿,不爆發戰爭會得到扶持,一旦爆發戰爭有極大可能成為棄子。

如果衛國甘願當一個傀儡國,他們還要懂得惡心人,才能夠討得自家主子的歡心。

當然了,衛國要懂得分寸,惡心到他人忍受不住,即便是他們所在陣營最後勝利,身處前沿該要流多少血?

因此,衛國願意當晉國的傀儡國,他們時不時就要惡心一下楚國或齊國,並且隻是“汪汪”兩聲就要收聲,可不能表演欲望顯得過於強烈,要不然被一巴掌甩死可就悲劇了。

有那麼一件事情,曆史上的衛國確確實實主動邀請晉國派人過來作威作福,到衛國的負責人正是以“將軍”的身份常駐。那是趙鞅徹底將衛國打服才發生的事情。

而郤氏一叔二侄沒有被晉厲公殺死,以及有樓令的晉國,連續在四次大戰中重創楚國,沒有楚國繼續與晉國爭鋒,其他國家麵對晉國的確無法進行抗衡。

蘧瑗知道衛君衎根本就沒有深入思考,大概就是衛君衎單純想要搶孫林父的粗大腿。

乾了太多荒唐事的衛君衎,他這一次絕對是錯有錯招,起碼衛國不用像鄭國和魯國失去大片疆域的主權。

要是衛國主動被傀儡,樓令真不會非要滅掉衛國不可。

晉國完全可以傀儡衛國君臣,想要物資就索取,需要仆從軍也下令征召,免了統治的成本,亦是緩解晉國侵略性太強導致列國更快倒向楚國的速度。

率軍來到衛國邊境的樓令,他很禮貌地派人前去謁見衛君衎,得到同意才進入衛國境內。

“這一下士匄要哭了。”郤至說完“桀桀”笑起來。

那可不是嘛!

範氏很早就盯上了衛國的土地,可能連怎麼瓜分都想好了。

中行吳看了看郤至,又看了看樓令,臉上沒有表情,眼眸裡麵卻全是戲。

何止是範氏盯上了衛國,連荀氏和邯鄲氏都給盯上。

能夠吞並衛國,以幾個卿位家族的封地分布,範氏、荀氏和邯鄲氏都能打開一扇南下的大門。

“孫林父在衛國待不下去了。”樓令說完看向中行吳,掃了一眼立刻移開視線。

與孫林父交好的人是欒氏和士燮,他們都想利用孫林父來把控住衛國,某種程度上頗有成效。

輪到郤武子當政,失去強有力支持的孫林父開始在衛國逐漸失勢,遭到衛君衎以及其他衛國貴族的反撲。

好說歹說,孫林父曾經為晉國效勞過,晉國當代君臣可不能眼睜睜看著孫林父連個流亡的地方都沒有。

樓令明確表態就是應該收留孫林父來晉國,主要原因之一是留個後手,日後作為再次乾涉衛國內政的籌碼。

“保留孫林父的封地,隻是‘戚’地不再歸於衛國?”中行吳問道。

“拿‘戚’地,不是拿濮水以北的地盤?”邯鄲旃有些錯愕。

衛國的“戚”地也在大河邊上,隻是它距離“棘津”有點遠,並且離“濮陽”實在是有些近。

並且隻是讓孫林父保留“戚”地的話,那麼一片小地方孤懸,他還是衛君衎的叛臣,顯得很是危險啊。

說危險,主要在於衛君衎不像是一個能夠穩住情緒的人,可能哪天氣不過就發兵攻打“戚”地了。

人家鄭國君臣的情緒就很穩定,國內先是爆發“五氏之亂”,隨後侯晉攜帶封地投奔晉國,鄭國君臣氣不過還是接受了現實。

“那個‘戚’地將衛國臨近大河的南河段與北河段隔開,但凡孫林父有能力,遭到隔開的衛地不可能再歸衛國所有。”樓令說道。

周定王五年(前602年),大河自河南浚縣南改道向東,再經山東西北部,入河北境,沿衛河河道北行,最終彙入故道入海。

這一次改道讓兩岸數百裡方圓變成澤國,甚至水都漫到了“邯鄲”附近。

改道之後的大河,它變成了兩條河床,夾住了中間一個狹長區域,一直到出海口。

也是在那一次改道,衛國和齊國遭受重創,尤其是齊國濟水以北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成了無人區。

晉國當然也受到影響,從“沫”一直往東變成澤國,甚至到現如今的“邯鄲”東北方向都還布滿了濕地與沼澤區。

時間過去了數十年,兩條大河包夾的衛地,有衛國貴族前往築城和耕作。

必須說得事情是,水退去之後的土地很肥沃,要不然沒有跨河大橋的存在,不會有衛國貴族水退了就迫不及待前去,後麵晉國驅逐赤狄也在那一片被兩條大河包夾的區域開荒。

倒是齊國很倒黴,他們位處大河衝刷的下遊,從大河改道到齊國重新利用濟水以北足足耗時近六十年。

晉國驅逐赤狄實施擴張,一個叫“甲氏”的地方也等了將近四十年才進行開發。

為什麼要等那麼久?簡單就是形成濕地和沼澤地了。

而會漫水之後成為濕地和沼澤地,跟春秋時期到處都是樹林以及氣候關聯,當然那些區域也存在地勢不高的問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