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皆在預料之中
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42章 皆在預料之中,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榮耀與忠誠,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742章 皆在預料之中
晉君周有野心是好事,隻是又不那麼好。
所謂不那麼好是對卿位家族而言,有野心的君主在完成一個大目標之後,下一步絕對是收拾權臣了。
隻不過,樓令已經搞清楚一點,春秋時期的君臣並不那麼絕對的對立,起碼一方肯讓步就不用非得搞得血淋淋不可。
再者說了,不是中央集權的時代,分封才是主流的玩法,達成野心的晉君周也不免需要分封有功之臣。
到時候有矛盾,一定是集中在疆域的劃分上麵。
所以,樓令需要擔心的事情是晉君周在疆域劃分搞動作,例如不滿足有功之臣的需求,削減他們本來把持在手的封地。也能夠是晉君周攪亂局勢,將樓氏的封地轉給郤氏,諸如此類的操作。
當然了,要是按照姬周開朝之初的玩法,甭管是公室成員,亦或是有功之臣,一個個都彆想攜土立國,頂多就是帶人出去創業。
問題是什麼?晉國的卿位家族不可能交出名下的封地,更不會把治下的人口或資源交給君主。
所以吧?到了晉室取代周室的時候,晉國大概率是要縮水的。
那到底是晉室賺了還是虧了呢?要看從哪一方麵來看待吧。
獲得了名份,隻要當時的晉天子不是太拉垮,乃至於很聰明,光是挑撥諸侯就有極大的操作空間。
若是晉天子夠狠,吃掉原本屬於周室的領土,其實虧也不會虧到哪去。
碰上一個逆天的人來當晉天子?說不定還能玩一下集權呢。
可以肯定的事情就是,屆時屬於諸夏的生存空間必然要擴大一波。沒彆的因素,僅僅是那些新的開國之君必然心懷激情壯誌,少不得向外進行擴張,周邊的異邦可就要倒黴了。
事實就是那樣,多數的改朝換代完成之後,諸夏的生存空間就會多多少少得到擴張。純粹就是一幫開國君臣太能打,有那麼點閒不下來,一些驕兵悍將最好的歸屬也是戰死在外戰之中。
“大概七八年之內不會完成對周王室的取代,不知道七八年之後老朋友還能夠剩下多少。”樓令就懷疑郤至或智罃、士魴活不到那一會。
三人之中,歲數最小的智罃都七十二歲了。
這就是樓令判斷錯了。
曆史上的智罃很長壽,活到了八十多歲,硬生生熬到智盈行冠禮才過世。
總得來說,晉君周有更多的主觀性是一件好事。
在隨後的一個多月內,更多的消息被送回都城。
首先,楚國果然出兵,由楚君招親征,一共出動九萬的兵力,先入侵陳國和蔡國,迫使兩個國家投降,隨後圍攻荀氏名下封地“匡”的這座城池。
按照地理位置的話,其實是“曲洧”更適合讓楚軍作為第一個攻擊目標,可是他們偏偏選“匡”了。
可能因為“曲洧”是樓氏的勢力範圍?所以楚軍才選荀氏的“匡”。
什麼舉喪不伐之類?楚國和秦國都不會跟晉國講這一套,原因是舉行國喪的晉國主動挑起過戰事。再來就是荀氏並非公族,中行偃更不是一國之君,達不到讓楚國投鼠忌器的高度。
直接攻打樓氏名下的封地,哪怕是其附庸?楚國君臣可沒有忘記當今的晉國中軍將是樓令啊。
真是那樣的開局,即便樓令的反應沒有多大,有得是人願意為了討好樓氏去拚命,注定會增加楚軍進行攻克的難度。
楚國君臣很需要打贏晉軍一次,恰逢荀氏無法出征,防守城池的是原鄭人。他們就不信了,本來沒有多少戰鬥力的鄭人,剛剛變成晉人就可以變得很能打。
結果有些出乎楚國君臣的意料,剛剛成為晉人的守軍在戰鬥技巧上是跟以前一樣,可是他們的意誌變得更為頑強,打起來表現出不俗的堅韌性。
一支軍隊隻要不是意誌太差,遭遇窘境願意堅持,有了一定的堅韌性,起碼很難一觸即潰,對付起來就要變得更難了。
真的是鄭人搖身一變成為晉人,意誌和堅韌度就馬上得到提升這麼簡單嗎?怎麼可能的事情嘛!
主要是什麼?管理他們的荀氏給了賞罰指標,誰敢出工不出力的下場會很淒慘,立功了可以獲得相應的賞賜。
賞罰分明的重要性被寫在《司馬令》這一本著作之中,不算樓氏的話,第一個拿來在家族內部使用的人乃是中行吳。
其他家族怎麼不跟上?這個就是明知道做了什麼有好處,一些人總是會無動於衷的問題了。
事實上,即便是所有家族都那樣,執行起來也會出現因人而異的現象。
“中軍將事先做了很妥善的安排。楚軍圍攻‘匡’八天,暫時未出現先登。”晉君周在朝會上進行誇獎。
沒有先登?那就是一個攻上城牆的儲君士兵都沒有。
樓令當即說道:“乃是將士們用命。”
功勞肯定會到手,何必再去否認其他人的努力呢?
作為計劃的部署者,大體上順利就可以將功勞拿到手,應該做的事情是提高他人的積極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