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當即要務!
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16章 當即要務!,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榮耀與忠誠,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位處泰山以東的“艾陵”對於魯國來說無比重要,它一直是魯國抵抗齊國入侵的第一線。
而“艾陵”以東是連綿的山脈,儘管那一段山脈沒有名氣,它確實是一道天然的屏障。
在“艾陵”東北麵又是連綿的山丘。
因為地形的關係,所以當地的地名主要是跟山有關。
同時也因為有著太多的丘陵,形成了許許多多的山穀。
在前一段時間,齊國在“馬陘”這個位置進行了屯兵,一樣是利用地形成為天然屏障的目的。
也就是從“艾陵”作為起點的話,朝東北方向有一道綿長的山穀,它可以直接抵達“臨淄”五十裡範圍之內。
那一條山穀邊上有淄水,無論是魯軍入侵齊國,亦或是齊軍入侵魯國,無疑是一條十分適合大部隊行軍的路線。
明明是一道綿長的山穀,怎麼就適合大股部隊行軍了呢?簡單就是因為沿途不缺水源!
畢竟,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能缺水,大軍在行軍沿途更是不能少了水的補充。
所以了,任何的將領對行軍路線的選擇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保障大軍的用水。
為什麼兩邊的主帥一般能夠猜出對方的行軍路線?一切就是因為都知道大軍離不開水源。
“這邊距離‘臨淄’多遠?”樓令問道。
卞京答道:“不足四百裡。”
這個卞京當然是個魯人,他也是“艾陵”之前的駐軍主官。
卞京所說的“裡”是一裡大約三百米。
那就是“艾陵”到“臨淄”約是現代長度單位的一百二十公裡?
這樣一說,難怪魯國和齊國都那麼重視“艾陵”了。
要是沿途沒有阻擊,魯軍兩天之內就能夠兵臨“臨淄”的城下,不怪齊國一直想要從魯國手中奪取“艾陵”的控製權。
簡單就是因為那一道山穀被兩座山隔離,哪怕是有大軍在山穀內行軍,外麵壓根無從目視,太適合進行突襲了。
而“艾陵”就在那一道山穀西邊的進出口,獲得“艾陵”的控製權就可以保證“臨淄”不會被突然襲擊。
其它方向自然也可以向“臨淄”逼近,可是部隊行軍很難隱藏,自然顯示出那一道山穀的特彆之處。
樓令對“艾陵”附近有哪一些城池,事先已經了解得比較詳細。
春秋戰國時期,當地爆發的大戰不少,先是決定了魯國與齊國的優劣勢格局,後來吳軍北上以“艾陵”為主要攻占目標,爆發了曠世級彆的大戰。
那是有史以來,在晉國和楚國兩大霸主之外,有國家集結十萬以上的大軍,兩軍會戰規模達到二十萬以上的超級大戰。
在後麵的時代,當地一樣沒少發生關鍵性戰役,例如孫臏與龐涓進行的“馬陵之戰”,後麵魏國與齊國也多次圍繞當地一再進行大戰;其它時期在當地爆發的大戰一樣不少,比如樂毅在第二次“馬陵之戰”又是擊敗了白起。
沒錯,樂毅不止是打得齊國隻剩下兩座城池,他也擊敗過白起。那也是白起成名之後的唯一一場敗績。
“馬陵”也就是當前的“馬陘”,又不止是“馬陘”這麼一片區域,後麵行政區得到擴展。
晉國要以泰山為分界線,西邊歸於晉國治下,東邊仍為魯國疆土。
“艾陵”算是在泰山以東的區域,它會成為唯一在泰山以東卻由晉國掌控的城池。
因為時局的變化,會使得“艾陵”取代“虎牢”的政治地位。
晉國為什麼會築“虎牢”這一座關隘?當時是鄭國搖擺不定,楚軍有可能打入晉國的本土。這種格局讓“虎牢”對晉國顯得尤其重要。
現在的情況變得不一樣了。
隨著晉國實際擴張到大河南岸,奪占了鄭地的南部和西部,形成與楚國的實際接壤,特彆是晉國還奪占了“方城”之外的楚地,一下子讓“虎牢”的重要性變得不複存在。
可以預見的情況是,晉國先奪占泰山以西的魯地,不久之後吞並衛國,隨後大概就是不短時間之內要將精力主要放在楚國和宋國。
在那一種前提之下,晉國需要在東邊有一個戰略支點,起碼是需要擁有一座堅城,並且它必須要是齊國的眼中釘肉中刺。
沒有比“艾陵”更為合適的城池,答案簡單到它距離“臨淄”實在是太近了!
“足下可願意為我家臣?”樓令問道。
卞京稍微掙紮了一下下,跪地拜了下去,頓首再說道:“自然願意。”
樓令已經打聽清楚卞京的背景。
這個叫卞京的人並不是魯國的公族,他來自卞氏。而卞氏是魯國中部的一個家族。
卞氏要有什麼特殊的地方,他們世代出人在“艾陵”值守。
世代有人在“艾陵”值守卻又不是當地人,熟地當地且不具備據地叛變的條件,自然值得樓令吸納了。
樓令當然也會吸納“艾陵”本地的一些貴族,不久之後當眾舉行了接納家臣的儀式。
那個儀式沒有多麼特彆,其實就是一個賜肉的過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