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海無涯樂作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章 滄州市《滄縣》,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學海無涯樂作舟,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滄縣,地處河北省東南部、冀中平原東部,地理坐標在北緯38°5′至38°33′,東經116°27′至117°09′之間 。它西靠河間市、獻縣,北界青縣,東鄰黃驊市,東南與孟村回族自治縣相連,南接南皮縣與泊頭市,全縣總麵積達1527平方公裡。縣人民政府駐滄州市新華區,駐地北距北京市240千米、天津市120千米,西南距省會石家莊220千米,南距濟南市224千米,東距黃驊港90千米,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環京津、環渤海的重要地區。

一、鄉鎮風采與特色

滄縣下轄4個鎮、15個鄉,共517個行政村 ,每個鄉鎮都有著各自獨特的風貌與特色。

- 舊州鎮:作為滄縣的重要鄉鎮之一,舊州鎮曆史極為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這裡擁有眾多曆史遺跡,是探尋滄縣古老曆史的重要窗口。滄州鐵獅子就坐落於此,鐵獅子又名“鎮海吼”,鑄於後周廣順三年(公元953年),是世界上現存年代最久、體形最大的鑄鐵獅子,也是“華北四寶”之一,1961年就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它見證了歲月的滄桑變遷,也彰顯著古代高超的鑄鐵工藝。如今,舊州鎮以其豐富的曆史文化資源為依托,積極發展文化旅遊產業,讓更多人能夠領略到這裡厚重的曆史韻味。

- 興濟鎮:特色產業突出,毛鬃加工是其重要的產業支柱,在國內市場占據一定份額。同時,興濟鎮的種植業也頗具規模,形成了獨特的產業格局。這裡的風土人情淳樸,民間文化活動豐富多樣,如傳統的廟會等,每逢節日,熱鬨非凡,吸引著周邊眾多居民前來參與。興濟鎮在發展產業的同時,也注重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保護,努力打造具有特色的鄉鎮文化。

- 杜生鎮:是北方重要的藥包材生產基地,主要生產塑料瓶、玻璃瓶等醫藥包裝材料以及塑料製品 ,產品暢銷全國各地。杜生鎮的產業發展不僅帶動了當地經濟的增長,還吸引了大量勞動力就業。在發展產業的過程中,杜生鎮不斷加強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提升產業的競爭力,推動產業向更高水平邁進。

- 崔爾莊鎮:被譽為“紅棗之鄉”,紅棗種植曆史悠久,種植麵積廣泛 。這裡的紅棗品質優良,果實皮薄肉厚,甘甜可口,除了鮮食外,還可加工成蜜棗、棗酒、棗醋等200餘種深加工產品 ,形成了完整的紅棗產業鏈。崔爾莊鎮以紅棗產業為核心,積極探索農旅融合發展模式,打造了紅棗采摘園等旅遊項目,讓遊客在品嘗紅棗美味的同時,還能體驗鄉村采摘的樂趣。

二、曆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滄縣的曆史源遠流長,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為燕、齊、趙三國地。秦屬巨鹿郡,西漢置浮陽縣(治所在東關村舊城內),屬幽州渤海郡 。此後曆經多個朝代的更迭,其行政區劃不斷變化。

南北朝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分渤海、章武二郡之地置浮陽郡,郡治浮陽,屬瀛州。熙平二年(517),分冀瀛二州之地置滄州。唐武德五年(622)於長蘆(今滄州市區)置景州,清池屬之。洪武二年(1369)徙州治於長蘆鎮(今滄州市區),省清池縣並入滄州。清初,滄州屬直隸省河間府。雍正三年(1725)升為直隸州。雍正九年(1731)改為散州,由天津府轄。民國2年(1913)滄州改為滄縣,屬直隸省渤海道。民國25年(1936)春,滄縣劃屬河北省第七督察區。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滄縣政區幾經變動,先後建立滄縣、青城縣、四邊縣、建國縣、青滄交縣。1947年6月,滄縣城解放,城區設滄市。1949年8月,滄縣劃歸河北省滄縣專區。是年,滄市改為滄鎮。1953年,滄鎮歸滄縣轄。1958年,滄縣屬天津專區轄。是年11月,滄縣和滄鎮合並稱滄州市。12月,天津專區並入天津市,滄州市屬天津市轄。1959年1月撤銷滄州市,改稱滄縣。1961年6月,滄縣屬滄州專區轄。是年7月,滄縣城關人民公社劃出,設滄州市。1968年,滄州專區改稱滄州地區,仍轄滄縣。自1983年11月,滄縣屬滄州市轄。

在漫長的曆史進程中,滄縣孕育出了獨特而豐富的文化。這裡是著名的“武術之鄉”,滄縣武術種類繁多,八極拳、劈掛拳等在全國都享有盛譽 。武術文化不僅是一種強身健體的技藝,更是一種精神象征,體現了滄縣人民勇敢堅毅、團結奮進的品質。木板大鼓也是滄縣的文化瑰寶之一,其獨特的唱腔和表演形式,展現了當地濃鬱的民俗風情。此外,滄縣還誕生了紀曉嵐、張之洞等曆史名人,他們的事跡和作品對中國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成為滄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必遊景點與曆史遺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遊戲競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