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不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0章 漫談吐蕃論古今,吾乃世家子,天心不二,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夾帶著私貨的點心呈上之後,崔堯也並未借題發揮。

他深知,上趕的不是買賣,大唐聰明人何其多也,太過刻意反倒適得其反。

就這般點綴著就好,觀察細致的聰明人總該有些先發於人的權力不是?

就比如長孫無忌,還有那許多位拿著玉米、薯片,端詳著並四處小聲詢問的人們。

他們注定會因為還保持著對世界的好奇心,獲得一筆豐厚的酬勞。

而那些渾不在意,甚至五穀不分的蠢人,自然不在崔堯的考慮範疇。

陛下的講話仍在繼續,眼下已經過渡到了問策環節。

此事也是崔堯與李承乾早就商量好的。

大會共持續三日,這三日裡的頭一日乃是陛下專屬的問政環節。

且首日的問政環節還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乃是為陛下答疑解惑,聽取民間的聲音。

而第二部分的問政,崔堯則設計的頗為玩味。

名曰為民解惑。

顧名思義,就是百姓問政於君,旨在由百姓們將日常不太理解的政策或是覺得不公平的政策,借此向陛下發問!

為此,陛下將三司大佬、六部尚書全部帶了過來,甚至曾經在職,如今已經下野的部官也招了過來,隻要是目前在京中的大佬,一個不剩,全部與會。

第二日,則是自六部朝官開始,上至尚書、下至各司部郎中,皆有資格站立於高台之上,向上至陛下,下至百姓代表進行提問,以期觸類旁通,達到解惑的目的。

崔堯的題眼就隱藏在這裡,他為了第二日的問策,準備了數量繁多的問題,若是其他部門沒太多需要解惑的問題,恐怕明日會讓這廝獨霸高台一天。

第三日的內容就頗為玄幻了,主角發生了轉變,高台之上,進出自如,任何人都可以上台表達自己的想法與願景。

一旦發聲之人言之有物,獲得眾人的半數的讚同。

那麼,陛下協同三司六部就得集體評估所言之物的可行性,並當場表決。

無論是通過或是否決,必須有理有據,並由專人進行當場宣布。

這等事情對於封建王朝來說,簡直是破天荒的舉動,隻怕就是賢明如貞觀大帝也不會同意如此行事。

可偏偏李承乾卻沒有看出此事一旦發生並形成永例之後,會對皇權天授有多大的衝擊!

他隻是覺得新鮮有趣,覺得不妨一試。

而崔堯本人,對於此事將要發生的影響也沒有很明確的概念,崔堯也並未有動搖皇權的初心,他隻是從本心覺得,國家就該這般做。

至於道理為何,那卻是不甚明了。

隻能說,一個人從幼年接受的學識,對一個人的三觀會有多大的影響,它會默默影響著人的一生,並潛移默化到潛意識中。

……………………

“就如朕剛才所述,西藏道並入大唐如今已逾五年,可情況並不如朝廷所設想的那般樂觀。

苯教的影響無處不在,朕的子民仍然沒有擺脫蒙昧,他們拜天拜地,拜所有能看到的死物。

他們如此虔誠,甚至虔誠到了朕無法理解的程度。

為了祭拜,他們燒掉了自己擁有的所有珍貴的東西,隻為了祈求神靈的眷顧,甚至連自己下頓的口糧都毫不在意……”

隨著陛下的訴說,在場之人,無論是大臣還是販夫走卒都陷入了死寂。

哀其不幸者有之。

怒其不爭者有之。

可偏偏就沒有一個能與藏民共情之人,便是僧道兩家宗教人士都露出了怒色!

“陛下!此乃邪教!貧道恭請陛下取締此教派!否則不足以平民憤!”

李承乾苦笑道:“談何容易?苯教之於藏民,猶如儒釋道之於華夏,早已深入人心……”

“阿彌陀佛,陛下,即便是我佛門,亦講求因果,哪有如此隻知索取不講回報的道理?何況損毀信徒賴以生存之物……

屬實太過矣!貧僧亦同意李道長的意見,此教已遁入邪道。”

李承乾見發言之人,頓時回了一禮:“玄奘大師,您為何不上高台?朕這裡有你的位子哩。”

玄奘大師慈和的笑道:“哪裡不一樣呢?貧僧閉關多時,倒是更喜人間煙火,老僧身邊的人個個鮮活有趣,令人心中寧和。

高台之上,卻是人人正襟危坐,看著實有些乏味,老僧坐了一輩子禪,如今卻越發耐不得一本正經了。”

崔堯循聲看去,那老僧周遭果然有趣,算命先生與老鴇左右護持,前方還有一少年監生不停投喂。

老僧坐沒坐相,依坐在石頭上,慵懶而閒適,看著好不快意。

崔堯見此議題已經入了巷,便站起身來,插言道:“某家有不同意見,還請諸位聽我一言!”

一句話便奪了眾人眼球,眾人不由自主地看了過去,倒要看看是誰要彆出心裁,語出驚人了。

“是小戰神哩,灑家曾有幸見過他。”

“這般年輕?不是說是個沙場宿將嗎?”

“聽聞吐蕃之戰,他也有參與,想必應該有些見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吾乃世家子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吾乃世家子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