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富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6章 妙計,女縣令,佟富貴,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陸晨陽目前是不會扯起反旗的,也就是說他還是乾元帝臣子。義林軍若是稱帝自立了,乾元帝肯定會派人去平亂。 陸晨陽用頭發絲想都知道,這活十有八九得是他乾。 這些流民活不下去才會去當叛軍,可如果在安州設下賑災點,將流民們都引入安州,而不是去冀州當亂軍,那麼義林軍就不會再壯大了。 陳鬆原也歎了一口氣,自從跟了陸晨陽之後,他就覺得這世上必須要做的事太多了。 陸晨陽有多缺錢他比任何人都知道,也知道陸晨陽多艱難。陸晨陽總說感激他交了家產,但其實,他也知道,陸晨陽也幾次管家裡要錢,前後寄過來的銀子也有兩三萬兩了。 他知道陸晨陽的家境,他的父親是開了鏢局,母親開了藥鋪。但他母親那家藥鋪經常施藥,看到有人看不起病,也時常不收診金,根本賺不到什麼銀子。 那銀子可以說是陸家的家底了,陸晨陽全拿了出來,他自己甚至連一個雞蛋都舍不得吃。 陸晨陽說得那些,必須要做的事,每一件都需要銀子。沒有銀子,他就去想辦法,這些都是重擔,全部壓在了他的身上。 說起來陸晨陽今年也不過二十六歲,明明還是個年輕人,可是他卻肩負著百姓的民生希望。 陳鬆原真的覺得心疼。 這世上有幾個二十六歲的年輕人能像他們家大人一樣?彆說這世上了,就算曆史上,能在如此年紀,就能做出這麼多成績、挽救這麼多百姓的人,數一數都沒幾個。 他家大人如此艱難,每日都在為百姓們的生計所煩憂,他是真的心疼。 陳鬆原點了點頭,“大人所言甚是,那就……那就做吧。”他還是妥協了,想了想,說道:“正好現在外麵還有商隊,我給他們寫信,讓他們都彆回來了,直接去安州。” 這些年,陸晨陽在外的商隊一直都在采購糧食。 陸晨陽對積糧有一種迷之執著,手下的人也都知道他這點愛好,所以出去走商都會帶點糧食回來。 陳鬆原又道:“目前糧倉裡的糧食不能動,說不定過不久就要開戰了,必須要為備戰做準備。我先為大人籌集兩萬石的糧食先送到安州,後續的糧食再慢慢籌集。” 高銘一臉無地看了陳鬆原一眼,他就知道好友會妥協,但沒想到他妥協的這樣快。 陸晨陽不由得露出笑容來,他衝著陳鬆原作了一揖:“多謝陳先生,我就知道陳先生最知我心。” 高銘忍不住輕咳了一聲,有點吃味了。 陸晨陽當然不能厚此薄彼,連忙又看向高銘,“高先生一心為我,我也是知道的。” 兩人都忍不住露出笑容來。 高銘想了想,說道:“安州刺史丁正陽丁家與我家有幾分交情,這信大人寫好了,我再讓人送過去。儘可能的讓他來配合大人。” 至少要讓他家大人好不容易籌集到的糧草送到百姓手裡! 這是他家大人多艱難才弄到的糧食,絕對不能浪費一絲一毫,誰都彆想伸手! 陸晨陽感動不已:“那就又要麻煩高先生了,有了兩位先生相助,如有千軍萬馬,何愁大事不成。” 兩位先生都知道陸晨陽又在花言巧語了,他慣會說好聽的,但兩人依舊十分受用,嘴角忍不住的上揚。 高銘一想到陸晨陽要出錢出力,就為他家大人心疼,他會舉一反三。 高銘一本正經地說道:“賑災事關百姓安危,天下安定的大事,怎好讓大人一人獨攬?大人食君之祿,對皇上忠心耿耿,自當要為皇上出謀劃策。不如大人上書皇上,讓皇上也發放賑災物資,之後我們渠州再以身作則,願捐出一部分糧食安置百姓。給百姓賑災本就是朝廷之責,沒道理讓大人一人勞心勞力,皇上也該出一份力才是!” 陸晨陽和陳鬆原對視了一眼,眼神裡露出讚賞之色。 要說壞還得是高先生啊!陸晨陽忍不住在心中腹議,不對,怎麼能說壞呢?得說是高明。 高先生沒有愧對這個名字,看看這主意轉的多快啊! 陸晨陽連聲說道:“高先生說得對極了,是我考慮不周了,理當如此!” 陸晨陽都有些懊惱,自己怎麼沒想到呢。因為他的心思都在百姓身上,隻想著要怎麼能救活更多的百姓,他下意識的認為朝廷不會有所作為。 但,這本該就是朝廷的責任。百姓們流離失所,就該由朝廷出麵賑災。 而且他以身作則,他身為臣子,還隻是渠州的刺史,都願意出糧給安州讓安州安撫百姓,那麼乾元帝能坐得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