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蘇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章:鐵腳仙,劍出大唐,一片蘇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三章:鐵腳仙第12頁 角悟子武功平平,但博通經籍,見識不俗。 否則也不能把那些江湖拜客忽悠得團團轉。 然而 此刻卻疑神疑鬼,袖中手指微微發顫,心中連道‘不可能’。 複問道:“你已控製脈氣在足少陰腎經間周天行走?” “正是。” 老道知曉徒兒稟性,不會在這事上騙人,多此一問,隻是懷疑耳背聽錯。 練武之人若練出內家真氣,一旦打通經脈,真氣在一條經絡中運行周天不足為奇。 脈氣卻比較特殊。 角悟子背過身,朝外連踱數步,腦中思索不休。 人之脈氣隨氣血衍生的血氣而動,受時辰節令影響,故而一些打穴高手能算準時辰打擊穴道,截住脈氣,進而引動氣血,殺人於無形。 諸如“截脈手”之類的武功,根源在此。 時辰節令順應自然,自有天時,往複循環亙古未逆。 人之脈氣亦如此,可以順著氣血行進方向過一穴一經,甚至周遊全身。 但想在一條經絡中循環,勢必使脈氣逆行,這絕無可能。 氣血對衝,這人不就走火入魔身受內傷了嗎? “師父,難道我練出岔子了?” 周奕見他麵色如鐵,心下惴惴。 “隨我來。” 角悟子說罷便朝門外走,周奕快步跟上,兩小道童忙提著食盒,撿起門口的燈籠跑到前方引路。 踩著石板一路無話,直走向偏殿側邊緊貼著山壁的練功房。 晚間練功房關了門,晏秋上前叫門。 “吱呀”一聲。 門內走出個身著藍色練功服的粗獷漢子,此人名叫張誠,小名張三,是一位想拜師的信客。 角悟子念他虔誠便授太平符篆,成了道場籙生,大抵相當於記名弟子。 練功房一直由他看守。 “取石鎖來。” “是。” 張誠帶著一絲疑惑,將練功房兵器擺架旁的石鎖搬到幾人麵前。 那肌肉虯結的臂膀在燭火中泛著油光,擺開架勢拱手道: “天師,可是要考校弟子的石鎖功?” 他有心展示,畢竟石鎖功是他拿手好戲。 “你先看著。” 練功房閃爍燭火,老道瞧過周奕神色,這才道:“徒兒,你來。” 周奕往前一步。 老道又加了一句,“用腳。” 一旁看戲的漢子聽了這話,盯著地上麻石鑿製的石疙瘩兀自驚奇。 石鎖功是一門硬功夫。 此功由簡而繁,由輕而重,分成‘舉懸翻頂背盤接’七法,以增臂力。 因此又稱‘七拿石鎖功’。 用腳去練,可真是聞所未聞。 張誠瞧了瞧周奕的年輕俊麵,觀其身形覺得略顯單薄,心底卻不敢有半分小覷。 這位透著一些書卷氣的年輕道長,那可是太平道第二號人物。 夫子山角悟子天師乃雍丘成名數十年的高手,其門下大弟子雖不顯山露水,卻也早有聲名。 張誠忽然明悟,他心想: ‘前幾日周師兄一直避門不出,想來是在練功,此時定是功力精進了。’ 於是站在一旁,細細觀瞧。 周奕來到石鎖邊,這塊石鎖不算輕,足有四十多斤。 他不明師父深意,隻好照做。 抬起右腳勾住石鎖,玄真心法立時運轉,脈氣急從湧泉竄出,頃刻到達然古穴。 然古有“燃”之意,為湧泉井口上的滎火穴位。 二穴相連,即水中有真火,地心有真熱。然古又名龍淵,猶雷龍之火出於淵。 周奕這邊脈氣一動,立時調動氣血搬動氣力,在然古處驟然爆發,直貫足少陰腎經! 重逾四十斤的石鎖被他一瞬間輕輕提起。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三章:鐵腳仙第22頁 周奕心下驚悚,石鎖如鴻毛般離地,腳上似沒感覺到石鎖重量! 脈氣衝至俞府穴,此穴平於璿璣,璿璣為運轉,又有府為聚,本就有通利聚散之用。 此時在氣穴頂端,周奕的功訣產生奇效。 脈氣竟詭異反衝,如水銀瀉地逆貫足少陰腎經。 這一刻,周奕抬起石鎖的右腳依然沒感受到多少石鎖重量。 可體內氣血因搬力而奔湧,心臟劇跳。 跟著左腿往下一沉! 腳踝邊蕩出一層勁風,呼啦啦吹起練功房地麵塵灰。 這時才覺右腳沉重,周奕把持不住,腳尖往下一順任憑石鎖“砰”一聲砸在地上。 角悟子表麵不動聲色,袖中手掌已沁出汗珠。 成了! 不是走火入魔,真的是脈氣循環! 周奕挪開一步,在一旁站定不動。實在是他第一次這般運功,導致兩腿酸麻。 兩小道童提著燈籠朝前一照。 不得了,練功房的地上留下了一個腳印。 晏秋用隻有夏姝才能聽見的細小聲音快速嘀咕一句:“吞噬牛鬼後的氣力。” 周奕瞧見了,心下了然: ‘之前右腳沒感受到石鎖重量,原來是將其中力道卸於左腳。 師父真是博學,竟曉得這等詭異的運勁法門,若是我自己摸索,恐怕難窺此道。’ 盯著地上的腳印,他又覺奇妙,若在金老江湖,隻這一招恐怕就要被人稱一聲“鐵腳仙”。 那邊的張誠早把驚訝掛滿麵孔,眼中滿是佩服。 ‘了不起,石鎖功竟能這樣練。’ ‘周師兄高明啊!’ 一直沒說話的角悟子適時看向張誠,悠悠開口:“勤能補拙,你的石鎖功還要多練。” “是!” 望著地上的腳印,張誠哪有話反駁,語氣誠懇無比。 幾人離開練功房,角悟子支走兩小道童,詢問一番練功過程。 對於自己的授業恩師,周奕當然不會隱瞞。 浮雕的事沒說,玄真觀藏第二幅坐像的練法卻如實相告。 老道欣慰已極:“巧思如天授。” 沒評價練功法門的好壞,隻誇了這一句。 這時又回答周奕之前那個疑問:“天不生無用之人,地不長無用之草。人各有異,練功速度也不一樣。 道門心法應順應自然,隻要不走火入魔,你按照自身條件去練便是,何必掛牽。” 周奕受教點頭。 “另有一事,你練功虛實除了為師,切莫告知第二人。” 周奕深以為然:“花枝葉底猶藏刺,人心難保不懷毒。” 老道微笑:“孺子可教也。” “……” 回到自個的廂房沒多久,晏秋和夏姝又將熱好的飯菜送了過來。 “你們兩個準備一下,過幾日八鬥廟附近有場法事,隨我一起下山布道。” “好的,師兄!” 兩小答應得積極,小孩天性愛玩,山下可比道場熱鬨。 周奕想去山下露個臉,免得西河渾元派那幫人以為他死了。 越是這個時候,越不能叫人瞧出沒底氣。 不知道是不是太餓,這一晚周奕飯量大漲。 廂房外的院落中,兩個小跑腿從廚房端來了最後幾個發硬的蒸餅。 晏秋提著燈籠站在門外,他拍了拍夏姝。 二人一齊朝窗戶看。 隻見窗扇油紙上有一團人影,正拿著東西大嚼,那人影隨著燭火晃動扭曲,大半夜靜悄悄的,遠遠瞧去當真滲人。 夏姝翻了翻白眼,已經猜到晏秋要胡說些什麼了。 “吞噬牛鬼後的飯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