姒洛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22章 龍潛於淵(77),四合院:一人縱橫,姒洛天,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馬車抵達潤水寨時,盛夏的陽光正烈,瀑布的水汽在陽光下折射出一道七彩的虹,卻掩不住村寨裡的慵懶氣息。與留音鎮的熱鬨不同,這裡的竹木房屋大多敞著門,卻少見人影,隻有幾隻老母雞在院壩裡踱步;屋簷下的水鏡蒙著厚厚的青苔,鏡麵模糊得照不出人影,凝結的水珠滴落在水桶裡,發出單調的“滴答”聲,像在打盹;瀑布下的蓄水池泛著墨綠色,水麵漂浮著落葉和枯枝,池邊的石板路長滿了滑膩的綠苔,顯然許久沒人清理。
“村東頭的老秦家,水田都快長滿野草了。”挑著水桶的年輕姑娘把水桶放在自家門檻上,桶裡的水泛著淡淡的黃,“他男人以前天不亮就去田裡,現在太陽曬屁股了還在竹椅上躺著,說‘辛辛苦苦種一年,不如人家城裡打工一個月’。他兒子考上大學,本來是寨子裡的驕傲,現在倒成了他偷懶的借口,說‘反正以後兒子在城裡紮根,我種這田乾啥’。”
陳硯的納煞鏡懸在村寨上空,青光穿透潮濕的空氣,照向瀑布源頭的水鏡群。那些掛在竹木屋簷下的水鏡果然如鏡中所見,青苔下的鏡麵泛著灰敗的光,鏡中映出的人影都眼神渙散,動作遲緩,像是被抽走了筋骨。最觸目的是蓄水池中央的“聚水石”,這塊天然形成的黑石本是水鏡的核心,能淨化水質,此刻卻被青苔完全覆蓋,石縫中滲出的水汽帶著苦澀的味道,正是怠惰煞的源頭。外鄉人留下的“躺平”言論,像層油膩的薄膜,蓋在聚水石上,讓水汽無法正常循環,才讓泉水變苦。
“不是懶得多可怕,是丟了‘過日子的心氣’。”陳硯的指尖劃過納煞鏡,鏡中放大的聚水石露出青苔下的刻字,“這些字是建寨時刻的——‘水滴石穿’。當年寨民們靠手挖肩扛,把瀑布水引到田地裡,才有了這潤水寨。現在日子好過了,反倒忘了‘一滴滴攢’的道理。外鄉人的話隻是引子,真正讓水鏡長青苔的,是‘覺得不值得’的灰心。老秦家男人不是不想乾活,是覺得自己的辛苦沒人看見,兒子出息了,自己反倒成了‘沒用的人’,這才懶得動彈。”
阿依從行囊裡取出留音鎮帶回的風鏡,對著聚水石的方向舉起。風鏡反射的陽光穿透青苔,在聚水石上照出個小小的光斑,光斑處的青苔迅速褪去,露出底下黝黑的石麵,石麵映出老秦家男人年輕時的畫麵:他背著生病的父親走了十裡山路求醫,汗濕透了衣衫卻不肯歇腳;他把家裡唯一的雞蛋塞進兒子書包,說“讀書要吃飽”;他幫鄰居修水渠,泡在水裡一整天,晚飯就啃個冷窩頭——這些被遺忘的堅韌,像石縫裡的種子,隻要見光就會發芽。
“你看,力氣藏在骨頭裡,心氣藏在念想裡。”阿依指著那個光斑,“怠惰煞能讓人懶得動手,卻奪不走藏在心底的‘舍不得’。老秦家男人總說‘田荒了就荒了’,卻在夜裡偷偷去田埂上轉悠,怕野豬糟蹋了剩下的秧苗。水鏡長青苔不是因為懶,是因為覺得自己的‘有用’被偷走了。就像這瀑布水,看著嘩嘩流,其實每一滴都在滋養土地,隻是不聲不響,讓人忘了它的好。”
跟著年輕姑娘往村寨深處走時,他們發現了個特彆的現象:家裡有小孩的人家,水鏡上的青苔總薄一些。有戶人家的院壩裡,幾個孩子正用樹枝清理水鏡上的青苔,小手凍得通紅卻笑得歡,他們說“老師講過,鏡子亮了,泉水就甜了”——孩童的天真信念,像陽光一樣能驅散怠惰的陰霾。
“信念是最好的清潔劑。”阿竹的銅鏡突然貼近一麵水鏡,鏡中映出孩子們的另一個遊戲:他們把水鏡裡的水珠收集起來,說要“種出會喝水的花”,雖然稚嫩,卻透著股“相信就能成”的執拗,“怠惰煞能讓人覺得‘沒用’,卻擋不住‘想試試’的衝動。就像老槐樹,冬天看著光禿禿的,根在土裡一點沒閒著,春天一到就發芽,這就是藏在骨子裡的勁兒。”
在老秦家的院壩外,他們聽到了竹椅上的呼嚕聲。老秦頭確實躺在竹椅上,嘴角掛著口水,手裡還捏著個旱煙袋,煙早滅了。他的兒子站在院門口,西裝革履,手裡提著個大箱子,顯然剛從城裡回來,臉上帶著既愧疚又無奈的神情:“我每次寄錢回來,他都說‘彆給我寄,我不缺錢’,我以為他真的不需要……”
納煞鏡的青光落在老秦頭身上,他突然翻了個身,嘴裡嘟囔著:“秧苗……水……”兒子眼睛一亮,突然蹲在竹椅旁,輕聲說:“爹,我辭掉城裡的工作了,回來跟您學種地,順便搞個農產品網店,您教我認節氣,我教您用手機,咱爺倆一起乾,行不?”
老秦頭的呼嚕聲停了,眼睛沒睜開,嘴角卻悄悄往上揚了揚,捏著旱煙袋的手指動了動。
聚水石周圍的青苔最厚,怠惰煞的氣息讓空氣都變得粘稠。陳硯讓寨民們都來說說自己覺得“最值得”的一件事,不管是多小的事。
“我去年幫李奶奶挑了三個月水,她臨終前把傳了三代的銀鐲子給我了,說‘丫頭心好’。”年輕姑娘紅著臉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四合院:一人縱橫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四合院:一人縱橫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