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奇策抗蝗
十年螢火照君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9章 奇策抗蝗,大秦帝母:係統助我改寫曆史,十年螢火照君眠,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二日清晨,鹹陽宮金殿內燭火搖曳,嬴政身著十二章紋冕服端坐在龍椅上,目光如炬地掃視著下方群臣。
三十六麵玄色戰旗在殿內獵獵作響,仿佛也在為即將到來的嚴峻議題而屏息。
“諸位愛卿,昨夜察哈爾觀星象,示熒惑守心,今晨又探得西北方向飛蝗蔽日,蝗災將至。此乃關乎大秦民生、糧草的大事,今日朝會,便商討如何應對。”嬴政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卻難掩其中的憂慮。
荀子率先出列,白須隨著動作輕輕晃動,神情凝重道:“大王,蝗災自古以來便是大患,所到之處,莊稼儘毀,百姓流離失所。依老臣之見,當務之急是組織百姓搶收尚未受災的莊稼,減少損失。同時,開倉放糧,穩定民心,避免饑荒引發動蕩。”
韓非微微頷首,上前一步,手中竹簡在燭光下泛著冷光:“荀師所言極是。但僅僅搶收與賑濟隻是治標之法。臣以為,應立法令,鼓勵百姓捕殺蝗蟲,捕殺數量可抵賦稅徭役,如此方能調動百姓積極性,從根源上遏製蝗災蔓延。”
李斯眼神銳利,思索片刻後說道:“二位所言皆有道理。不過,除了這些,還需加強各地驛站傳遞消息的效率,讓災情能及時上報,朝廷也好迅速做出應對。並且,可提前規劃災後重建,引導百姓種植耐旱、抗蟲的作物。”
蒙驁身為武將,此刻也皺著眉頭出列:“大王,臣擔心蝗災會引發流民暴動,邊境防禦力量也可能因此受到影響。是否需調撥部分軍隊,一方麵協助地方官府安置流民,另一方麵加強邊境守備,以防六國趁亂進犯?”
殿內群臣紛紛點頭,對蒙驁的擔憂表示認同。一時間,眾人各抒己見,商討聲此起彼伏。
這時,甘茂捋著胡須,提出新的憂慮:“諸位所言雖好,但捕殺蝗蟲談何容易。蝗蟲飛行速度極快,且數量龐大,百姓僅憑雙手或簡陋工具,難以有效捕殺。若不能解決這個問題,韓非先生的提議恐難實施。”
此言一出,殿內頓時安靜下來,眾人都陷入了沉思,臉上滿是愁容。
就在這時,趙姬從側殿緩緩走出,貓小統乖巧地蹲在她肩頭。她目光掃過眾人,輕聲說道:“哀家倒是想起一事。我曾在一些奇聞中看到,雞和鴨乃是蝗蟲的天敵,若能驅使大量雞、鴨去捕食蝗蟲,或許能事半功倍。”
殿內先是一片寂靜,緊接著響起一陣竊竊私語,群臣臉上皆是驚訝與疑惑之色。
公孫衍忍不住率先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質疑:“太後,雞、鴨雖能捕食蝗蟲,但它們如何能聽從驅使?且數量龐大的雞、鴨,又該如何組織調配?這聽起來,倒像是兒戲。”
田正坤也跟著搖頭:“太後,蝗災來勢洶洶,關乎大秦根基,萬萬不可如此草率。雞、鴨習性難馴,怎能指望它們去對抗蝗災?”
蒙驁更是神色嚴肅:“太後,行軍打仗講究謀略,對抗蝗災亦如此。雞、鴨之事太過荒誕,恐難成大事,還請太後三思。”
韓非雖未直言反對,但也委婉說道:“太後心係大秦,想法新奇。隻是此事太過離奇,缺乏實際驗證,貿然推行,恐怕會浪費人力物力,還望太後慎重考慮。”
荀子捋著胡須,歎了口氣:“老臣雖敬佩太後敢於創新,但對抗蝗災需穩妥之策,此等未有先例之事,還需從長計議。”
趙姬看著眾人質疑的目光,心中有些著急,但麵上仍保持著鎮定,解釋道:“諸位大人,哀家並非隨意提出。雞、鴨喜食蝗蟲,這是天性。若能加以引導,或許真能成為對抗蝗災的利器。我們可先小規模試驗,若可行,再大規模推行。”
然而,群臣依舊大多不以為然,紛紛搖頭反對。
嬴政見此情景,抬手示意眾人安靜,目光堅定地看著趙姬:“阿母心係大秦,提出新想法,勇氣可嘉。雖眾人對此存疑,但不妨先按阿母所說,選一處災情較輕之地進行試驗。若真能成功,那便是大秦之福;即便失敗,損失也在可控範圍內。”
趙姬感激地看了兒子一眼。
嬴政又轉頭對群臣說道:“荀卿負責統籌救災與穩定民心之事;韓非即刻擬定捕殺蝗蟲抵賦稅的法令;李斯安排驛站傳遞災情;蒙驁將軍調撥部分軍隊協助地方;至於雞、鴨試驗之事,便由阿母負責。諸位務必各司其職,全力應對蝗災,不可有絲毫懈怠!”
“臣等遵旨!”群臣齊聲應道,雖對雞、鴨之事仍持懷疑態度,但大王之命不可違,也隻能領命行事。
朝會結束後,趙姬帶著貓小統回到宮殿。貓小統跳下來,在她腳邊轉了兩圈,說道:“宿主,群臣似乎不看好你的提議呢。”
趙姬輕輕歎了口氣:“我也知道這想法聽起來匪夷所思,但前世確有其事,我相信一定能成功。隻是,這試驗必須謹慎,不能有半點差錯,否則不僅無法解決蝗災,還會讓我失去眾人的信任。”
“宿主放心,我會幫你監測試驗數據,提供可行方案。”貓小統晃了晃尾巴,眼中藍光閃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大秦帝母:係統助我改寫曆史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秦帝母:係統助我改寫曆史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