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事了拂衣去
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20章 事了拂衣去,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榮耀與忠誠,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樓令最為擔憂的其實是郤氏會大量謀求魯地。
晉國的卿位家族之中,封地最為分散的便是郤氏,搞到東西南北都有封地,還是那種沒有一個方位封地大麵積相連的情況。
因為現實擺在那裡的關係,所以樓令由衷不看好郤氏的未來。
原曆史上,郤氏的一叔二侄被晉厲公和欒書算計,他們受到邀請前往宮城被殺。
實力強大的郤氏在三位巨頭被殺之後,並不是完全失去了抵抗之力,純粹就是郤氏各處難以互相聯係,最終被圍攻到徹底敗亡。
若是郤氏封地相對集中,哪怕是外圍城池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迅速陷落,征召私軍進行抵抗,敗亡的速度絕不可能多快,乃至於以郤氏的實力有可能翻盤。
在郤氏的一叔二侄慘死之後,卿位家族中除了韓氏沒有動靜,其他卿位家族在欒書的率領下對郤氏動手,一眾公族與有實力的外姓中等家族也參與了進去,短短一年就將郤氏給滅亡了。
而郤氏經過郤克的發展,他們可是晉國當時最強大的卿位家族,擁有城池多達十數座,治下多少人口不好說,能夠拉出兩個滿編軍團。
經過欒書的改製,一個滿編的晉軍可是三萬七千五百名戰兵。
當時的其他卿位家族連拉出一個滿編軍團都困難,獨有郤氏拉得出兩個滿編軍團。
結果郤氏一年的時間不到就滅亡,哪怕是群龍無首的狀況,多少是顯得有些不可思議了。
知道下宮之亂到趙氏覆滅耗時多久嗎?一樣是首腦受伏擊身亡,可是趙氏足足抵抗了十五年的時間啊!
郤氏現下的封地不太好說是以哪裡為主,他們的“都”在“郜”地,南邊的“溫”是晉國兩大產糧地之一,其它封地可以說是天南地北。
“最多五年,一定要讓郤氏封地儘可能集中。”樓令之所以為郤氏操心,一來是受到郤武子的托孤,再來就是作為郤氏之主郤楊的老師。
按照樓令的想法,一旦郤氏大肆搶奪魯地,那就儘可能讓郤氏多獲得衛地。
在重新構建郤氏封地期間,樓氏也可以拿鄭地西部跟郤氏置換封地,獲得秦地更多的土地,
魯地與衛地連接起來,再想辦法讓郤氏多獲得晉地的南部,他們還擁有鄭地北部,屆時哪怕不是連成一片,起碼互相之間的距離不是太過遙遠。
真要是那樣的格局,郤氏可能就成了一個加強版的韓國?
要論哪一個卿位家族的封地最為集中,自然是隻有兩塊封地的邯鄲氏。
兩塊封地?邯鄲氏隻有“邯鄲”和“雞丘”這兩處封地,他們也是一眾卿位家族中最弱的那一家。
邯鄲氏已經很難再擴展地盤,真要是得到分封一定是最弱的那一家。
晉天子再次分封,舊有許多國家滅亡,新的分封國出現,再到進入互相兼並的階段,可能邯鄲氏會是最先滅亡的那一個吧?
樓氏和範氏的情況差不多,兩家都有相對集中的一大片封地,其它區域再有幾塊飛地。
範氏的封地集中在晉國的中東部,也就是晉國消滅赤狄之後,晉景公賞賜了一大片太行山的土地給了範氏,舊有封地和新得到的封地連成了一塊。
日後,範氏會很像是沒有大河西岸和晉地中部的魏國。
樓氏起初在汾水流域獲得第一塊封地,後麵陸陸續續又得到了兩塊封地,再自主擴展了太原盆地,使之連成了一片。
隻不過,隨著樓氏驅逐了秦廷,單純論麵積大小的話,其實樓氏在秦地的封地麵積已經超過汾水流域的封地。
這樣一來,樓氏當然就是加強版的秦國。
晉國的都城在“新田”,而“新田”坐落於汾水之邊,以離都城越近越能顯示出政治優勢的說法,樓氏的封地自然是以汾水流域的價值最大。
另外一點,汾水是晉人的母親河。從這裡能夠看得出來,樓氏可以在汾水流域獲得封地有多麼幸運。
實際上,晉國的卿大夫一般就是來自汾水流域的某個家族,可以從這一點看到“出身”的重要性了。
樓令在獲得秦地之後沒有遷徙家族的“都”,某種程度上就是避免了“自絕於外”。
要不然的話,作為穿越者的樓令,他能夠不知道秦地是一塊寶地嗎?
春秋時期,每一個家族都有自己的“都”,也就是家廟所在便是“都”。
等晉國之君成為晉天子,展開分封之後,樓令才會將家廟遷徙到秦地,最大的可能就是遷到“雍”城。
荀氏的“都”是“郇”,它也坐落在汾水之邊,距離“新田”不超過二十裡地,隻是“郇”在汾水北岸,“新田”在汾水南岸。
荀氏的封地並不集中,其實以“郇”為“都”也很難集中得起來,他們的封地離得很散很遠,中間不止隔著範氏的“都”,還被一眾公族封君圍在中間,距離“新田”最遠的封地便是大河西岸的“輔氏”了。
那樣一看,等到了分封的階段,怎麼來進行分封一定會令晉君周十分苦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