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12138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27章 藤鐵甲,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青田12138,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晨露未曦,府裡的書房內已亮起燈火。

葉明披著單衣伏案疾書,狼毫筆尖在宣紙上勾勒出一幅奇特的鎧甲結構圖。

昨夜一場暴雨帶來的涼意透過窗縫滲入,卻澆不滅他腦海中翻騰的構思。

"少爺,您又一夜未睡?"李天寶端著早膳推門進來,看見滿地揉皺的紙團和硯台中乾涸的墨跡,忍不住歎氣。

葉明揉了揉酸脹的眉心:"北疆送來的軍報看了嗎?上月戰事中,我軍雖有新式鱗甲,但仍有二十七名將士死於鈍器重傷。"

他推過一張血跡斑斑的布帛——那是隨軍報一起送來的陣亡將士名單,每個名字後麵都標注著致命傷:"狼牙棒、鐵骨朵、戰錘...這些鈍器隔著鎧甲也能震碎內臟。"

李天寶湊近看案上的圖紙,隻見上麵畫著一種夾層結構的鎧甲,外層是熟悉的弧形鐵片,內裡卻多了些蜂窩狀的紋路。

"這是..."

"蜂巢襯。"葉明蘸了蘸新磨的墨,"我在想,若在鐵甲內加一層能分散衝擊力的襯墊,或許能減少鈍器傷害。"

窗外傳來熟悉的腳步聲,葉瑾端著藥茶蹦跳著進來:"三哥!沈先生說你這幾日肝火旺,特意配了藥茶!"

小丫頭好奇地扒著桌沿看圖紙,突然"咦"了一聲:"這個紋路好像蜂房啊!前日我在後園還看見一個掉落的蜂巢呢!"

葉明手中毛筆一頓。他想起現代防彈衣中的蜂窩緩衝層設計,正是模仿自然界蜂巢的結構。

放下筆,他揉了揉妹妹的發髻:"瑾兒幫大忙了。去告訴廚房,早膳多加一份你愛吃的蜜糕。"

用過早膳,葉明帶著圖紙直奔軍器監。初夏的陽光已經有些毒辣,照在兵部衙門的青磚牆上,反射出刺目的白光。剛轉過影壁,就聽見一陣激烈的爭論聲從工坊傳出。

"弧形甲片已經是破天荒的革新,現在又要加什麼蜂窩襯?侯爺未免太異想天開!"一個沙啞的聲音嚷道。

"王師傅,侯爺的設計何時出過錯?"清冽的女聲響起,是陳靜姝,"這蜂窩結構看似奇特,實則暗合《周髀算經》中''圓方之數''..."

葉明放輕腳步走近,隻見工坊中央,陳靜姝一襲月白襦裙,正與幾位老師傅圍著一塊蜂巢討論。

她纖細的手指劃過蜂巢的六邊形結構:"每個巢房共用壁麵,最省材料;受力時能將衝擊分散到整個平麵..."

"陳小姐高見。"葉明笑著走進工坊,"本侯正是受此啟發。"

眾人連忙行禮。王鐵頭搓著粗糙的大手,訕訕道:"侯爺,不是小老兒固執。隻是這蜂巢結構要用什麼材料?如何固定在甲內?"

"這正是今日要商議的。"葉明展開圖紙,詳細解釋構想,"外層仍用弧形鐵片防護利刃,內襯則用處理過的皮革壓出蜂窩紋路,中間填充絲麻混合物。"

陳靜姝若有所思:"若要量產,需先製壓模工具。"她取來炭筆,在紙上快速勾畫,"可以打造帶凸紋的鐵模,將濕皮革置於其上捶打..."

工匠們漸漸被這個新奇的設計吸引,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有人建議用銅模更耐用,有人主張在皮革浸蠟增加韌性,還有人提出蜂窩大小應隨身體部位變化...

葉明仔細聆聽每個建議,不時在圖紙上添加注釋。正討論間,忽聽門外傳來急促的馬蹄聲。一名兵部傳令兵飛奔而入:

"侯爺!南疆八百裡加急!"

軍報上的火漆印已被汗水浸花。葉明拆開一看,眉頭頓時緊鎖——南疆濕熱,駐軍反映新配發的鱗甲極易生鏽,且厚重悶熱,非戰鬥減員嚴重。

"三十七人中暑..."葉明攥緊軍報,"這比戰損還多!"

陳靜姝接過軍報細看:"南疆氣候與北地迥異。侯爺,或許需要專門設計適合炎熱的鎧甲。"

王鐵頭撓頭道:"鎧甲要防護,自然少不了鐵。不用鐵,難道用紙糊不成?"

這話倒讓葉明靈光一現:"為何不可?我是說,不一定全用鐵。《武經總要》裡不是記載過藤甲嗎?"

"藤甲?"眾人愕然。

葉明快速在紙上勾勒起來:"江南有青藤,浸油後堅韌無比。若以藤為骨,外覆薄鐵片,既輕便透氣,又不失防護。"

陳靜姝眼睛一亮:"妙!藤甲怕火,但加鐵片後正好彌補此缺陷。而且..."

她在圖紙上添了幾筆,"藤條可編織成網狀,更利散熱。"

工匠們議論紛紛。老皮匠趙三提出:"藤條需用桐油浸泡三月才夠堅韌,眼下哪來得及?"

"可以用蒸煮法加速。"葉明回憶著現代工藝,"高溫高壓下,油滲得更快。我們改造幾口蒸酒的大甕,密封蒸煮。"

說乾就乾。葉明當即派人去城南藤坊采購上等青藤,又命鐵匠開始打造輕薄的小甲片。陳靜姝則帶著女工們試驗不同的編織方法。

午後,葉明正在監督蒸甕改造,忽見李天寶領著個皮膚黝黑的少年跑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