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不了a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明錦衣衛95,大明錦衣衛1,汪不了a,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二、祖製之罪

第一章:構陷

1. 栽贓現場

暴雨如注,雨幕將嚴府裹成一團墨色。更鼓聲穿透雨簾,驚起簷下夜梟。嚴承影擱下狼毫,望著案頭《火器改良策》上未乾的墨跡,忽聞院外傳來鐵器碰撞聲。

"嚴大人,奉旨辦案!"錦衣衛千戶陸遠的聲音裹挾著寒意。朱漆大門轟然洞開,數十名錦衣衛舉著火把湧入,明黃色的火焰在雨霧中搖曳,將嚴府的青磚照得忽明忽暗。嚴承影尚未起身,寒光已抵住咽喉,繡春刀的冷冽氣息混著雨水撲麵而來。

陸遠抖開聖旨,餘光掃過嚴承影緊繃的下頜:"有人密報,嚴大人私通番邦,圖謀不軌。"話音未落,校尉們已如狼似虎地衝進書房。書架被推倒的聲響震耳欲聾,宣紙紛飛間,一卷《更造火器疏》飄落在地。嚴承影瞳孔驟縮——那本是他尚未完成的奏疏,此刻卻赫然多出朱批"儘廢水淬祖法"。

"好個膽大妄為的逆臣!"陸遠彎腰撿起奏疏,指尖在"水淬"二字上摩挲,"公然違背祖製,該當何罪?"嚴承影正要辯解,卻見陸遠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突然發現,這兩個字的墨色與其他字跡略有差異,邊緣還隱隱透出揭裱的痕跡。

就在這時,一本裝訂古樸的葡文書籍從暗格裡滑出。泛黃的紙頁上,佛郎機炮構造圖的精密草圖刺得人眼疼。"大人,找到了通敵密信!"校尉高舉著書籍,聲音裡帶著邀功的諂媚。嚴承影心如墜冰窖——這分明是徐光啟的《幾何原本》譯稿,他曾見過那獨特的裝訂孔和邊角的批注,可如今關鍵頁卻被替換得嚴絲合縫。

"嚴大人,還有什麼可說?"陸遠將書籍甩在案上,震得硯台裡的墨汁四濺。嚴承影盯著那本被篡改的譯稿,突然想起三日前徐光啟神色匆匆來訪,提及書房失竊一事。原來那時,陰謀的網就已經悄然織就。

與此同時,晉商王登庫之子王雲帆在午門外擊鼓鳴冤。"草民有冤!"少年跪在青石板上,雨水順著發梢滴落,"嚴承影在雁門關私會泰西匠人,圖謀不軌!"他抖開錦盒,一枚威尼斯金幣在雨中泛著冷光,"這就是證據!半月前,草民親眼見他將此物交予紅毛番人!"

朝堂之上,百官嘩然。那枚金幣內側刻著的家族徽記,實則是王登庫走私賬本夾層的裝飾。可此刻,沒人注意到金幣邊緣細微的磨損痕跡,更沒人在意王雲帆緊握錦盒的手在微微發抖。

嚴府內,陸遠的搜查仍在繼續。當他撬開嚴承影的暗格,露出的卻是一本《永樂大典》殘卷。"帶走!"他隨手翻了翻,書頁間掉出半片龜甲,甲骨文"淬"字在火光下若隱若現。陸遠眯起眼睛,將龜甲踹進靴筒——這或許又是一個絕佳的把柄。

雨越下越大,嚴承影被押解著走過庭院。他望著熟悉的回廊在雨幕中漸漸模糊,想起自己曾在這裡與徐光啟徹夜探討火器改良,那時的月光清朗,不像今夜這般陰森。錦衣衛的火把照亮了他的側臉,堅毅的輪廓下,是藏不住的悲涼與憤怒。

當嚴府的大門在身後重重關上,陸遠掏出懷中的密信,借著微弱的火光又看了一遍。信箋上隻有簡短的幾個字:"事畢,毀跡。"他將信紙湊近燭火,看著字跡在火焰中扭曲消失,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這場精心策劃的栽贓,終於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2. 朝堂圍攻

奉天殿內,龍涎香混著官員袍服的熏香在空氣中凝滯。嚴承影被兩名侍衛架著跪在丹墀下,飛魚服的金線繡紋在青磚上拖出歪斜的痕跡。他抬頭望去,鎏金龍椅上的萬曆皇帝神色陰晴不定,而丹陛兩側,早已站滿了手持奏疏、摩拳擦掌的官員。

"嚴承影蔑視祖製,罪無可赦!"禮部侍郎陳永年踏出班列,象牙笏板直指跪在地上的嚴承影,"臣請陛下翻閱《永樂鐵冶誌》,成祖皇帝早有聖訓——''禁用硝石淬火,違者斬立決!''"他展開懷中的古籍,泛黃的紙頁間,"禁用硝石淬火"六字墨跡鮮亮如新,在晨光下泛著詭異的油潤光澤。嚴承影心中一沉,那分明是用新墨後添的插頁,邊緣還留著揭裱時撕裂的毛邊。

"陳大人所言極是!"吏科給事中周應秋緊跟而上,"自太祖開國以來,鐵冶之法皆循古製,豈容這等狂徒肆意篡改?"他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回蕩,驚得梁上的銅鈴叮當作響。嚴承影掙紮著要開口,卻被侍衛猛地按下頭顱,額頭重重磕在青磚上。

就在這時,工部尚書趙誌皋捧著一卷泛黃的卷宗出列:"陛下,嘉靖八年匠戶暴動案便是前車之鑒!"他展開卷宗,蒼老的手指顫抖著指向某處,"當年推行冰淬法,致使軍器局爆炸,死傷千餘人!"殿內頓時響起一片嘩然,官員們交頭接耳,看向嚴承影的目光中滿是嫌惡。嚴承影卻盯著那行"死傷千人"的記載——"千"字的最後一豎明顯比其他筆畫更粗,墨跡也略有暈染,分明是由"百"字塗改而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大明錦衣衛1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錦衣衛1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