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96章 心慌是正常的,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榮耀與忠誠,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摒除天災之外,個人或國家其實不存在意外,一切都是平時積累下來,到了某一個時間段必然發生的注定之事。

一個人到了老年,發現自己沒有什麼積蓄,是一時間造成的嗎?絕對不是。他可以是很努力,沒有發生過大災大變,問題就是賺不到大錢而已。

一個國家變強或變弱,其實都是取決於本來的基礎,有那樣的基礎才能圖強,同樣有那個基礎才有資格變弱。

所謂的基礎,便是一個國家的疆域麵積以及人口數量。

拿諸夏來說,原本就是大河流域的一個部落,同一時代較為爭氣,實現了一再的擴張。他們的積累為子孫後代留下更多的遺產,必然使之族裔在麵臨新的競爭之時,有更多的底蘊去進行應對。

每一次的改朝換代,隻要新朝爭氣拿回前朝的原有版圖,一樣可以比周邊國家在疆域的麵積上更大,治下的人口有一定的數量,但凡新的領導班子不差,穩定下來注定會是一個強國。

那些都是華夏先民的積累,其他異族頂多隻能嫉妒。

樓氏為什麼能夠快速崛起?簡單就是因為晉國的實力擺在那裡,並且允許外姓躋身高層。

晉國的實力怎麼來的?一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積累。

當然了,換作樓令魂穿到其他國家,僅是作為外姓就將決定無法獲得大權。沒有來自權力的加持,談什麼崛起呢?

杞國是一個曆史很悠久的國家,可是改朝換代發生了兩次,注定不會是作為“版本之子”了。

到了當下,杞國君臣很清楚自己的定位,他們就是儘最大的努力保住國祚,其它並不多想。

而杞國能否保住國祚,他們知道跟自家的實力無關,更多是取決於強國的安排。

在那種清醒的認知之下,杞國君臣會儘心儘力對樓令進行配合。

“兩個‘旅’夠嗎?寡人省衣節食,或可支應四個‘旅’的糧秣。”杞君姑容知道樓令已經快要離開,抓緊時間來為杞國爭取更大的安全保障。

樓氏之前就在杞國駐紮了一個“旅”的私軍,按照杞國君臣的理解,樓氏的這一個“旅”駐紮在杞國,本身就是為了對他國起到恫嚇的作用。

晉國一個“旅”的編製是包含二十乘戰車車組成員在內,一共一千五百名的將士。

作為小國的杞國,即便是進行極限征召,頂多也就組建三五千規模的部隊。

其實,再加上來自樓氏的一千五百部隊,若是齊國或魯國真的想對杞國動手,外援支援得不夠及時,一樣無法讓杞國避免滅國的命運。

所以才說樓氏在杞國駐紮一個“旅”隻是起到恫嚇他國的作用。

那是來自樓氏的一個“旅”,而樓氏是晉國的卿位家族之一,並且樓令現在是晉國的中軍將。

當世唯一的超級強國,他們的“元戎”擺明就是要保杞國,哪個國家敢輕易對杞國下手?

目前出現了新的情況,魯國明顯想跟齊國組成聯盟,他們結盟就是要針對晉國。

杞國本就交好晉國,更是允許樓氏駐軍。

齊國與魯國結盟要針對晉國,不能說放著旁邊的杞國不管。他們結盟的第一時刻,有腦子就會以雷霆萬鈞之勢優先解決掉杞國。

杞國隻是弱,不代表君臣沒有基本認知,肯定希望樓令能夠駐紮更多的軍隊。

“四個‘旅’嗎?”樓令本身就想在杞國駐紮更多的部隊,隻是主動提出來,跟杞國君臣來提出請求,情況是絕對不一樣的。

倒不是樓令舍不得支應駐軍的後勤,想要杞國承擔更多一些。

好吧,其實也有那麼點意思。

畢竟,樓氏在對義渠展開家族私戰,打得還是堡壘推進模式,耗費方麵講事實是挺大的。

彆說樓氏要進行積累,好在晉國下一輪國戰挑起重擔,更是需要節省每一分的資源。

“齊國的用兵規模已經超過八萬?想來魯國不會再遵守舊俗,用兵規模一定會超過三個‘軍’。”杞君姑容很難沒有危機感。

《周禮》的製度之下,一個滿編軍團便是一萬兩千五百名將士。

齊國的用兵規模是超過了八萬,隻是仍然隻有三個軍團的編製,其餘參戰人員則是輔兵的用法。

怎麼說呢?直接說就是,重要的戰鬥仍然是正規軍去打。其餘人員隻參與不那麼重要的戰鬥,平時乾搭橋鋪路以及安營紮寨的活。

齊國這種使用正規軍之外的輔兵方式,其實就是大一統王朝的玩法了。

說回魯國。

很多時候,魯國連三個滿編軍團都舍不得拉出來,秉承的就是混日子。

本來魯國權貴就隻用嘴巴強調禮治,輪到他們麵對生死存亡的時刻,多傻才會繼續假模假樣,肯定是會征召出遠超《周禮》所限製的兵力啊。

“齊國瞧不上魯國。”樓令所知道的事實是,沒有幾個國家瞧得上魯國。他稍微沉吟了一下下,說道:“當然,什麼意外都有可能發生。君上認為四個‘旅’合適的話,那便留下四個‘旅’的兵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