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不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2章 雷聲起三掌鳴誓,吾乃世家子,天心不二,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承乾心中有些暗喜,自覺甩脫了一個令人頭疼的包袱,卻不知這天下本就是天下人之天下,此時雖然距離顧炎武發出那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呐喊尚有九百九十年。

可華夏百姓的主人翁精神卻早已在血脈中蘊藏!欠缺的,或許隻是當權者的稍稍鼓勵。

李承乾嘗到了甜頭,隨即便放開了心胸,直接拋出了一個大議題。

“諸位群賢!爾等皆知,自貞觀十五年伊始,先皇曾派遣出數隻艦隊,巡航四海,旨在探明我大唐四海之極限。

在此期間,於貞觀十六年首次確定了倭國四島的海岸線,得知了流鬼(今勘察半島)、窟說(今庫業島)的存在,並劃入大唐疆域。

貞觀十九年,首次於海上繞過天竺抵達昆侖奴部落弻琶羅(今索馬裡)。

貞觀二十一年,首次從海上與林邑 、環王 、 占城建立貿易渠道。

二十二年,標定室利佛逝(今蘇門答臘)、訶陵(印度尼西亞爪哇島)、婆利(今巴厘島)、哥羅(今馬來半島)的勢力範圍,並與之建立朝貢體係。

二十三年秋,邀天之幸!在大唐遠洋艦隊前赴後繼之下,曆時八年,犧牲三千四百餘人、損毀船隻二十四艘之後。

竟幾乎同時踏上了太陽神洲(南、北美洲)與蠻荒大陸(大洋洲)的土地。

可歎先皇謀劃近十年,竟未等到最後的消息,真真是令人扼腕。

如今距離首次登陸遠洋之大陸已逾四年,期間我大唐派遣船隊來回往返兩次,帶回珍品無數,想必在座諸位多多少少也有些耳聞,在此朕就不多贅述了。”

彆啊,不贅述算怎麼回事?我等可什麼都不知道啊。不少人心中嘀咕著,麵上帶著不滿,可又不敢唐突陛下,隻覺得這廝說話好生讓人拳頭生硬。

李承乾毫無所覺,仍在喋喋不休著。

“這兩塊土地並非無主之地,太陽大洲上散布著不少城邦製度的鬆散國家,比如瑪雅、特奧蒂瓦坎、瓦裡、莫切等已經探明的聚集城邦。

其中以瑪雅最為龐大,由數十座簡陋城池組成,算是一股大勢力。

然此大洲廣闊之極,無主之地比比皆是,杳無人煙之地比之大唐還要大上幾分!

我大唐於彼地登陸之處,建立了一座方圓五裡的簡陋城寨,名曰貞觀城(位於今舊金山)。

遠洋士卒從此地一路向東,跨高山越大河,曆經二十三天,發現了一大片平坦的荒原,除稀少土著在此逐水草而居,竟無任何邦國統屬。

故而,此地乃天授之地,正所謂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隨著陛下的娓娓道來,一片夢中情地徐徐的在眾人的腦中肆意變換著形狀。

這就如同給色狼形容清倌人也沒什麼兩樣。

華夏是個什麼民族呢?

莫看他在史書上戰功彪炳,縱橫捭闔,究其底色,終究是一個農耕文明。

你若說金山銀山、珠貝滿穀,或許礙於空間的隔絕,華夏人還會斟酌取舍一番。

可你要說是大片的無主荒地……

那可就不困了!

於是就見與會者半數之人不由自主地站立了起來,手中比劃著莫名地動作,神情逐漸顯露猙獰。

李承乾喋喋不休了半個時辰,將兩塊大陸描述地好像肥美的肴肉,而後突然話音一轉,莫名遺憾起來。

“可惜,大唐的國力還是不足哇,若是能再擠出百萬雄兵,設立戍位墾荒兵團,不出三年就能墾出一片世外桃源……”

彆啊!你可惜個屁啊,國家沒有餘力,我等有哇!

諸大世家泛起了紅眼病,真真是好了傷疤忘了疼,渾然忘了這兩年世家大麵積拋荒的苦楚。

崔堯適時打開了缺口,率先開言道:“陛下,若是大唐暫時無力開發,可否放開民間自由圈地的口子?”

李承乾回想了一番台本,遂斜睨著崔堯戲謔道:“哦?崔大財主想要分一杯羹?”

崔堯連忙躬身道:“臣並非有意染指大唐疆域,隻是數十萬頃良田拋荒,臣覺得可惜啊,哪怕不種糧食,單單是種植棉田,那也是一筆不菲得收入!

經營幾年下來,或可使我大唐再無苦寒之噩!臣一想到我大唐三九寒冬再無凍庾之苦,這心裡就癢癢得緊。”

李承乾思忖一番道:“倒也不是不行,可即便是你崔大財主圈了多少地,哪怕是超出了朝廷探明得範圍,也得承認是我大唐屬地才行。”

崔堯正氣凜然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臣自認是忠謹之人,黃天在上,臣在此立誓,若有二心,天打雷劈!眾人可證,天地可鑒!”

誓言立下,李承乾急忙看天,卻是萬裡無雲,不僅有些悻悻,也不知這廝當真這麼忠謹,還是老天爺今天沒上班。

以前師父但凡指天發誓,且靈驗著呢!

見李承乾沉思,其餘世家也坐不住了,管他能不能開墾得了,先占住再說哇,難不成朝廷還能跑到那麼遠得地方,年年檢查有多少土地撂荒?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吾乃世家子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吾乃世家子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