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行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章 去縣裡,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龍行風,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蘇家小院就是傳統農家院的樣子。

外麵圍著一圈低矮的土牆,北麵是三間正房,西麵是兩間廂房,東邊是雜物房和廚房,廚房下麵還有個地窖。

正房中間是堂屋,兩側是耳房。

堂屋用來吃飯和待客。

兩側的耳房,蘇豐和李氏一間,蘇大寶和蘇二寶一間。

蘇潤和蘇行夫妻倆,則都在西側廂房住。

蘇潤回來的時候,張氏已經在堂屋繡帕子了。

兩個小侄子也在炕上呼呼大睡。

蘇潤打了個招呼,一頭紮進屋子裡思考起來:

學堂現在是去不了的。

不說夫子還願不願意收他,主要是他也沒錢再交一次束修。

當務之急,還是得先賺錢。

隻是。

他現在兜比臉還乾淨。

柳林村又是一馬平川,連想去山裡碰運氣都沒機會!

蘇潤發愁,滿屋亂轉。

腦子裡淨想著怎麼才能空手套白狼。

他視線落到院裡曬著的豆子上,靈光一閃:

“有了!”

陳旉(fu)《農書》有雲:四月種豆,耘鋤如麻,七月成熟矣。

如今豆子剛收上來沒多久,正新鮮著!

“哈哈,天助我也!”

蘇潤大笑著奔出屋,麻溜地把豆全都收回去,放在陰涼處。

豆子乾了可就影響他賺錢的速度了!

“潤子,你動這些豆子乾啥啊?”

張氏聽見動靜來攔:

“想吃豆飯跟二嫂說就行,二嫂晚上就給你做!”

蘇潤把豆子一股腦倒進盆裡:

“二嫂,我方才在書上看見個賺錢的法子,說是可以用豆子做東西來賣。”

“我想試試,要是做成了,肯定賺大錢!”

張氏恍然大悟,自告奮勇來幫忙:

“那具體是怎麼回事?你說,二嫂來做!”

她根本就不喜歡繡東西。

最開始是因為她娘覺得她性子太急,讓她學這個壓壓。

後來是能靠著這門手藝貼補家用。

一聽能發大財,她火急火燎地把繡品放了回去。

反正洗豆子也不是什麼重活。

蘇潤沒來得及攔,乾脆就拉了張氏一起乾。

第一次,蘇潤也沒敢洗太多,洗了幾斤後,就搬去地窖裡泡著。

張氏不理解,但很期待。

豆子泡著,蘇潤也回房間,提筆洋洋灑灑寫了好幾張紙:

秘方!

“能不能賺到第一桶金,就看你們的了!”

蘇潤吹吹半乾的字,笑眯了眼。

傍晚。

蘇豐三人乾完活回家。

從張氏嘴裡聽說蘇潤泡豆子想賺錢,也沒當回事,隻交代他好好讀書,不要東想西想。

蘇潤嘴上‘好好好’,答應的很溜。

但第二天天剛蒙蒙亮。

蘇豐他們一出去乾活,蘇潤就起身去了地窖。

見豆子都泡漲了,蘇潤滿意的點點頭。

他把其中一大半平鋪在底部放了麻布的簸箕上。

又在豆子上蓋了一層麻布。

澆了一遍水後,蘇潤拿著剩下的豆子走到石磨邊。

張氏也還惦記著蘇潤說的發大財。

見蘇潤洗磨盤,也上手幫忙,又好奇地問:

“潤子,你這是要磨豆粉?”

蘇潤搖搖頭:

“不,我要磨豆漿。”

據傳漢代淮安王劉安曾將大豆用水泡漲後磨碎、過濾、煮沸製成豆漿,但實際上因為傳統飲食習慣的阻礙,豆漿直到元代才真正出現在街頭小巷。

蘇潤洗乾淨磨盤,開始磨漿。

張氏站在旁邊幫忙加水,還按照蘇潤的要求,添了一小把米進去。

添米時,她心疼的手都抖了:

但願這真的能賺錢……

石磨重的很,豆漿還得反複磨才能磨細。

蘇潤沒那個巧勁兒。

手都快磨出泡了,才磨出小半桶豆漿。

這時候,太陽已經完全出來了。

想著今天還得去縣裡跑一趟,蘇潤也就停了手。

把磨出的豆漿搬去廚房,用麻布過濾,最後將過濾好的液體倒進鍋子裡煮開。

熱霧騰騰,香味兒彌漫整個廚房。

蘇潤煮好豆漿,嘗了一口。

覺得味道沒問題,就給張氏也倒了一碗:

“二嫂,你嘗嘗味道怎麼樣?”

“喝著挺香,豆腥味兒也沒了!沒想到豆子還有這種吃法。”

“要是放點糖更好喝。”可惜家裡沒有。

見太陽已經高高掛起。

交代二嫂務必保密,不要把豆漿的事情說出去後,蘇潤留了個鍋底,把其餘豆漿倒進盆裡晾涼。

秉著不浪費糧食的想法,他把鍋底的豆漿跟豆渣煮了煮,添上黃豆、野菜,做成了合渣。

打發張氏早早去送飯,蘇潤打了兩竹筒豆漿,背起箱籠悄悄出門了。

臨走前。

還抓了一把張氏曬好,準備做繡活兒的乾桂花。

柳林村隸屬青陽府的玉泉縣。

從村裡到縣裡,坐牛車大概一個時辰,但需要一文錢。

蘇潤沒有錢,隻能辛苦兩條腿。

日頭逐漸移到頭頂。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