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12138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95章 提前見麵,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青田12138,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次日清晨,葉瑾以"提前熟悉禮儀"為由,先行前往鴻臚寺彆院。葉明則按約定時辰前往,剛踏入廳門,就聽見葉瑾驚慌的聲音:

"哎呀,我的玉佩!"

一塊青玉墜子滾落在地,正好停在阿史那雪腳邊。葉明一眼認出那是崔家密室裡找到的證物!

阿史那雪彎腰拾玉的瞬間,麵色驟變。雖然她很快恢複如常,但那一瞬的震驚沒逃過葉明的眼睛——她認得這塊玉!

"多謝公主。"葉瑾笑吟吟地接過玉佩,狀似無意地翻轉著,"這是家傳之物,聽說是北疆的工藝?"

阿史那雪唇角微揚:"郡主說笑了,這分明是中原雕工。"

她轉向葉明,眼神意味深長,"葉大人,久仰。"

廳內熏香繚繞,三人各懷心思地寒暄。葉明注意到,阿史那雪雖然漢語流利,但某些用詞古怪,像是二十年前的古語。

更奇怪的是,她對京城布局了如指掌,甚至知道一些已經不存在的街巷舊名。

"公主曾來過中原?"葉明試探道。

阿史那雪輕笑:"先祖曾在此居住,常聽她提起。"她突然話鋒一轉,"葉大人可聽說過''明月閣''?"

明月?葉明心頭一跳。這與崔家"青瓷錄"首頁的記載和徐嬤嬤說的秘聞都對上了!

離開彆院後,葉明立刻前往東宮。李君澤聽完彙報,從密室取出一卷泛黃的絹畫:"看看這個。"

畫中是二十年前的宮苑景象,背景有一座精巧樓閣,匾額上赫然寫著"明月閣"三字。

"這是當年北疆明月公主的居所。"李君澤低聲道,"她暴斃後,先帝命人拆了此閣。"

葉明仔細查看畫作,在角落發現一個模糊的身影——著侍女裝束,右手似乎缺了一指。

"查查這個侍女的下落。"葉明指著畫中人道,"我懷疑她與崔家有關聯。"

"三哥?"葉瑾推門進來,手裡端著藥碗,"該換藥了。"

她小心地解開葉明頸間的紗布,傷口已經結痂,但周圍皮膚仍泛著不祥的青黑色。

"太醫說這毒古怪..."葉瑾聲音發顫,"要用北疆特產的雪蓮才能根除。"

北疆?葉明眼神一凜。難道刺客用的毒也與阿史那雪有關?

正思索間,李天寶匆匆進來:"少爺,查到了!''鷹揚商號''的東家姓陸,據說是二十年前從北疆來的!"

陸?葉明與葉瑾同時抬頭。會是...陸遠嗎?

夜深了,葉明獨自在書房整理線索。北疆公主、明月閣、陸家、崔家...這些碎片之間似乎有一條看不見的線串聯著。

"三哥?"葉瑾披著外衣站在門口,"還沒睡啊?"她走近看到紙條,突然"啊"了一聲:"這不是北疆文字嗎?徐嬤嬤給我看過,''雲''字寫成這樣的。"

葉明收起字條,輕聲道:"去睡吧,明日還要接待使團。"

葉瑾欲言又止,最終隻是替他披了件外衣,悄悄退出。

葉明望著窗外的明月,突然想起阿史那雪白日裡那句意味深長的話:

"葉大人,我們很快會再見麵的。"

不過他沒有理會,使團跟他的關係不大,他現在最主要的是把崔楊兩家徹底扳倒。

連綿陰雨籠罩著京城,青石板路上積水映出葉明冷峻的麵容。

他勒馬停在崔府舊址前,這座曾經煊赫一時的宅邸如今大門貼著刑部封條,簷角蛛網密布。

"少爺,地窖裡又發現一批賬冊。"李天寶撐著油紙傘快步走來,壓低聲音道:"記的都是給北疆的糧草,經手人寫著''楊府管事''。"

葉明接過淋濕的賬本,指尖在"景和十二年冬"的字樣上頓了頓——那正是崔家與北疆密使頻繁往來的時期。

"楊家的莊子查抄完了嗎?"

"剛收到飛鴿傳書。"李天寶湊近耳語,"在楊二老爺的彆院暗格裡,搜出了這個——"

油紙包裹的是一枚青銅虎符,符身上刻著"朔方"二字。葉明眼神一凜,朔方軍鎮正是崔家嫡係將領把守的要塞!

雨勢漸急,葉明翻身上馬:"去東宮。"

東宮書房內,李君澤正對著滿案卷宗皺眉。見葉明進來,他揚了揚手中密信:"剛截獲的,崔家餘黨要劫流放隊伍。"

"什麼時候動手?"

"三日後,黑鬆林。"太子蘸著茶水在案幾上畫出地形,"押送的是知道崔家秘密的賬房先生。"

葉明盯著水痕蜿蜒的路線,忽然按住其中一段:"這裡有個廢棄的烽火台,崔家人當年在那裡藏過軍械。"

兩人對視一眼,同時想起兩月前在此處截獲的北疆密函。那些羊皮紙上沾著的鬆油氣味,與崔府書房裡的如出一轍。

次日拂曉,刑部大牢。

葉明翻開新送來的名冊,指尖停在"楊文謙"三字上。這個楊府庶出的三少爺,曾在青雲商會安插過七個眼線。

"楊公子。"葉明隔著鐵柵欄打量縮在角落的青年,"聽說你給北疆人運過生鐵?"

楊文謙猛地抬頭,囚衣領口露出半截青色刺青——竟是縮小版的狼頭新月標記!

"我...我隻是聽大伯吩咐。"他哆嗦著抓住欄杆,"崔三爺說這些都是要運往嶺南的..."

葉明不動聲色地敲敲欄杆,獄卒立刻押上來一個滿臉鞭傷的男子。楊文謙見到此人,頓時麵如死灰。

"認得這位朔方軍的王校尉吧?"葉明翻開新找到的賬冊,"去年臘月,你們在潼關交接的可不是生鐵,是弩機。"

暴雨拍打著牢房小窗,楊文謙的供詞混著雨聲斷斷續續。當他說到"崔大公子在朔方養了三千私兵"時,葉明手中的朱筆"啪"地折斷。

正午時分,一隊禁軍持東宮手令衝出城門。葉明站在城樓上,看著雨中疾馳的玄甲騎兵,忽然對身側道:"查查楊家和朔方的糧草往來。"

陰影裡的暗探領命而去。李君澤撐著傘走來,遞過一封火漆密函:"你猜對了,崔家那些弩機用的都是楊氏鐵坊的特製精鋼。"

葉明展開信箋,瞳孔驟然收縮——楊氏鐵坊近三年竟有六成產出不知所蹤,而同期朔方軍鎮上報損耗的鐵器,恰好是這個數目。

"好個偷天換日。"太子冷笑,"用軍械損耗的名義吞沒精鐵,再鑄成兵器養私兵。"

喜歡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