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哪來的膽子啊?!
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07章 哪來的膽子啊?!,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榮耀與忠誠,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宋國實在是太跳了!
礙於距離的關係,加上知道宋人骨頭硬,晉國君臣並不是那麼願意先拿宋國來開刀。可是一直任由宋國這麼跳下去,肯定也是不行的。
晉國君臣製定的戰略是先滅掉魯國,再允許魯國複立,隻是要割取魯國在泰山以西的疆域。
“若是宋軍逼近戰場三十裡……”樓令沉吟了一小會,鏗鏘有力地說道:“便如視同開戰!”
其他卿大夫當然沒有意見。
要不是礙於戰略取舍,早有人建議打宋國了。
主要還是因為樓令的關係,換作其他人來當中軍將,基本是誰敢跳當即揍誰。
樓令不像其他人那般快意恩仇,更加講究戰略的需要。
當然了,樓令講究戰略,可是難免有人會視為軟弱。
要不是樓氏本身強大,再加上晉國連續幾年大戰快被榨乾,還不知道樓令的處境會怎麼樣呢。
晉軍來到衛國的邊境,大軍並沒有蠻橫地闖入。
樓令派人前去“濮陽”會知衛國君臣借道的事情。
怎麼對待衛國變得溫柔了?並不是這麼一回事,大軍要跨境的時候,哪怕是沒有想要接近城池或村莊百裡之內,派人請求借道才是應有之義。
當一個國家的大軍要借道卻是沒有派人通知,其實在表達不滿的同時,可以視作是在進行恫嚇。
衛國現在很脆弱,經不起太大的驚嚇,一旦晉軍入境沒有派人通知,衛國不敢阻止晉軍過境,他們卻是敢於對政敵先下手為強。
從樓令派人前去“濮陽”到衛君衎的宦官和孫林父的家臣趕來,兩波人隻是前後腳,抵達晉軍營寨的時間間隔不超過半個時辰。
結果就是樓令等卿大夫見完了孫林父的家臣,馬上又得到通知,說是衛君衎的人到了。
“衛國現在是一顆火星落下就能夠燃起熊熊大火啊。”中行吳很是感慨地說道。
其實,衛國之君與執政已經不是第一次這樣,他們一直有著君臣不和的毛病,經常因為國君與執政的矛盾爆發內亂。
主要也是衛國總會出現奇葩的國君,不是執政非要跟國君過不去。
衛國是周王朝分封初期比較強大的一個諸侯國,更是有過極其鼎盛的時期,隻是當時的周王室並未衰弱,自然無法讓衛國去爭奪天下霸主的地位。
衛國的衰弱跟赤狄的崛起有關。
起先,衛國的都城在大河北岸,它叫“朝歌”。
沒有錯,殷商的都城“朝歌”便是衛國的第一座都城,得到了殷商的諸多遺產,就是商人並不怎麼服從統治,乃至於有過叛亂。
由於赤狄的崛起,衛國在赤狄的兵鋒之下主動遷都,更是讓大河北岸的疆域大半淪陷。
自從衛國將都城遷徙到“楚丘”之後,國勢就開始急轉直下,偏偏又遭遇到大河改道,再次遷都到“濮陽(帝丘)”就像是被詛咒了那般,國君是一個賽過一個變得更加能搗亂。
按理來說,不斷內亂的衛國應該很快亡國才對吧?問題是晉國崛起速度太快。等晉國奪得中原霸主的寶座,晉國嚴格警告列國不得進行互相兼並,算是保護了脆弱的衛國,否則鄭國可不會放著衛國這塊肥肉在嘴邊不動。
比衛國更加弱小的那些國家?他們一樣是得益於晉國的崛起,要不然山東的各個小國早就被魯國給吃乾抹淨了。
其實,以為山東的那些國家是怎麼變成小國的呢?多數是因為魯國和齊國在側,壓根沒有擴張的機會。少數國家的疆域之所以會越變越小,他們丟掉的疆土就是被魯國或齊國占了。
齊國乾了就乾了,不會在事後滿嘴仁義道德。
可是,魯國君臣告訴世人一個道理,可以一邊喊著自己是“君子”,再一邊乾偷雞摸狗的事情。
“衛君讓我們抓捕孫林父,孫林父請求我們去人訓斥衛君。”樓令不得不承認自己果然還是見識少了。
其實,原曆史上的衛君衎和孫林父矛盾爆發之後,發生的事情更加火爆。衛君衎向齊國求助,孫林父向晉國求助,衛國的內亂沒有爆發之前,晉國和齊國先打了起來。由於是齊國戰敗的關係,導致衛君衎遭到了驅逐,逃亡去了齊國。
“哪一位願意去‘濮陽’代表君上申斥衛君?”樓令問道。
郤至立刻說道:“這種事情當然是由老夫來乾。”
呃?
的確是郤至最為合適啊!
隻要郤至出現在衛君衎麵前,可能就馬上要將衛君衎給嚇得尿了。
衛國已經對晉軍的借道做出回應,他們沒有拒絕的膽子,深怕答應得太慢挨揍。
晉軍拔營進入衛國勢力範圍之內,大軍目標明確往魯國繼續行軍,郤至本來隻想百來人去“濮陽”那邊,還是樓令要求不能少於千人。
怎麼帶著帶著百來人就敢去啊?並不是郤至傻大膽,也不是疏忽,單純的認定衛國不敢拿自己怎麼樣。
衛國的疆域一再縮小,他們卻還是列國疆域麵積可以排到第六或第七的一個國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