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河北省《滄州市》
學海無涯樂作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九)河北省《滄州市》,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學海無涯樂作舟,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燕趙大地上的多元魅力之城
滄州,這座位於河北省東南部的城市,宛如一位曆經歲月沉澱的智者,靜靜訴說著往昔的故事與今日的繁華。它地處北緯37°29′~38°57′,東經115°42′~117°50′之間,東部濱臨渤海,北部與天津、廊坊接壤,西部及西南部與保定市、衡水毗鄰,南隔漳衛新河與山東省的濱州、德州相望 ,總麵積達.26平方千米,擁有129.7千米的海岸線 ,是一座集海濱風光與內陸風情於一體的城市。
曆史沿革:歲月長河中的變遷
滄州的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那時它便屬幽州和兗州之地。曆經西周、春秋、戰國等多個曆史階段,屬地多次變遷,先後為燕、齊、晉、趙等國地。至秦朝時,滄州被納入巨鹿郡和洛北郡的管轄範圍 ,正式開啟了它在封建王朝行政體係中的篇章。
北魏熙平二年(517年),是滄州曆史上一個重要的節點,滄州正式設立,治所設在饒安,下轄浮陽、樂陵和安德三郡 。自此,“滄州”這個名字開始出現在曆史的長河中,並逐漸發展成為一座重要的城市。此後,隨著曆史的演進,滄州曆經隋、唐、宋、元、明、清等多個朝代的更迭,地名和轄區雖有變遷,但始終保持著其獨特的文化特色。
在北宋時期,滄州地區社會相對穩定,經濟有所發展。當時的滄州,作為北方地區的一個重要城鎮,在農業、手工業等方麵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到了金代,滄州成為河北東路的重要組成部分,轄滄、景(今東光)、壽(今獻縣)、清(今青縣)等州,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
元代改河間路,明清為河間府。清雍正七年(1729年),滄州改為直隸州,轄鹽山、慶雲、南皮等縣 。雍正九年降為散州,屬天津府。民國2年(1913年),滄州改稱滄縣,屬直隸省渤海道 。民國17年(1928年)屬河北省。民國36年(1947年)6月,設立滄市。1949年8月設滄縣專區,滄市改稱滄鎮,為縣級鎮 。1953年,滄鎮改為縣轄鎮 。1958年6月和12月,滄縣專區先後並入天津專區、天津市 。1961年6月1日,恢複滄州專區及滄州市 。1983年11月滄州市升為省轄市,轄運河、新華、郊區3區和滄縣 。1986年3月轄青縣 。1993年7月,滄州地、市合並,成立新的滄州市,轄運河、新華、郊區3個區,滄縣、青縣、獻縣、肅寧、南皮、鹽山、東光、吳橋、孟村、海興10個縣,泊頭、黃驊、任丘、河間4個縣級市 。1997年11月,撤銷郊區,形成現今的行政區劃 。
政治與經濟:協同發展的動力
滄州在政治上是河北省重要的地級市,其行政區域劃分合理,下轄新華區、運河區2個市轄區,泊頭市、任丘市、黃驊市、河間市4個縣級市,滄縣、青縣、東光縣、海興縣、鹽山縣、肅寧縣、南皮縣、吳橋縣、獻縣和孟村回族自治縣10個縣,設有26個街道辦事處、94個鎮、74個鄉,轄209個社區,5727個行政村 ,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行政管理體係,確保了城市的有序運轉。
在經濟發展方麵,滄州呈現出多元化的結構態勢。第一產業以種植業為核心,畜牧業、漁業協同發展。其中,金絲小棗、泊頭鴨梨等特色農產品享譽全國 。2023年第一產業增加值372.4億元,占GDP的8.4% ,為城市的穩定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產業以製造業為主導,石化、黑色金屬冶煉等產業蓬勃發展。像華北石化、現代汽車工廠等企業,年產值超千億 ,2023年第二產業增加值1686.9億元,占GDP的38% ,是滄州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第三產業則以服務業為核心,金融、交通運輸、批發零售業貢獻突出 。2023年第三產業增加值2380.8億元,占GDP的53.6% ,展現出滄州在現代服務業領域的強大活力。
滄州的經濟發展得益於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交通網絡。京滬鐵路、京九鐵路、朔黃鐵路、邯黃鐵路、京滬高速鐵路貫穿轄區 ,為貨物運輸和人員流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同時,滄州靠近渤海,黃驊港作為重要的出海通道,進一步加強了滄州與國內外市場的聯係,促進了對外貿易和臨港產業的發展。
文化脈絡:底蘊深厚的傳承
滄州是一座文化底蘊極為深厚的城市,擁有眾多獨特的文化符號。它是中國著名的武術之鄉,有著悠久的武術曆史和眾多的武術門派 。滄州武術起源於春秋時期,曆經千年的發展,形成了八大門派,包括燕青門、八卦門、太極門等。這些門派各具特色,不僅在國內享有盛譽,還傳播到了海外。滄州武術不僅是一種技藝,更是一種精神象征,體現了滄州人民勇敢、堅韌的品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