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行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32章 都四品了,想挖個洞還不行嗎?,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龍行風,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劃好田地,兩人騎著馬慢慢往回走。

路上,蘇潤無意間瞥見有幾畝地,上麵隻有零星的農人在忙活,而且,蘇潤還隱約看到了水流反射的光芒。

他不禁指著那處,疑惑地側頭問:

“卓然,那幾畝地種的什麼?”

葉卓然順著他指的方向看過去,目中閃過了然之色。

他對好友解釋:

“子淵,那是稻田。”

聞言,蘇潤驚了:

“稻田?潤之前沒聽過京城還能種稻子的啊?”

比起京城,清河省還更靠近南方一點,但他家裡之前都種的是豆和麥。

葉卓然笑笑,出言解惑:

“那裡種的占城稻是年初剛從南方引進的試驗品種。”

“據說是很好的品種,不僅耐旱、耐貧,而且生長周期短,聽聞,在南方甚至可以一年三熟。”

“年初引入京城後,沒幾個月就收獲了,隻是如今天氣漸冷,播下去的種子,不少沒生長,這才派了幾個農人日常照看。”

“其實我們也都在摸索這占城稻的習性。”

說完,葉卓然還對蘇潤笑道:

“我第一次來官田時,正好趕上稻子成熟。”

“當時跟你現在一樣驚訝,我挽起褲腿下去幫忙,手腳都不受控製,隻覺得神奇。”

他收過十多年麥子,還是第一次收稻。

或者說,他今年才第一次真正見稻田。

尤其這稻田還在北方。

“不過這占城稻,不但熟的早,連產量都比彆的品種多,據說連宋尚書都特意過問此事。”

葉卓然與蘇潤分享趣事,卻喚醒了蘇潤的靈感:

雜交水稻,不就是提高產量的典型代表嗎?

隻見他倏地轉頭,認真的看著葉卓然,問:

“卓然,你有沒有想過,把不同的稻子進行嫁接,弄出顆粒飽滿、產量多、口味還好的新稻種?”

“或者不隻稻子,包括其他水果蔬菜穀物也可以?”

蘇潤這突如其來的大膽想法,把葉卓然問懵了,嘴唇張張合合,好半天答不上來。

最後,嘗試理解的葉卓然,從另一個角度,勉強找出思路:

“子淵此言,是否就像前段時間,花坊根據兩種不同顏色的牡丹花,培育出來的新品種?”

這角度也沒錯。

蘇潤點頭,認真接話:

“對,就是這個意思。”

“你看我家拉貨用的騾子,不還是馬和驢的產物嗎?”

“就比如占城稻,若是嘗試跟其他稻子培育,說不準,會有更好的品種稻。”

“龍生九子,鳳育九雛,不也是這樣的道理?”

葉卓然陷入沉思:

子淵說得對啊!

牡丹可以培育出新品種,為什麼糧食不可以?

“子淵,那你對培育之法,有思緒嗎?”葉卓然若有所思地問。

這還真問到蘇潤的盲點了。

他思索片刻,給出了個不算回複的回複:

“也許,花坊的花農能有些頭緒?”

葉卓然也不失望,隻是跟蘇潤商議:

“子淵,你那玻璃棚,能否給我開辟出一塊地方,讓我趁著冬日研究一二?”

冬日田間也沒什麼勞作,便是加上子淵的蔬菜大棚,也沒什麼活計。

倒是可以趁地方,研究研究方才的新想法,葉卓然心想。

蘇潤沒推脫,直接道:

“沒問題,潤屆時讓工部的人,在旁邊給你蓋個小的玻璃棚。”

想了想,蘇潤也道:

“要不潤上書太子殿下,從各地調來些農官,配合你研製新物?”

這太大張旗鼓,葉卓然思索片刻,婉拒了:

“還是算了,我先跟蘇大哥研究研究,若是不行,戶部也有南方晉升來的農官,有需要的話,我去找他們。”

蘇潤沒說什麼,隻是鼓勵道:

“我覺得雜交水稻肯定能弄出來,但肯定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得慢慢來。”

“你看那些牡丹花,從前朝到現在,幾百年了,也就培育出那麼幾個新品種。”

“這東西,說不準就要弄一輩子了。”

蘇潤擔心好友鑽牛角尖,故此安慰。

葉卓然明白蘇潤意思,當即笑道:

“若是能讓後人衣食足,卓然無怨無悔。”

玉泉六子中,葉卓然比不過天縱奇才的蘇潤,也不像梁玉鴻運當頭。

他沒有張世的左右逢源,也學不來司彥的冷靜銳利,甚至連沉穩大氣都不如徐鼎,但他一直很有自知之明。

所以,即便乘好友東風而起,他也踏踏實實地料理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驕不躁。

蘇潤相當了解好友,聽到這話,也放心了。

他們回到草棚的時候,蘇豐和張世還在村子裡忙活移栽菜蔬。

葉卓然眼裡全是活兒,蠢蠢欲動:

“子淵,我去幫蘇大哥和昌永。”

抱著閒著也是閒著的態度,蘇潤也跟上去幫忙。

蘇豐移栽蔬菜的地方,是幾間破屋。

這地方早就沒人住了。

四周低矮的土牆有多處塌陷,斷壁殘垣勉強撐起房屋建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