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燈輕劍斬黃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25章 符印再爭,巴圖虎,青燈輕劍斬黃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 525 章:符印再爭(回曆 684 年冬?大都斡耳朵宮闕)

銅漏滴答聲切割著殿內凝滯的空氣,貴由的目光如鷹隼般落在蕭虎腰間的雙虎頭符上。玄鐵鑄刻的虎首吞口在燭火下泛著冷光,虎口銜著的磁石芯折射出幽藍光暈,與蒙古宗王們腰間狼頭符的鎏金紋飾形成刺眼對比。斡赤斤王爺的牛皮靴碾碎炭盆中劈啪作響的火星,貂皮大氅上的雪粒落在青磚上,融成點點水漬:"大汗,蕭虎獨掌雙符十載,如今漢地三十六衛隻認虎符不認金璽,這是要在長城內外築起兩道江山!"

二十餘位蒙古宗王同時按劍起身,狼頭符與鎖子甲碰撞出細密的金屬顫音,恍若草原上狼群的低嚎。蕭虎卻神態自若,指尖輕輕摩挲符身暗紋 —— 那是三年前與蒙哥合鑄時,以克魯倫河走向為紋、長江水脈為飾的專屬印記,此刻在掌心泛著溫潤的包漿。

七日前的深夜,暗影閣首領林縛頂風冒雪闖入樞密院,衣襟上的冰碴尚未融化,便單膝呈上浸著草原寒氣的密報:"斡赤斤聯合十二翼千戶,以 '' 符印專權 '' 為由串聯諸王,欲奪漢軍萬戶統轄權。" 蕭虎連夜調閱商盟三年關稅底冊,命人用磁石粉末在調兵記錄旁標注宗王副署印鑒,每一道磁痕都暗合《大元兵製》的朱砂批紅。

此刻麵對彈劾,他解下雙虎頭符,鄭重托於鎏金漆盤:"諸位王爺既言專權,便請細看這符印如何調度兵馬。" 玉盤掠過宗王席間,符身磁石與鐵劍相吸的細微震顫,讓幾位老王爺的鐵胎弓梢不自覺偏向案幾 —— 那是成吉思汗時代便流傳的磁石避邪之術,此刻卻成了權力製衡的無形標尺。

"去歲克魯倫河告急,雙符夜出,虎衛營兩萬騎三日內集結完畢;今春撫州警報,符令晨至,屯田漢軍與蒙古騎兵已按《武經總要》混編列陣。" 蕭虎展開丈二輿圖,紅色標記如血脈貫通長城內外,"每一次調兵,皆有樞密院金箔批文;每一筆糧草,都經宗王會盟核驗。" 他指尖劃過地圖上的磁石標記,"這些不是私軍,是大元的長城。"

斡赤斤突然甩出擊劍般的羊皮卷,狼頭印鑒在錦緞上撕裂出刺耳聲響:"《大紮撒》明載,調兵符印分屬左右萬戶,成吉思汗何曾讓漢人執蒙古之符?" 他布滿老繭的手指指向蕭虎,"其麾下王堅掌漢軍十萬,張弘範統屯田八衛,漢地軍府如今隻知雙符令,不聞宗王詔,這是變祖宗的斡耳朵為漢人的衙門!"

殿中氣壓驟降,唯有蕭虎輕笑一聲,從玉匣中捧出《蒙古秘史》譯本,翻至 "木華黎受封太師國王" 一節:"王爺可知,太祖爺西征時,命木華黎國王持九斿白纛,節製漢地諸軍?" 他指尖劃過泛黃的羊皮紙,"祖製非鐵鑄,太祖 '' 各依風俗 '' 的遺訓,正是讓草原的狼與漢地的羊同牧一片草場。如今雙符分掌蒙漢兵馬,正是遵循 '' 胡漢一家 '' 的開國精神。"

貴由的手指叩擊著鑲嵌鬆石的王座扶手,忽然轉向忽必烈:"皇弟如何看待符印之權?"

忽必烈向前半步,銀鼠符在胸前閃爍微光:"皇兄,蕭大人的雙符調令,暗合太宗朝 '' 探馬赤軍 '' 混編之法。" 他展開虎衛營軍功黃冊,"去年撫州之戰,混編軍斬首七千級,其中蒙古勇士持彎刀破陣,漢軍弩手列盾護翼,符印之下,不分蒙古漢軍,唯有大元鐵騎。"

斡赤斤的副官突然闖入,漆盒中賬單在燭火下泛著詭異的青光:"大汗!商盟私賬顯示,蕭虎私扣稅銀二十萬兩,儘皆用於打造刻有雙虎紋的私軍甲胄!"

蕭虎卻向耶律鑄頷首,三口銅箱在殿中砸出悶響:"第一箱,是商盟運往草原的鐵器賬冊,每頁皆有宗王印鑒與樞密院關防;第二箱,是虎衛營兵器造冊,每副鎧甲皆刻有屯田所糧賦折抵的千字文編號;第三箱 ——" 他親手掀開最沉重的箱蓋,千枚磁石雷在月光下泛著冷冽藍光,"是西北戰場繳獲的叛黨兵器,其鐵芯刻著 '' 海都私礦 '' 銘文,而我大元的磁石雷,每一枚都鑄有 '' 至元二十一年漢地稅銀 ''。"

貴由起身審視磁石雷,指尖撫過陰刻銘文,忽然抬頭:"這些兵器與符印何乾?"

"回大汗,雙符合璧時,磁石感應可啟軍械庫銅鎖。" 蕭虎指向符身吞口處的磁石芯,"若符印旁落,這些護國利器便會成為叛黨屠刀。" 他突然提高聲音,"諸位說我中飽私囊,可曾去過我的私宅?除了半箱被戰火熏焦的兵書,唯有虎賁書院學子的拜師帖,每一張都寫著 '' 願為大元效死 ''。"

殿外突然傳來急驟的馬蹄聲,雪地吱吱作響。王堅渾身浴血闖入,甲葉間的冰水在青磚上彙成血痕:"大汗!海都叛軍趁朝會突襲撫州,末將憑雙符急調三萬混編軍,於克魯倫河上遊擊潰敵騎!" 他抖開染血的戰報,封皮上貴由係狼頭印鑒觸目驚心,"繳獲密信顯示,叛黨計劃裡應外合,奪符印以令諸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巴圖虎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巴圖虎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遊戲競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