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操老大心了
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64章 操老大心了,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榮耀與忠誠,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任何一個勢力彆說是多麵作戰,連兩線作戰都應該避免。
戰線越多的話,力量必定會遭到分散,並且需要注意的事項肯定多到誇張的程度,太容易讓人忽略一些至關重要的信息了。
所以了,局勢混亂的形勢之下,尤其是行政亂七八糟,導致很多首腦往往在失敗之後,他們都不知道到底是哪裡出錯,以至於劣勢變得不可扭轉。
想來知道二戰的敦刻爾克大撤退的人不會少。
對於小胡子為什麼要下令部隊停止推進,很多人武斷地認為就是小子胡的腦子發昏了。
知道德三的前鋒投入交戰之後,他們幾乎沒有得到休整的時間,以及後勤完全跟不上,同時部隊一直出現與統帥部失聯的狀況嗎?
當時撤往敦刻爾克的同盟國聯軍有將近三十五萬,並且法軍沿途構建了阻擊陣地。
事實上,德三的前鋒已經無法再快速突破,哪怕成功突破也得不到補給。
那可不是冷兵器時代,即便冷兵器時代缺乏箭矢都足夠致命。
二戰時期的軍隊失去彈藥補給,手裡的家夥連燒火棍都不如,加上燃油告急的窘境,德三拿拳頭和牙齒去突破法軍防線,再一一咬死擠在敦刻爾克的同盟國軍隊啊?
小胡子前期一再冒險成功,他絕不是一個沒有戰略概念的人,下達相關指令也是出自統帥部的建議。
至於說從敦刻爾克撤退的敗兵,他成為後麵從諾曼底登陸的骨乾和主力,那是四年之後的事情了。
二戰主要參戰各國都有自己的戰略目標,他們有著明確的概念,一樣會犯下這樣那樣的錯誤。
何況樓令知道當前沒多少人有明確的戰略概念。
隻不過,樓令沒有想到的事情是,聯軍高層連用最快的速度攻下“湛板”顯得很重要,得知楚軍已經發兵北上都還無人意識到重要性。
聯軍就駐紮在“湛板”附近,等於“湛板”變成了一顆釘子,不將這一顆釘子拔除,他們有安全性可言嗎?
“用快的速度,不計代價攻克‘湛板’。”樓令說道。
郤錡做出挑眉的舉動,明顯就是不理解為什麼。
其餘人大致上也是那種困惑。
難道是他們腦子有問題嗎?能夠管理那麼龐大的家族,怎麼可能智商存在明顯缺陷。純粹就是他們被舊有思維給禁錮了。
沒有人打過這樣的戰爭。
以往野戰就是野戰,城池的作用在野戰中並沒有被發揮出來。
簡單來說就是,問題不止出現在晉國君臣身上,每一個國家的君臣都沒有打開戰爭新領域的大門。
拿使用電作為能源來說,?第一個發現電能源的人是意大利物理學家亞曆山大.伏特?。
伏特於1800年發明了伏打電池,這是第一種能夠持續產生電的裝置,采用了化學反應的原理,在兩種不同金屬之間分離出電荷?。
伏打電池的發明標誌著電學的起源,使得人們開始研究電的性質和應用?。
隨後,邁克爾.法拉第在1831年首次發現電磁感應現象,並發明了圓盤發電機。這是人類創造出的第一個發電機。
所以,在出現第一個發現並利用的人之前,人們知道有電,可是並不知道怎麼利用。
其實各種應用都是那樣,總需要有一個人去發現,他打開了新領域的大門,然後讓世人從接受到覺得習以為常。
晉君周第一個回過神來,說道:“是啊,在楚軍抵達之前,應該將‘湛板’先打下來。”
要不怎麼說年輕人的腦子動得比較快呢?
這跟晉君周麵臨的處境也有關係,他必須動腦子進行思考,怎麼來破解自己麵臨的窘境。
一個人日常多思考,遇到事情的反應速度肯定比其他人更快。
陸陸續續反應過來的人,他們開始商討應該怎麼打。
“討論這個做什麼?上軍將來負責攻克即可。”郤錡說得理所當然。
誰發現問題,由他去解決問題。這是晉國一貫的行政方針,也是在晉國實現階級飛躍的最好渠道。
其他國家不一樣,有能力解決問題的人,他們身份或血統成分不夠,想做事都做不起來。
因此,在晉國突破頭頂天花板,真的就是比在列國容易。
早就發現這一點的樓令,他是拿晉國當成秦國前身來看待的。
秦國能夠崛起,不正是從敢於用人開始的嗎?秦廷比晉庭還要激進,注定了秦國的下場。
有一句叫“成也蕭何敗蕭何”的話,其實應該先在李斯身上得到如此評價。
李斯的一紙諫逐客書製止了始皇帝驅逐外來之臣,也阻止了秦國的人才流失。
最後,秦國的滅亡跟李斯有沒有關係?他這個丞相不跟趙高同謀,胡亥能否成功上位需要打問號。
當然了,扶蘇繼皇帝位能不能保住秦帝國,反正不會比胡亥繼位更糟糕。
擔任攻城指揮?樓令不會拒絕,隻是設置前提條件。
“我需要調動任何一支軍隊攻城的權限。”樓令說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