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0
成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分卷閱讀230,(綜漫同人)怎麼看我都是個優雅紳士,成淵,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什麼意思?” 諸伏景光沒有繼續說明,他拉了拉帽簷:“我希望這能夠讓你好受一點,儘管我也不讚成私刑,那麼,回頭見。” 說完,諸伏景光這次是真的離開了。 屬於公安的汽車揚長而去,留下站在原地一動不動的卷發刑警若有所思。 死去的並非是無辜者,以及私刑這個形容詞…… “……” “凶手的動機,是複仇?” 鬆田自言自語,然後給自己點了一根煙。 諸伏景光是公安。 能夠被一個公安接手,並被一個公安評價為並非無辜的人,恐怕——不是一般的罪無可恕。 不得不說,這個答案的確讓鬆田心底好受了一點。 但也隻有一點。 畢竟他認為有些人沒資格活著,與他認為人不該越過法律去處置另一個人,是並不矛盾的事。 誠然,法律並不完美,但那能夠最大程度的維護一個社會的穩定。而且,法律並不是不可更改的。 一個人如果連法律都能蔑視,連去爭取權益的想法都不去做,把私刑視為理所當然的英雄行跡…… 那麼距離屠龍勇者成為惡龍的結局,也就不遠了。 說起來。 鬆田忽然想起尼昂,那個同樣失蹤不明的家夥——他真搞不懂他認可的朋友怎麼一個兩個全都落到失蹤不明的下場——對方似乎說過這麼一句話。 【人類感情的極致就是複仇。】 鬆田現在覺得這種說法有點偏激,但因為尼昂是為數不多讚成他為萩原複仇的人,加上他當時情緒濃鬱,一心一意隻有抓住那個爆炸犯,因此沒覺得這話有什麼奇怪,甚至還感到最正確不過。 ——人的想法,顯然是會被當時所經曆的事情所影響的。 當然,鬆田現在也不覺得複仇是什麼壞事,就像是他自己,能夠克製住底線,仇恨便是他追蹤凶犯,將其送往監獄持續不斷的動力。 可這次連環殺人案的犯人,已經脫離了複仇該有的底線。 濃鬱的複仇之火果然能夠催促出極端。 像是鬆田當年極端的追捕犯人。 又像是這位連環殺人犯的極端殺戮。。 因為無意間向巴羅洛傳遞了重要情報,所以在身份暴露後,諸伏景光得到了雇傭兵的回報。 ——他擁有了僅此一次的逃脫機會。 而在順利脫身,回歸本職後,卸去了偽裝,不再需要去做違心事的景光,便無比地積極奔走在抵抗組織的第一線。 不同於赤井秀一,諸伏景光並未想過用自己存活的事去給巴羅洛施壓。 並不是出於什麼被放過一馬的恩情。 ——身為一個臥底,背叛在臥底期間結識,對自己頗有照顧的罪犯,是最基本的覺悟。哪怕再怎麼溫柔,再怎麼有恩必報,唯獨底線的事,景光絕不會讓步。 所以真正的理由:他們不敢這麼做。 和赤井秀一不同,蘇格蘭的“假死”是巴羅洛故意為之,有所預料的。 因此,巴羅洛必然會做應對措施。 在蘇格蘭的死亡報告上,巴羅洛並沒有用太過絕對的詞,他給自己留下了餘地——萬一蘇格蘭死裡逃生後再次不知死活的冒出來,他也有足夠的理由圓過去。 到那時,諸伏景光存活的消息能對巴羅洛造成的影響微乎其微,甚至很可能反過來,讓本該逃過一劫的臥底警察本人,再次被組織列入暗殺名單。 基於這一點,不管是諸伏景光還是他的上司,亦或者是幫忙確認完組織內對蘇格蘭事件後續處理情況的波本,都一致認為,景光不該再輕易冒頭。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雇傭兵那網開一麵的古怪行為讓日本公安覺得有突破口,所以在未曾搞清楚巴羅洛放過諸伏景光的理由前,不打算打草驚蛇這部分。 但赤井秀一的出現,打破了這一平衡。 赤井的存活不在巴羅洛的預料內,巴羅洛自然也不會有所準備。 而赤井的存在,也把巴羅洛原本準備的應對蘇格蘭的對策變得微妙了起來。 ……一個蘇格蘭或許還能說是意外,但再加一個不在預料內的赤井,二者聯合,以組織的多疑程度,想不懷疑都不可能。 不巧。 前幾日,赤井秀一被正式任命為在日對組織行動部隊的副指揮官——主指揮官是他們小隊的隊長詹姆斯,但考慮到詹姆斯一向很重視赤井的判斷,從來都對這位探員的判斷毫無異議,所以四舍五入可以直接說由赤井負責。 而從支支吾吾的灰原哀那裡打探到了關鍵情報的赤井,也看穿了那近在咫尺的組織風雨。 於是為了儘快和日本公安達成合作協議,不錯過這個絕佳的好機會,他主動向上司爭取到權限,並主動和日本公安勢力接觸談判,儘己所能的說服了對方。 赤井給足了誠意。 開門見山地揭露了自己身份這一點,就是最大的誠意。 “我以為在沒有收獲之前就為了利益分割開始起紛爭,是一件很愚蠢的事。” 有著一半日本血統的混血亞裔語氣低沉又理性: “不如我們換個角度想想,如果錯過了這個機會,讓組織再度逃離,以組織對各行各業的滲透能力,我們雙方國家內部又要被竊取多少情報?” “所以,我有一個想法,或許你們能夠接受——畢竟日本和美國的關係本來就很友好。” 赤井秀一換了個角度來描述雙方的合作。 ……盯上組織的國家可不少哦,組織內部肯定也還有其他國家的眼線。 日本和美國本來就是站一邊的,這種情況都已經持續幾十年了,所以與其內部紛爭,不如聯合起來,獨占組織瓦解後的收益。 ——毫無疑問。 當雙方為了同一個利益爭執不斷的時候,引入一個試圖分蛋糕的第三方,事情就會變得好處理多。 赤井秀一的行動,連他身為cia的母親都不清楚。 或許是知道美日雙方之間想要達成合作就已經足夠麻煩,要是再加一個英國,那談判桌上恐怖隻會雪上加霜,一個不好,恐怕爭吵個一年都達不成共識。 因此赤井很果斷的排除了其他國家的摻和。 赤井秀一,約莫是個眼裡隻有組織,對組織瓦解後的事毫不關心的家夥。 事實也是如此,赤井對政治層麵的事絲毫不感興趣,他秉著各司其職的想法,做事就隻關注要怎麼把罪犯抓捕歸案。 這種奇妙的國家感,與他出身大概也有一定關係。畢竟一個日英混血,有著cia的父母,卻在父親因組織失蹤後來日本避難生活過一段時間,最後來美國留學、成了fbi的複雜成分家夥,要他對某個國家有多少的歸屬感,實在是有點為難。 赤井的策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