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煎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1章 調兵遣將,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高煎果,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高楷笑了笑:“傳我軍令,從三道募兵五萬,以供調用。”

“米倉道這一路,由哥舒浩為主將,晏清為記室參軍,率兵兩萬。”

“水路,則由段治玄為主將,馬規元為副將,率兵一萬五千之數。”

“竇公,有勞你調撥糧草。”

“得令!”眾人凜然遵從。

夏侯敬德見諸將皆有任命,卻遺漏他一人,不由甕聲道:“主上,末將願領兵出征。”

高楷笑道:“稍安勿躁,早晚必有任命,還愁沒有立功之機麼?”

“是!”夏侯敬德放下心來。

想了想,高楷朗聲道:“傳令元整,命他率領五千兵卒,從葭萌關進發,直取劍門關。”

眾人皆大惑不解。

劍門關易守難攻,主上已然決定繞行,為何又派遣元整前往攻取?

這區區五千兵卒,怎能建功?

楊燁咂摸片刻,詢問道:“主上可是故布疑陣,迷惑劍門關守將?”

高楷淡笑道:“兵法雲,實則虛之,虛則實之。”

“既繞過劍門關,便叫元整領兵佯攻,牽製蜀軍主力。”

“如此一來,米倉道、水道兩路兵馬,正可伺機而動。”

“主上思慮周全。”眾人皆是讚歎。

楊燁卻頗為疑惑,以往之時,每逢戰事,主上必定率軍親征,身先士卒,此次為何裹足不前?

正思慮時,忽聞高楷鄭重道:“此次征伐蜀國,至關緊要,絕不可疏忽大意。”

“望爾等齊心協力,共舉大事。”

拿下劍南道,便坐擁四道之地、七十五州。

更有蜀地這個糧倉,人口殷實,足以成就帝王基業。

堪稱立國之戰!

“遵令!”眾人轟然應諾。

待眾人告退,高楷登高望遠,暗思:這一戰,頗不尋常。

似有何處被我忽略了,卻又想不起來。

他放眼望去,無論金牛道、米倉道,還是水道,皆籠罩在一片迷霧之中,不知根底。

“看來,兵分兩路,雖為上策,卻缺乏某個契機。”

“若無這個契機,恐怕金牛道、水道皆是困頓,無法建功。”

正是基於此,他方才決定,暫且在南鄭坐鎮,觀望形勢。

“但願一切順遂,早日攻取蜀國,一統神州西北。”

……

話分兩頭,卻說劍南道,成都。

王宮中,群臣濟濟一堂。

“高楷來勢洶洶,孤該如何應對?”張常遜神色慌亂。

孟之祥拱手道:“大王,當務之急,須得調兵遣將,前往各處關隘鎮守,禦敵於成都之外。”

張常遜猶豫不決:“孤聽聞,高楷頗為仁德,不殺降者,我等何不順勢投降,保全性命?”

他自小長於深宮,婦人之手,不通軍事,性子仁弱。

卻無領兵之能,也無頑抗之心。

甚至想著,獻城投靠,繼續過安逸日子。

然而,孟之祥厲聲喝道:“大王慎言!”

“高楷仁德之名,不過自吹自擂,怎可輕信?”

“何況,一旦投降,宗廟社稷必然不存,九泉之下,大王有何顏麵去見列祖列宗?”

張常遜囁嚅道:“孤不說便是。”

“隻是,高楷勢大,該如何抵抗?”

“為今之計,唯有嚴防死守,令高楷無功而返。”孟之祥沉聲道,“若要守蜀地,必守劍門關。”

“大王須得派遣一員大將,前往坐鎮。”

張常遜頷首:“長史可有舉薦?”

孟之祥正要開口,忽見一員老將應聲而出。

“大王,末將不才,願鎮守劍門關。”

張常遜看去,卻是他父親留下老將,嚴光遠,為昭武將軍,不由點頭。

“可!”

“便由老將軍,率兵三萬,駐守劍門關。”

“務必禦敵於關外,勿讓高楷前進一步。”

“末將領命!”嚴光遠肅然應下。

眾人皆是讚同,嚴光遠雖年過半百,卻頗為悍勇,此前一直鎮壓西南,殺得異族聞風喪膽。

前些時日,方才調回成都。

“大王,高楷坐擁山南西道,可由渝州進發,走水道,逆流而上,不可不防。”孟之祥複又開口。

“依臣愚見,可派一萬兵馬,交由瀘州刺史韋適調度,防備敵軍。”

張常遜頷首:“就依長史之言。”

“大王,高楷率軍來攻,唯有金牛、米倉、水路三道可走。”下首,司馬崔鴻漸驀然開口。

“金牛道有劍門關為阻,更有嚴將軍鎮守,不必擔憂。”

“水路亦有韋刺史禦敵,唯一可慮者,唯有米倉道,須得提防高楷突襲。”

張常遜麵露疑惑:“高楷怎會兵分三路,莫非不怕我等各個擊破?”

崔鴻漸回言:“大王,兵不厭詐,不可不防。”

“何況,高楷頗知用兵之事,未嘗敗績,絕不可以常理揣度,須得多做準備。”

“依微臣愚見,可派一將前去梓州鎮守。”

張常遜點了點頭:“該派何人前去?”

“臣舉薦一人,必能守禦梓州,防備敵軍來犯。”

“哦?”張常遜好奇道,“此人姓甚名誰,何方來曆?”

“此人名為裴行基,出身聞喜裴氏,能文能武,頗能治軍。”崔鴻漸回言,“由他鎮守梓州,大王可高枕無憂”。

張常遜正要答應,忽見孟之祥喝道:“不可!”

“此人曾屢次三番,敗在高楷手中,名不副實。”

“縱然出身不俗,卻無用兵之能,斷不可為梓州守將。”

崔鴻漸麵泛怒火:“勝敗乃兵家常事,怎可因一時失利,便全盤否定?”

“裴行基家學淵源,有名將之姿,假以時日,必成大器。”

孟之祥嗤笑道:“崔司馬此言,簡直異想天開。”

“裴行基徒有其表,怎能委以重任?”

“更何況,他為外人,先仕齊國公,再仕我蜀國,三心二意,怎能輕信?”

崔鴻漸大怒,兩人針鋒相對,爭吵起來。

張常遜不勝其煩,叫道:“此事容後再議,勿要吵鬨!”

孟之祥拱手道:“大王,梓州守將不必急於安排,可令刺史暫作抵抗。”

“倒是江油關,須得派人鎮守,以防敵軍,從陰平小道突至。”

崔鴻漸哂笑一聲:“陰平小道荒廢數年,早已掩埋不見。”

“又處在崇山峻嶺、深澗大澤之中,毒蟲猛獸肆虐,瘴氣彌漫,何須派人駐守,多此一舉?”

喜歡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