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富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4章 皇上是個老糊塗,女縣令,佟富貴,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據說他父母晨昏三炷香,就祈求著陸晨陽身體健康、長命百歲,誠懇得不得了。 他為人謹慎機敏,尤其是算學一道非常出眾,如今他隻是嶺南刺史府的一個小小的文書,但卻是無名的嶺南刺史。 高銘不是嶺南人,但他也很關心乾元帝到底派了誰來。 陸晨陽笑了:“既然兩位先生都來了,那就一起看看吧。” 他說著,就拆開了信。 乾元帝不待見陸晨陽,這信寫的十分簡練。就把人選在信中寫明了,多一個字的廢話都沒有。 首先是派去寧州的刺史,這位還是個熟人,是蘭貴妃娘家人,叫江宇。當初誣陷二皇子非禮,然後撞柱明誌的那位江四小姐就是他的女兒。 陸晨陽看了這個人選就搖了搖頭:“皇上這真的是……老糊塗了。”他毫不客氣地評價著乾元帝。 高銘和陳鬆原對視了一眼,也跟著讚同地點頭,十分認可陸晨陽的話。 高銘說道:“寧州士族林立,劉毅也是出身大族世家,這才勉強能坐穩這個刺史之位,就這還能讓士族心服口服。皇上派了這麼一個人過來,這可真是……” 真是多此一舉。 雖然乾元帝不管派誰來都算是多此一舉,陸晨陽根本不可能讓出到手的權利。,可畢竟是個刺史,陸晨陽顧忌著名聲,也不能做的太過分。若是派個能乾的,陸晨陽有許多顧忌,說不定還有一番鬥爭。 但乾元帝派來的這個人,他們隻想搖頭,毫無威脅。 眾所周知,蘭貴妃出身平民,是蘭貴妃熬死了先皇後,她才上位成功,讓江家改換門楣,不過十來年的光景。 江傑這樣的出身,隻怕是要被寧州士族貶低到了骨子裡。 士族向來清高,注重出身。 陳鬆原說道:“皇上竟如此因情失智,難怪如今天下大亂。”他說完,又一臉期待地看向了陸晨陽:“大人,您大事可成。” 自從上次的一番深談過後,他們私底下說話並不太在意了。尤其是現在他們已經徹底掌控了渠州,當然了,這不是他們不謹慎,實在是這次乾元帝出招太蠢了。 陸晨陽輕歎了一口氣:“隻是苦了百姓,皇上如此因情忘智,不知會讓多少百姓受苦。”他皺著眉頭:“若是皇上英明神武,我也甘願做一千古賢臣。” 高銘說道:“我知大人一片真心,但可惜未遇明主。大人取而代之,也是為了百姓。” 陸晨陽搖了搖頭,“再看看蜀地和嶺南,皇上選了誰?” 兩人看過去,蜀地選的人叫呂文瀚,嶺南選的叫金德昌。兩人出身普通,都是朝廷中不起眼的官員。 畢竟這不是什麼好地方,乾元帝隨便選個人打發過去當個擺設。 高銘鬆了一口氣,“這二人在朝廷中才乾平平,看來皇上是放棄了蜀地和嶺南。” 嶺南是陸晨陽用心經營之地,雖然窮了點,但毫不誇張地說,現在的嶺南是整個大乾除了江南之外最富庶安定的地方。這裡是陸晨陽的大本營,一直到現在,陸家軍大部分還是在靠著嶺南的稅收供養。 當然了,明年就不會了,明年渠州的稅收收上來,就不需要靠著嶺南了。 但嶺南依舊很重要。 至於蜀地,蜀地這個地方也窮,而且路難走,按照高銘的意思,其實放棄蜀地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就比如南陽王攻打嶺南的時候,按照他的意思,乾脆放棄蜀地,將所有的兵力調回嶺南,全力守衛嶺南。 但陸晨陽不同意,因為大乾已經失去對蜀地掌控太久了。從大乾開國以來,蜀地就是一個方外之地,一切都由南陽王府來管轄。 這就是陸晨陽能乾,否則依靠大乾皇室,隻怕這蜀地是收不回來了。 陸晨陽不願讓蜀地被南陽王侵占,所以就算艱難,也要保住蜀地,收回蜀地。 如今這兩個地方,上上下下都打上了陸晨陽的標誌,不管乾元帝派誰來,都不可能脫離陸晨陽的掌控。 陳鬆原說道:“這個金德昌據說為人十分迂腐,他去了蜀地,隻怕會看不慣郡主為官。” 陸晨陽笑了笑:“那兩位先生覺得他們誰能贏?” 高銘和陳鬆原連看都沒看對方一眼,就脫口而出:“張茜。” 陸晨陽有一種自己的眼光被人肯定的驕傲之感。 陸晨陽放下手中的信件,說道:“有勞二位先生去寫一封信,告知他們朝廷派來的刺史馬上就要上任了,讓他們做好準備接待。”頓了頓,他又道:“畢竟是皇上派來的人,不能失了禮數。” 高銘和陳鬆原對視了一眼,就明白了,隻要麵子上過得去就行了。 兩人齊聲應下。 高銘又問道:“大人,那寧州那邊……” 陸晨陽也沒想好,他問道:“高先生覺得呢?” 高銘想了想,說道:“大人拒絕了崔氏的婚事,隻怕是崔氏心生不滿了。若是大人能親臨寧州,一來意為安撫、二來也有震懾之意,如此最好。” 陳鬆原皺著眉頭反對:“寧州哪來的臉?還想讓我們大人親臨!若非我們大人,如今寧州早就被義林軍攻破了,還想讓我們大人去見他們?!” 高銘瞥了他一眼,“倒也不必計較這麼許多,”他又一想,“若是大人覺得委屈,那邊讓世子走一趟,也是可以的。” 陸晨陽抿抿唇,突然問道:“義林軍現在有什麼動靜?” 自從義林軍撤走之後,陸晨陽便沒有再關注過義林軍。 陳鬆原看向高銘,外界的一切消息來源都是由高銘負責的。 高銘便道:“退回了冀州。不過這一路上倒是又收編了不少的百姓,聽說大軍人數又壯大了。” 陸晨陽:“……” 在外打了這麼久的仗,出來的時候一百萬人,回去的時候一百二十萬,好嘛,這仗打的。 陸晨陽忍不住說道:“現在無家可歸的百姓這麼多嗎?” 高銘沉痛點頭:“現在除了江南之外,各地的百姓都過得水深火熱。尤其是淮州的百姓,幾乎活著的百姓都開始逃亡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